十八般兵器之-槊

槊(shuò),意思是长矛,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兵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泰斗杨泓老先生著述 ,槊起源于汉朝,兴起于骑兵为主的战争朝代,即:魏晋-隋唐。

槊的兴起与历史环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其一是聪魏晋到南北朝到隋唐这个骑兵对决战争的时代环境促使了武器与装甲的发展;其二是由于槊威力强大但造价昂贵,只有少数贵族会装配,因此槊成为与世家贵族出身的将领的标志;其三是拥有精锐的重装骑兵部队更促进了槊的兴起。

槊由两部分组成:槊锋与槊杆。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类武器。槊正是为了适应汉末以来越来越强大的重装骑兵、披甲战马。

马槊

槊的发展主要是重装骑兵使用,因此槊的主要形式是马槊。马槊的槊杆根本不像普通枪、矛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马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

步槊

只是南北朝时期一种对步兵的长矛型的长柄武器的习惯性叫法,往往只是矛枪的一种称呼。

杂槊

一些形制稀奇古怪、使用方法无从考证的一些奇怪兵刃也会被称为槊,统称杂槊,如枣阳槊、禹王槊。

然而,由于宋代之后,没有了强大的骑兵部队、世家门阀不再掌军且槊的制造费时、费钱、失败率又高,因此槊就渐渐没落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