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马斯克、李开复大佬们创业成功的奥秘: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

前段时间,风头最盛的人非埃隆·马斯克莫属。

被誉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从PayPal到SpaceX,再到特斯拉、太阳城,一次又一次把曾经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用“强悍”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都惊叹于这位“天才商人”惊人的创新能力,当我们试图从马斯克的成长中寻找如何获得创新力的关键时,他的母亲梅耶·马斯克却轻松地回答:“其实我只是让他们跟随自己的兴趣罢了。

我们都想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到底从何而来?

它是一种与生俱来无法复制的天赋吗?

它是天马行空的灵光一现吗?

或者它来源于另辟蹊径对未知的探索?

如果你心中也有这种疑惑,不妨和Professor一起来探索下这个问题,从而获得你想要的答案👇

好奇心和热爱是创新的动力之源

Airbnb联合创始人内森·布莱卡斯亚克(Nathan Blecharczyk)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从没想过要做出多大的成就,我只是一直在追求我热爱的事物。

如今,全球旅行短租网站Airbnb被称为是近6年里改变世界的11家互联网公司之一,很多人认为这样一家创新型公司的创始人一定是一个像乔布斯一样的伟大人物,或者是像一个比尔·盖茨一样的天才角色。

让人意外的是,这家改变世界的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出生于波士顿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创业只是这个少年成长历程的一次“冒险”。

在布莱卡斯亚克的采访中,他谈到:

“我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走上了这条路,这成为我的终生热爱,我从没想过要做出多大的成就,我只是一直在追求我热爱的事物。”

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布莱卡斯亚克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

但是在他12岁时,因一次生病在家休息,他偶然从书架上找到一本关于如何在电脑上创建简单程序说明的书,这本书就此打开了布莱卡斯亚的一生中最大的好奇心与兴趣。

“我读了这本书,开始在电脑上捣鼓,这成了我的一个爱好!”

之后,他开始向父母要电脑编程的书做为圣诞节、生日等重要节日的礼物。同时,还得益于布莱卡斯亚克的父亲是位电气工程师,他有许多电脑方面的专业书籍,“他总会把工作带回家,而我总喜欢把电子产品拆开”。

布莱卡斯亚笑称那些书都非常厚,但就是因为对编程的兴趣,一个爱玩的孩子愿意放弃玩耍的时间,啃完了那些“大部头”。

“小时候,人会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热情。我把它当做一个爱好在做这件事。”布莱卡斯亚也非常感谢父亲对于他的兴趣的鼓励与支持,让他能够在充满兴趣的路上一直勇往直前。

之后,通过在网上帮别人编写程序,布莱卡斯亚收到了一千美元,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这时的布莱卡斯亚仅14岁。

“从十四岁开始,在接下来的四年半里,我在高中开办了一家公司。通过这项业务,我在高中时期赚了近一百万美元。”

少年时因为感兴趣而开始做的这个项目使他成为百万富翁,布莱卡斯亚非同寻常的高中创业经历,给他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的正向反馈。这也成为他后来创办爱彼迎的坚定基石。

很多时候,热爱和兴趣其实是每个人寻找创新路上的最大驱动力。

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才会有无限的热情,才会有跨越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去向更远、更深处探索,成功也会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安全感和自信能带来探索的勇气

面对未知,有些人害怕失败踌躇不前,有些人却斗志昂扬勇往直前。

这种不同,来源于人们内心是否拥有自信与安全感,当他感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才会自信地向外探索,而探索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李开复就是这样一个的典型案例。

李开复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已年长,但来自旧时代的父母,在教育观上却与今天备受推崇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如果你已经做好决定,那我们就全力支持你,大胆去做吧。

李开复不到5岁的时候突然觉得幼儿园读得没意思,想去读小学。

他的父母说,“你如果有这个想法,那我们支持你,你能考进小学你就去读。”

李开复从此意识到:

“我不是父母亲的附属品,而是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的未来是靠自己,而不是父母指定的。”

11岁那年,李开复又在父母的支持下离开台湾,前往美国读书。

送孩子去异国读书的决定是煎熬的,一边是远隔重洋的相思之苦,一边又是相较台湾更为开放自由的环境,这是孩子成长不可多得的机会。

权衡利弊过后,李开复的父母还是决定克服困难鼓励他出国留学。

在家庭中,李开复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尊重他的意见,也会认真对待他的每一个问题。

对于这样的家庭关系,李开复格外认同:

“要允许孩子去多发问,允许孩子去挑战父母,允许孩子问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然后耐心回答。当家长不知道答案时,就要放下身段跟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像这样的亲子互动方式,会让孩子在提问时有安全感,长期来说有助于孩子形成好奇心。

父母的开明和支持改变了李开复的命运,他就此在美国一直读到博士,然后成为了苹果、微软、谷歌这三家全球最大科技公司里面任职最高的华人,他创办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为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训练了大量人才。

之后李开复又创办了创新工场,成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人之一。

无论是在科技领域的深耕,还是跨界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投资人,李开复在任何领域都表现游刃有余。

这背后除了过人的才智外,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为他营造出开放、自由的环境,为他带来的自信与安全感亦是他能获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因素。

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敢于坚持自己的判断,并勇敢地向最终的目标迈进,而在努力穿过层层荆棘后,他将收获胜利的果实。

创新不是神话

有好奇心作为创新的动力,有勇气在热爱的领域踏出创新的步伐,那么,创造性想象和创新性思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创新,或许并不是完全的天马行空,也不是突然之间的灵光一现。

真正的创新,来源于一件又一件生活小事,是反复实践后的成果。

关于创新,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创新仿佛是那些“从未来世界穿越回来的大人物”才能够做的事。

在最新一期的瑞思教育·大咖思享会中,小红书CEO毛文超说道:

“大家往往把创新想得太大、太高,可能觉得必须是天纵之才,才能对未来世界有一个想象。”

小红书被公认是中国增速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谈起创立和运作这家创新型企业的过程,毛文超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创新法则。

他的创新方法论就是找到身边的痛点,既然很痛就表示有人肯定需要,而且表示这个解决方法还没有出来,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一种创新。

有时候忘记创新,回归到真实生活中,去解决那个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陷入竞争,不是陷入对成功的单一渴望。去解决身边的问题,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从这个地方开始去起步,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创新,这也是我对创新的理解。”

瑞思教育CEO王励弘则袒露了自己母亲的些许小事。“我想说说我母亲,她就是我的创新偶像”。

虽然妈妈是一名经济学家,但她总是能在生活的点滴之中让王励弘感受到创新的存在。

从亲手为孩子改造新衣,到改进电器原本的功能,王励弘妈妈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

“她将创新融入了整个生活,即使是种一颗丝瓜,她也要仔细地研究水、种子、肥料、采摘的时间等等,因此我们家的菜总是比其他邻居家长得好。”

“其实创新就在我们的生活里面,它可能大,可能小,但它是在解决你的痛点,并且让你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其实我们不用把创新变成神话,只要是一个真正能实践、能解决问题的,不管是工具也好,生活方式也好,还是理论基础也好,那么这些就都是创新。

我们都知道,像埃隆·马斯克那样的天纵之才,世界上少之又少,那些举世瞩目的创新需要智慧与胆量,更需要机遇与运气,但我们至少可以帮助孩子从好奇心出发,在一个充满安全感和鼓励的环境下,不断地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或许某一刻的灵光一现,就将为孩子照亮整个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