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你买了吗?人生就是一连串儿的够不着和留不下!

老杨历年双十一:


2015:

马云大战“奶茶妹”,背后杀出“鬼脚七”

2016:

双十一狂欢 | 从啪啪啪到买买买

双十一的“二马”之争

1

今天双11,早上起来,天猫双11的交易额应该过千亿了,在凌晨2点的时候交易额已超800亿。去年双11全天的交易额是1207亿。

双11从光棍节到购物狂欢节演变的背后是:

高密度人口结构、畸形人力价格、大一统版图和基建狂魔所赋予的神力。

所产生的生活观念是:消费即快乐。

消费给人带来的快感是我能拥有,而双11的集中消费更像是在生活中寻找不到快感的一群人的集体意淫。

当然,我不反对消费,消费权是人的基本权力,但我反对这种集中造势的消费。

消费应该是理性的,像小河流水一样,水到渠成;不应该是筑堤憋坝之后的一泄千里。

阿里做成了现在这么大的企业应该追求对消费者和企业生存状况的改善,而不是这一天的放水量。

据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品牌生态运营集团韩都衣舍的前两年披露,2014年和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亿元和12.6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754万和3385万。2014年和2015年主要投入购买流量的推广费用分别高达9492万元和1.3亿元。

2

前几天,看了腾讯“大家”的一篇文章,《理直气壮地买不起》。

当然,腾讯自然不会说阿里的好话,双11是腾讯的生日,今天是腾讯19岁的生日。

去年马云把双11晚会办了马化腾的家门口,马化腾为员工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感恩礼包”:向员工授予每人300股腾讯股票(当时每股市值200元人民币,等于每人分了6万块钱,现在每股380,差不多12万)。还为在职员工、离职员工、外包人员和公司服务人员准备了总额约3000万元的现金红包,单个红包金额在188-1888元之间不等。

3

腾讯“大家”的这篇文章里有些观点,值得我们思考,今天和大家分享:

文章以不友好的态度开头。

许是有意或无心,一个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自己对钱不感兴趣的商业人物,开创了这场能够裹胁上亿网民的消费狂潮。然而由于另一位患有脸盲症的竞争对手加入,这场曾经的节点派对,如今已经被拉长为延续累月的饕餮盛宴。

“对钱不感兴趣的商业人物”就是马云,“另一位患有脸盲症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刘强东。

文章提出的第一个概念是商品成了我们的身份标识。


世俗化与市场经济如同两张蒙眼布,并且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加深颜色,人们在平权和富足的生活中,会逐渐遗忘自己背负的阶层烙印甚至误认为“时代就是自己最牛的背景”——空间之广可供梦想跃升、平台之大包容个体独立。

世俗化当然是个蒙眼布,它能让人变得平庸。

我倒是不认为市场化是蒙眼布,市场化创造平权,你卖我买,公平交易。

但不完全的市场化确实蒙蔽了人的视线,因为后面有一支无形的手在指导你的平权行为——你的消费。

你能看到的是消费的结果,却看不到消费所产生的复利。

这是个从消费创造财富到财富社会化的过程,我们没有看到这个过程,所以文章说“甚至误认为‘时代就是自己最牛的背景’”

而在当今这个“反腐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无神论社会中,合理合法标识自己身份的符号,更是惟有商品。

是的,在当下的社会,商品是人身份的唯一标识,从房子、车子到衣服、鞋子。

富足的时代并没有解放人类,甚至对幸福感的提升也极为可疑,我们的心灵只是和以前的任何一次时代变迁一样,失去了一些坏处,而得到了新的束缚。当人们不再为生存而挣扎时,欲望便接手了消费动力;当同类物品间的使用价值已经无限趋近时,人们还要继续为其附加的符号价值而剁手血拼。通过商品符号来标记自己所属阶层成了新的普世价值:惟有努力消费,方可彰显品味。

话说得很重,但很真实。我们经常为标识烦恼,为标识消费,而从不为内心的真实思考。

文章提出的第二个概念是平庸之恶。


“幸福从没敲过三环以外的门、好人只围绕在好看的人身边、不甘心就这样和普通男人过一生”

这是某整形APP的广告语。

“你做了许多次伴娘,却结不了一次婚”

这是某漱口水的广告,一个姑娘读着朋友的婚礼请柬悲伤捶桌。

“你什么都嫌贵,穿的嫌贵,吃的嫌贵,脸上用的也嫌贵,减肥嫌贵,美甲嫌贵,无论你做什么都嫌贵,就你自己最便宜,最后连男人都嫌你便宜。”

这是一篇刷屏热文《好看的女孩都自带烧钱属性》里的话。

当消费成了唯一快乐时,平庸即会出现,然后平庸之间相互践踏,毫不留情。

在羞辱和批判的压力下,不安的消费者们必须要通过消费防止自己掉队,避免成为广告海报、朋友圈爆文和社会舆论的对立面。在不断否定自己庸俗的日常,并用支付手段弥补漏洞和缺点后,人们似乎逐渐发现了消费主义的真谛。

文章提出的第三个概念是“即时满足“。


“观看商店橱窗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带来的兴奋激动,尽其支付能力用现金或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商品,这一切便构成了现代人的幸福。”

——弗洛姆《爱的艺术》

平权社会给了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但同时又剥夺了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定义权。梦想、幸福、成功,这些原本需要呕心沥血、上下求索,才可能有些许感悟的终极哲学命题,如今已经被消费时代定义为一件件商品。可谓:无需东奔西走,幸福这里就有,只要打开钱包,啥样随便你挑。

即时满足成了一种社会心态。

生活不是忍出来的。

最不能忍的就是我最好的年纪就这么忍过去了。

愿所有能忍耐前行的年轻人,不要再错过生活。

这是一些电商的广告词,不忍怎么办呢——花呗!

“毕业 3 年初吻还在,可以忍,

护照办了 3 年却没盖一个章,不能忍。

忍不了在机场星巴克吃泡面时,店员的眼光,

更忍不了公司里看不见的鄙视链。

忍不了一个无所事事上午,

但更忍不了和 2 亿人挤在同一天放假。

忍着尴尬,

忍着无趣,

忍着穷。”

如果你想“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只需要按照广告提示,下载电商巨头们的贷款产品。那些令你不快的就统统无需忍耐,而这种开支仿佛已经不再是消费,而成了投资——你总感觉花钱出去,能收回更多。如果是消费,可能很多人还会量力而行,而当人们开始认定这是对“更好生活”的投资后,就很难节制了。

文章中的第四个概念是享乐适应。


人类拥有敏感却健忘的感官系统,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表明,即便是彩票中奖者,在一年后也并不比普通人更快乐。这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享乐适应”的能力,使得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在一次次的消费和享受后不断提高,却并不能持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即是说,保持快乐的秘诀,除了拥有天性乐观的基因外,就是必须不断追求快乐,永不止息。

正因为有这个维持长期幸福的最大障碍,消费主义的真谛才得以顺利构建——消费是一个即时的满足过程,这既意味着商品或符号能够立刻使人满足,也意味着满足感在完成消费后迅速消失,促使消费者再次消费,购买满足感。

当延迟享受已经被社会主流文化视为逆流时,所有意欲追求更持久价值的举动也无疑是挑战公序良俗。短暂、新奇,可以快速重购的快乐,才是社会的精神价值支柱。

那些曾经以为“我买了车、房、包、表……就会幸福、快乐、享受、不焦虑”的人,基本都欺骗了自己。因为过不了多久,这个循环又会重复一次。

文章的基本逻辑是:


在隐蔽的阶层社会中,消费成了标识自身的符号;

不追求消费符号的人,将受到外界批判与羞辱;

生活不是忍出来的,赶紧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如果又不快乐了,说明你该充值了。

4

听过一个段,说阿里巴巴最大的贡献是给了我一辆车——购物车,给了我最大的价值叫充值。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说:

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我们的内心,不是别人的看法。但我们恰恰能忍耐自己内心的焦灼,而受不了他人的白眼。

人生是什么?“老喻“讲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连串儿的够不着和留不下。

正像马云在他的歌中唱道:

君不见自古出征的男儿

有几个照了汗青

一个个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想留也留不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