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大兆街道高寨子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少陵原畔,是大兆街道办事处最南端的一个小村。村南二三公里外,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兴教寺,村西几百米就下了少陵原。村东一华里外是庞留井村;村子东北方向则是南、北章曲村和康王村。

合作化初期不足70户,不满280人。2012年,有1个村民小组,146户,450人,耕地540多亩。以高姓为主,约占70%左右,另有刘、陈、卢、张、汪等姓。

本村大概形成于明朝初期,由于当时有驻屯军在原村子南侧的高地上筑寨驻守,故名南高寨。据最近修南横线时在村子的西南方200米处挖出的古墓碑显示,成村年代要早得多,可能要追溯到魏晋以前。

早年间,村子周围有七八个大小坟冢。另有关帝庙、土地庙、文昌庙等几座大小庙宇。这些坟冢、庙宇至合作化时期,已逐步被人们夷为平地。

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新中国成立前也曾有六七户人家不甘受农事的辛苦,经常往来于西安、安康、汉中等地,倒腾些小生意。值得一提的是本村的皮绳副业(即把牛、马等牲口的毛皮经过加工后,制成皮绳、皮鼓等皮制品)在本地颇为有名,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前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鲜有高堂大屋,人们住的大都是土坯小房和草棚。改革开放后,尤其近几年,所有农户的住房全部整修一新,有的还翻新多次,盖了几院。21世纪初,扩宽、修直、水泥硬化村内几条主要街道,宽5米、厚30厘米。

村内原来有三口200多米深的小口井供全村人吃水,用古老的辘轳一圈一圈地绞水,为水吵架更是家常便饭。改革开放后,村里打了三眼深井,户户装上自来水。

村中没有学校,但在杜曲、章曲、庞留等学校上学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只有100多户,走出30多位大学生,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支由小学生、小青年组成的小文艺宣传队就活跃在四邻八村。合作化时期相继创办了多期以群众日常所见的人或事为教材的民校、冬学。本村的业余篮球队多次参加区、县农民运动会,获得过篮球比赛冠军。如今,在村委会大院里,篮球场和各类运动器材设施完善。

由于现在两个砖厂的高效运转,本村闲散劳动力都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带动了本村其他产业活动,有近20辆农用车搞运输,有七八户种植大棚果蔬并初具规模,还有十多户在杜曲、韦曲、大兆或其他城镇从事铝合金、服装、餐饮、日常百货等商业活动。

如今,各式平房、楼房鳞次栉比,宽敞大道四通八达。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