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龙:一份报纸,半生归途/我与《邵东作家》的情缘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一份报纸,半生归途

一一我与《邵东作家》的情缘

蒋金龙

说起与家乡的缘分,说起这几年来的点滴际遇,再说起生命中多少感动的瞬间和我那些因白纸黑字结识的兄弟姐妹们,自然也免不了俗套要表一番谢意。感谢唐志平主席及其精心打造的本土文学阵地——《邵东作家》。

2016年4月,老尹——我在黄中读书时的语文老师——突然问我是否想进邵东文学群学习学习。知我者,莫若老尹也,打小就有此偏好的我自然点头如捣蒜。进群前老尹一再嘱咐:“群里高手如云,必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轻易多说一句话。”不过,这违背本人个性的叮嘱一入群就已被我拋诸脑后,我在作协群里可谓横冲直撞,颇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也是我运气好,群里大家皆是君子风范,并没有因我的莽撞而责之罪之,反倒因此结识了一群秉性趣味相投的兄弟姐妹。

其时我还在异乡湖北为一日三餐而辗转奔忙,并不认识唐主席,也未曾拜读过《邵东作家》。群里同题微诗创作倒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此前毫无写作经验的我竟麻着胆子写了一首《新芽》,得到唐主席的鼓励后信心倍增,于是期期不落,有一首微诗还被《湖南日报》选登。有着古典文学情结的我有时也把同题诗写成格律诗词,及至有一天六哥——群里结识的文学朋友——要我尝试把七绝《石榴》翻译成新诗,才正式开启了诗歌创作之旅。现在看来,那时所谓创作其实还并未入门,但大家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备受鼓舞,写作上越加勤勉。也正是那些至今看来尚显稚嫩的文字慢慢把我拉往家乡的怀抱。

有一天唐主席私信过来一份PDF版的报纸,我点开一看竟有自己的豆腐小块,第一次登上家乡刊物,自然喜不自禁。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网络上见识到《邵东作家》的风采。及至2017年9月,唐主席电话邀请我回乡参加“喜迎十九大·醉美中秋”音乐诗会,于是告假数日,千里江陵一日还。唐主席实在是客气,会面之际还带见面礼,打开一看竟是载有我作品的《邵东作家》《今日邵东》等报纸——此后数年,我亦见证了其他归乡会员凡此种种的礼遇。历来散淡少收拾的人,看着被唐主席一一归叠整齐的报纸汗颜之余又有几分感动。

后来的后来,彼此的缘分就越来越深。除了会员作品,《邵东作家》亦会刊登作协的名家讲堂、创作采风等活动内容。每每在群里看到这些精彩的瞬间,总是欣喜莫名、激动莫名。异地他乡,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之外,唯有读《邵东作家》是专属于我的宁静时刻。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多想自己也能是其中的一员啊!正是《邵东作家》富于魔力的手,领我一步步走进文学的世界,一点点贴近家乡的脉搏。

风景家乡独好,但换一塘水能不能存活的确是个问题。眼看2019年年关又至,回与不回已经摆上重要日程。心动、犹疑、纠结,整一个月夜不能寐。索性把决定权交给六岁的儿子,当他说出那句“我想每天和所有的家人在一起”时,我终究下定决心——回!此一回,漂了十年的根终于一头扎进家乡肥沃的土壤。

然而春上连日的阴雨渐渐耗尽归乡的喜悦,无所事事的日子实在让人煎熬。三月初,作协组织会员到郴州创作采风,我抱着散心的初衷一同前往。王仙岭清泉似云,龙女寺碧波微漾,樱花相期,古村错落。无边美景加上风趣和善的文友,自然一路欢歌,郁结之心顷刻豁然,《郴州行记》或可为证。自此,《邵东作家》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记录着我这个文学婴儿回乡后一点一滴的成长。

从法院的书记员到《昭阳文艺》的责任编辑,归乡后的求职之旅幸得《邵东作家》一路加持护佑。如今,我又因他们——我那些不是姊妹胜是姊妹的亲人——不断鼓励而走上三尺讲台种桃李春风。三年恩遇,只略备粗茶淡饭待之,一个个竟然比自己中了五百万还激动高兴,彼时铭感之情莫可名状。

“邵东作家”于我这个爱好写作之人,是家和港湾。愿她芳华永驻,温润更多人的心灵。

【作者简介】蒋金龙,笔名龙儿,85后,邵东黄陂桥人。邵东作协会员,诗协秘书长。有作品在《诗刊》《中华辞赋》《湘江文艺》《诗潮》《诗歌月刊》《诗歌世界》等刊物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