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丨如何优雅得区分绫罗绸缎

编者按:

绫罗绸缎,泛指种精美的丝织品。作为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常客,我们对它毫不陌生,可真要细细分辨,大多数人却不免一时语塞。

本文对古代织物的种类、组织等做了概括性说明,浅显易懂,条理清晰。相信阅读之后,大家对古代织物的特点和发展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文由博物馆丨看展览授权转载,作者松子。

绫罗绸缎人人都会说,但大家真的分得清吗它们?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识别绫罗绸缎纱绢锦绒等等各种中国古代的织物。

不过需要先说明的是,每种织物组织各个朝代的称呼不尽相同,织物品类和织造技法众多,它们本身也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所以这里只是做个一般说明,让大家对它们有个简单的印象。

中国古代织物种类繁多,但它们基本上都需要“组织”来确定每根纱线之间的关系,所谓组织,就是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相互交叠的规律。

常见的组织分为三种,它们又被称为三元组织,要想认识绫罗绸缎,我们得先来认识这三种组织。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就是指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的组织。

平纹组织织物坚牢耐磨,弹性较小,光泽较差,如果你用手摸一摸,会发现手感很硬,但比较轻薄。

而且平纹织物不易磨毛、抗勾丝性能好,可谓经久耐用,是古代平民的首选。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经纬交点连成斜线,它的浮长线较长。

浮长线就是指一根经纱浮在相邻的几根纬纱上(或者纬纱浮在连续的经纱上面)。

斜纹组织织物摸起来手感较软,弹性好,看起来有光泽,但耐磨度不及平纹织物。

缎纹组织

经线(或纬线)浮线很长,形成的交织点为单独的、互不连续,间隔距离有规律而均匀的组织称为缎纹组织

经面缎纹:织物正面呈现经浮长居多。

纬面缎纹:织物正面呈现纬浮长居多。

这种缎纹组织织物质地柔软,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但因为浮长线较长,所以易摩擦起毛、勾丝。

绞经组织

绞经组织是指仅纬线相互平行排列,而经线互相扭绞地与纬线交织。

两种绞经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起绒组织

起绒组织有一组附加的绒经专门产生直立的绒圈,这些绒圈通常会被割断,以形成断而密集的绒毛。

一种起绒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看完上面的几种组织结构,我们再来分别看一看每种织物的构造。

绫与绮

绫一般是指斜纹组织的织物,绫的表面有明显的斜纹纹路。

其实绫在早期也有平纹的,后来发展中才逐渐统一为斜纹组织。唐代是“绫”的盛行时期,官方甚至对官员的绫纹衣做了细致的规定。绫在元明以后不再流行。

南宋 花卉纹绫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一般认为“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绮”是一种平纹上浮纹显花的丝织物。

两种绮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后来,绮渐渐不再流行,到唐宋时,绫几乎已经完全取代“绮”的称呼。

纱与假纱

纱在早期是指一种平纹组织,它的纱线密度较低,相对轻薄。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就是这种平纹组织的纱,它的重量仅49克,透光率达到了75%。

西汉 素纱襌衣(直裾)湖南省博物馆

但后期还有一种绞经组织,也被称之为纱,为了区分它们,一般把“平纹纱”叫作“假纱”,“绞经纱”我们才叫它“纱”。

几种纱罗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明清以前提到的纱一般都是“假纱”,比如马王堆素纱襌衣,用的就是“假纱(平纹纱)”,而绞经纱常见于明清。

之前提到的绞经组织也叫做纱罗组织,这种组织的经线相绞,造成的孔眼较大,所以轻薄透气,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湿热的南方地区。

汉代至唐宋罗一般为贵族服饰所用,五品以上官员才可穿罗制成的衣服。

南宋 黄褐色如意山茶暗花罗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如何区分“纱”与“罗”?所谓:方孔为纱,椒孔为罗,或者更直接地说,先织成三、五、七等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再经线相绞,则为罗。

一种罗组织,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不过后来明清时纱罗都成了轻薄丝织物的代称。

绸与绢与帛

“绸”古时候写作“紬”,“紬,大丝缯也”;“帛”是早期丝织物的统称,还作为交易等价物,所谓“钱帛”、“币帛”。

汉代“缯帛”并用,一般指平纹素织织物,后来又统称为“绢”。

绢 中国丝绸博物馆

由于绢平实纤薄,所以除了用于制作衣物,也常用来作画或扇面,今天我们能看到流传下来的很多绢本画作。

北朝 黄绢地锁绣花卉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明清之后,绸是丝织品的统称,一般指是质地比较紧密的丝织物。

缎就是缎纹组织的丝织品,缎出现得很晚,至今未发现宋代以前缎的实物。缎在明清时期成为流行品种,受到贵族的追捧。

缎 中国丝绸博物馆

晚清 白缎钉线绣花卉袖头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缎纹组织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摸起来顺滑,但也非常容易勾丝。

缂丝

缂丝是一种平纹组织,但它的纬线会根据图案需要在局部挖梭织成,所以“缂丝”的织法被称为“通经断纬”。

缂丝 中国丝绸博物馆

缂丝一般认为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最初是用毛纤维制作,叫作缂毛,传入中原后改用丝,这种织法耗费人工。

宋 缂丝仙山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缂丝的图案和织物本身融为一体,线条细腻,没有明显的突起和反光。

妆花

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为妆花,与缂丝不同点在于,妆花图案是在完整的织物上面后加上去的,而缂丝图案是织物本身的一部分。

妆花 中国丝绸博物馆

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的最高代表。

锦是一种重组织,相较于单层组织,它是多层组织的集合,所以质地较厚。一般使用多种彩线,色彩丰富。

唐 红地联珠五彩鸟纹锦 局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按织造方法可分为,以不同色彩的经丝起花的经锦,用不同色彩纬丝浮长显花的纬锦、双层组织的双层锦等品种。

清 红地蔓草纹加金细锦 局部 苏州丝绸博物馆

锦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最著名的有苏州宋锦、南京云锦以及四川的蜀锦。

绒是在绒圈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絨圈锦,最早出现于汉代。

绒 中国丝绸博物馆

制作起绒织物时,要利用起绒竿使起绒经屈曲于织物表面,织后将起绒竿抽去,就显出浮雕状的绒圈立体花纹。最后可将绒圈剪开,但也有不剪的。

参考资料:

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

赵丰,《中国丝绸通史》

顾平,《丝绸品种史漫谈》

严勇,《中国古代缂丝艺术》

钱小萍,《蜀锦、宋锦和云锦的特点剖析》

戴健,《传统绒织物的起源、织造原理和复制工艺》

陈娟娟,《缂丝》

韩英,《馆藏丝织品的初步整理》

王建平,《纱罗结构面料的系列化设计》

崔琦,《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

王诺诺,《小说里那些绫罗绸缎的区别是什么?》

注:本文图片除注明出处外,未标注的组织示意图片版权归看展览与本文作者所有

点击查看相关书单
(0)

相关推荐

  • 科普向说说《芈月传》第一集里的“缂丝绣罗衫”

    本文为"美丽也是技术活"约稿,严禁转载. 本来这个片子已经被我说成这样了,要我看它我是拒绝的.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稿费是掌握在编辑手里的,她捏着稿费让你看你是不得不看的--哼唧! 结 ...

  • 国学趣谈丨孔子问道于老子

    孔子四十多岁之时,学识精进,气质醇和,向他拜师的鲁国人很多,但他却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 一天,子路对孔子说:"我听说周王室的守藏史老子被免职回到老家居住.老师要把书籍典册 ...

  • 趣谈丨小名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 给孩子起小名的传统由来已久.不同的历史时期,小名的作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每个时代的爆款小名都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追溯了小名的前世今生,读来生动有趣. 本文由国家人文历史授权转载,作者 ...

  • 趣谈丨我的联合国游记

    编者按 孔网优秀作者zephyrsun1982(孔网个人主页:zephyrsun1982的个人主页)在动态分享了自己游览联合国的经历,参观的细节和作者的体验都生动有趣."国际公务员们&quo ...

  • 词源趣谈:如何优雅地表示大姑娘的第一次“成人活动”?

    在古代欧洲,上流社会.贵族世家的女孩子在成年以前,基本上是没有机会接触到异性的.她们不去公立学校上学,而是在家里接受私人教师的教育.等到她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家里会为她举办一场隆重的"成人礼& ...

  • 趣谈丨古人也爱写错别字吗

    编者按: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在很多场景中打字逐渐代替了手写,现代人写错别字大部分是因为粗心大意或提笔忘字.错别字在古代也很常见,不过情况更为"复杂". 本文由博物馆丨看展览授权转 ...

  • 趣谈丨这位心直口快的德州齐河籍明朝进士写了封“饮食节约倡议书”

    郝炯(1599年-1674年),齐河人,崇祯进士,做过直隶肥乡县.永年县知县,后调入中央担任刑科给事中,不久即改任兵科给事中. 他禀性刚烈,有兼济天下之志.在肥乡县时,曾率领数百兵士筑城对抗几万后金的 ...

  • 吸氢趣谈丨吸氢机氢气疗法对因治疗与调理反应

    导读 1.氢气疗法拒绝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 2.药到病除不治本,氢气治疗"对因治疗"需时间: 3.氢气疗法调理反应勿慌张. ■氢气疗法拒绝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 面对众说纷纭,我只能无 ...

  • 趣谈丨为什么网球标有数字编号而球罐却不标出厂日期?

    对于打网球的人来说,在球罐上拉起圆环,伴随着一声"砰"的开罐声,就意味着一场愉快的网球正式开始了.开启一罐网球带来的愉悦感和兴奋感,犹如爱喝酒的人开启一罐啤酒时的感觉差不多. 稍有 ...

  • 风景独好丨杀猪趣谈

    杀猪趣谈 作者:风景独好 一过大雪,天气变得越来越冷,老家村里的邻居们也都开始杀猪了.这几天网上也转发着好多关于吃杀猪烩菜的搞笑视频,闲的无事,今天就杀猪一事也写篇短文吧! 关于杀猪,我想从农村长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