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尧精读《声律启蒙》第16集

  六鱼(上)

——文中加着重号的是入声字

——唐·郑谷《松》

——唐·李商隐《春日寄怀》

——宋·王禹偁《官舍偶题》

奉身:献身,尽职。

——唐·杜甫《秋兴八首 其二》

三声泪:出自《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盖古时长江三峡两岸夹山,水道纡曲,水势湍急,渔夫或行人乘舟途径此地,无不胆战心惊。且江岸高山之上多有猿猴出没,猿声凄厉哀转,此起彼伏,空谷传响。渔夫或行人处此险境,又闻此猿声,故不忍而下泪。

八月槎:典出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故后人常以“八月槎”来比喻如期往来的船只。杜甫在成都时曾追随西川节度使严武,严武举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杜甫后又称为杜工部。严武是朝廷派出的地方军政长官,故称“奉使”,任期结束后就当重返长安,杜甫认为自己届时也将随严武重返长安。然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年仅四十岁的严武突然因病去世,杜甫既无法再依严武居于成都,更无望追随严武重返长安,故称“虚随八月槎”。之后,杜甫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年)抵达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夔州作了八首七言律诗,皆为因秋而兴,故称“秋兴八首”,本联为第二首的颔联。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求文采和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侧重于写景,借景以抒情。

“作赋”还可对作:

——唐·徐晶《赠温驸马汝阳王》

体物:描述事物,摹状事物。晋·陆机《文赋》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绮靡:美好艳丽。浏亮:明朗清亮。

——唐·卢照邻《相如琴台》

“观书”还可对作:

——宋·陆游《遣兴二首 其一》

望道:仰慕有道之人。

——明·陈琏《寄用拙彭徵士》

壶觞:酒器。

绿窗:绿色的窗子,常用来代指女子居室,如唐·李绅《莺莺歌》:“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前蜀韦庄《菩萨蛮》:“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亦常用来专指贫家女子居室,与代指富家女子居室的红楼相对,如白居易《秦中吟·议婚》记:“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朱户:朱红色的大门,为古礼中的“九锡”之一。锡在先秦时与“赐”字同音通用,九锡即为九赐,是古代天子赐予王公大臣的最高礼遇。《韩诗外传》记:“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斧钺,九锡秬鬯。”后亦用朱户来指代富贵人家。

“绿窗”还可对作:

——唐·沈佺期《杂诗三首 其二》

——清·黄之隽《古意下 其十一》

“朱户”还可对作:

——宋·陆游《中夜起登堂北小亭》

——明·黄佐《沙河新阙》

宝马:名贵的马。

香车:华丽的车。“车”字在普通话中读chē 和jū在平水韵中却分属上平六鱼韵和下平六麻韵,但不别义。因本章为上平六鱼韵,故此处“车”当读作jū

“宝马”与“香车”相对的诗句较多,如:

——唐·秦韬玉《天街》

——唐·吴融《寒食洛阳道》

连乾:马饰物。

历碌:车轮声,亦代指车。

“宝马”还可对作:

——元·杨载《即事》

——明·欧大任《过南阳饮方司勋允治宅》

江淮:江,长江。淮,淮河。唐朝设江南道和淮南道,两者统称江淮地区,即在今长江中下游至淮河之间,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有“天下赋税仰仗江淮”之称。

宛洛: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二者自古就是名都,并用亦可代指名都。

“香车”还可对作:

——唐·权德舆《七夕》

——明·林鸿《早朝》

伯乐:本为天上负责养马的星宿,因春秋时孙阳善于相马和驯马,故时人便以伯乐称呼孙阳,其本名反渐不为人所知。又因人们常以千里马比喻人才,故以伯乐来指代善于发掘和使用人才的人。唐·韩愈《马说》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浩然:即唐朝诗人孟浩然。明·张岱《夜航船》记:“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此亦成语“踏雪寻梅”的由来。后人常用“浩然驴”或“踏雪寻梅”来形容文人赏景作诗的雅致。

“伯乐”还可对作:

——宋·姚勉《示同学》

上联典出《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有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早上在集市上卖马,可是没有人能识别这是匹骏马。于是,卖马者前去拜见伯乐,对他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连续三天早上在集市上叫卖,都没有人前来过问。希望您能去环绕着马审视,离开时再回望,为此我愿意支付您一早上的费用。”伯乐遂去环绕马而审视,离开时再回望。结果,一早上马的售价就涨了十倍。

子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楚国有位善于弹琴的音乐家叫伯牙,可真正能欣赏领会伯牙所弹奏的乐曲的,就只有钟子期。《吕氏春秋·本味》记:“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伯牙弹琴,钟子期听。当伯牙弹琴而心里想着高山时,钟子期赞叹道:“弹得太好了!就像是巍峨的高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赞叹道:“弹得太好了!就像是浩荡的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奏,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为其弹奏的人了。后常用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得。

——明·董纪《答张通山见寄二首 其二》

诸梁:即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楚国军事家、政治家,被楚昭王封在叶邑(今河南叶县),故称叶公。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记:“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叶公子高喜欢龙,钩带上画着龙,酒器上刻着龙,房屋上雕刻的文案也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后,便下凡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前探望,龙尾伸展到了厅堂。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得赶紧转身逃走,失魂落魄,脸色不定。由此可见,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看起来像龙而并非真的是龙的东西罢了。此即成语“叶公好龙”的由来,后常用以比喻口头上说喜欢,实际上并非真喜欢。

“浩然”还可对作:

——宋·严羽《寄郭招甫时在浔阳》

陶彭泽:即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曾担任彭泽(今江西彭泽)县令,故称陶彭泽或陶令。陶渊明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称:“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清·张英《雪中再过玉蝀桥》

霁景:雨后的景色。

王摩诘:即唐朝诗人王维,摩诘是其字。王维的代表作《山居秋暝》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弋雁:射雁。典出《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带绳子的箭,用来射飞鸟。

“弋雁”还可对作:

——明·陶安《野人二首 其二》

——明·黄佐《挽丘侍御母》

丸熊:用熊胆和制的药丸。《新唐书·柳仲郢传》记:“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行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故后常以“丸熊”代指母教。

“求鱼”还可对作:

——宋·俞德邻《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其二》

覆蕉得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有个郑国人在野外打柴,遇到一只受惊吓的鹿,便上前将其击毙。樵夫又担心被别人看见,遂赶紧将鹿藏在没有水的池塘里,然后用打来的柴盖好,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过了一会儿,樵夫想不起来了藏鹿的所在,便以为刚才只是做了个梦,沿途还不断地念叨这件事。路旁有人听说后,便根据他所说的话把鹿取走了,取鹿人回到家后,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樵夫梦见自己得到了鹿,可是他不知道鹿藏在什么地方。现在我得到了这头鹿,那个樵夫做的梦简直就跟真的一样!”后常以“覆蕉得鹿”来比喻将现实中的真事当成梦幻。蕉:通“樵”。

缘木求鱼: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孟子道:“那么,大王所追求的大目标就可以知道了,就是想开疆拓土,令秦国和楚国前来朝拜,君临中原而安抚周边民族。可是,以你的做作所为,要去追求你的这个大目标,就好像是爬到树上去捕鱼一样。”齐宣王道:“有这么严重吗?”孟子道:“只怕比这更严重呢!爬到树上去捕鱼,虽然捕不到,但也不会有什么灾祸。可是你的所作所为,去追求你大目标,费尽心力地去做,日后却必有灾祸。”后常以“缘木求鱼”来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成目的。缘木:爬树。

——宋·范成大《题夫差庙》

养虎遗患: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刘邦打算西归,张良、陈平建议道:“汉国已经拥有大半个天下,而诸侯又都归附;楚军士兵疲劳,粮草耗尽,这正是天要灭它的时机。如果现在将其放走而不予以攻击,那就是所谓的‘饲养老虎而给自己留下后患’啊!”后常以“养虎遗患”来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纵容,结果为自己留下后患。

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人。《史记·管晏列传》记:“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牙一起经商,在分红利的时候,总是自己多分一些。鲍叔牙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是贪财,他知道我是真的贫困。……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后常以管鲍之交来比喻知己。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获得和氏璧,便致信赵惠文王,提出愿用十五座城交换。这让赵惠文王左右为难,若是把和氏璧交给秦国,又怕被秦国欺骗,拿不到那十五座城;若是不把和氏璧交给秦国,又怕秦王恼羞成怒,派兵前来伐赵。蔺相如主动请缨,奉璧前往秦国,见秦王无意给让城池,又携和氏璧完璧归赵。

“分金”还可对作:

——明·王绂《为黄侍读赋瑞菊》

夷齐:即伯夷、叔齐,商朝末年时孤竹国人。《史记·伯夷列传》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待到父亲死后,叔齐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道:“父命不可违抗。”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自立为君而逃走了,国人遂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君。因兄弟二人互相推让国君之位,故称“让国夷齐”。在中国古代,兄弟之间的排序是伯仲叔季,因此我们合理推测,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国人所立的“中子”应该就是排在伯夷和叔齐之间的老二。

——元·李元圭《冬日平江寄倪元镇》

冯唐:最初是汉文帝时的大臣,因性情耿直而难获升迁。汉景帝时曾任命冯唐为楚相,之后又将其罢免。到汉武帝即位,寻访贤良之士,乡里推选冯唐。可此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再也不能出来做官了。于是,任命冯唐的儿子冯遂为郎官。冯遂既已出来做官,冯唐自然无儿守舍。

孙绰:东晋文学家。《晋书·孙绰传》记:“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荣期曰:‘恐此金石非中宫商。’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翻成白话的意思是:孙绰曾作《天台山赋》,文辞极其优美,刚写成,拿给朋友范荣期看,道:“你试着把它扔到地上,肯定会发出金石之声。”范荣期道:“恐怕这种金石之声不合宫商之调。”然而每当读到佳句时,范荣期又赞不绝口地说:“就是我们这些人想说的话。”

回文:指诗句文章中的文字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如苏轼《记梦回文二首》,正读是:

倒读是:

窦滔:前秦时人。《晋书·列女传》记:“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窦滔的妻子苏氏,是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于写文章。窦滔在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迁徙到沙漠,苏氏思念他,就用锦缎织成回文旋图诗寄给窦滔。窦滔辗转循环地阅读,感叹其文词凄婉。全诗共八百四十字,文字太多,不予转录。后人们常用“回文锦字”来代指妻子寄来的书信或情书,亦代指女子所写的佳作。

苏蕙这首回文诗又名《璇玑图》,纵横各二十九字,唯独正中心缺一字。后人在其正中心加一“心”字,故得今841字的流行版,如下图所示:

殷宗:殷高宗,商王武丁。《史记·殷本纪》记:“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yuè)。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帝武丁即位后,想要复兴殷商,可一直没有找到贤良的辅佐。于是武丁三年没有发表政见,一切政务都由冢宰决定,以此来考察国家的风土民情。一天夜里,武丁梦到一位圣人,名叫说。武丁遂以梦中所见的形象比照群臣百官,发现一个都对不上。于是便派百官到民间去寻访,结果在傅险找到了说。当时,说正服刑役,在傅险修路。官员将说带来让武丁看,武丁说就是这个人。武丁得到说后与之交谈,发现果真是位圣人,遂任命他担任国相,殷朝由此大治。因此,就以傅险这个地名来作说的姓,称其为傅说。胥靡:古代的一种服劳役的刑罚,多从事筑城等土木工程。傅岩:即傅险。筑:用木杵捣土,使其坚实。古代修建城墙时,用夹板夹住泥土,再用木杵将泥土砸实,称为“版筑”。

周后: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后,君王。《史记·齐太公世家》记:“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吕尚曾经很穷困,年老时,通过钓鱼的方式求见到周国的西伯。西伯准备外出打猎前,占卜了一卦,卦辞上说:“所得的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不是熊,所得的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佐。”于是西伯出猎,果然在渭水的北岸遇到了吕尚,与之交谈后十分高兴,道:“早在我的先君太公时就曾说:‘将会有圣人来到周国,周国将就此兴盛’。这说的就是您吧?我的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与他同坐一辆车回去,尊其为太师。

(0)

相关推荐

  • 真正的幸福,是余生有知音

    如果让我们从中挑出可以称为好友的人,可能一下子就会筛掉大半:如果再让我们挑出可以称为知己的人,那么可能只剩屈指可数的几个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音乐家伯牙,他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 ...

  • “八拜之交”是要拜八次的意思吗?“八拜之交”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我们通常说的结拜也成义结金兰,俗称拜把子,这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仪式,指的是没有血缘的两个人结成为异姓兄弟.其实我们大家受的是三国桃园三结义的影响.那么你知道"八拜之交"是哪八拜吗 ...

  • 《声律启蒙》精讲(16)

    <声律启蒙>精讲(1) <声律启蒙>精讲(2) <声律启蒙>精讲(3) <声律启蒙>精讲(4) <声律启蒙>精讲(5) <声律启蒙&g ...

  • 【广东】申润泽《友情是什么?》指导老师:李婷

    友情是什么? 松山湖第一小学四年级 申润泽 友情是什么?友情是互相帮助,友情是互相谅解,友情是互相扶持······ 我翻开历史,那里有着一篇篇说明书. 何为友情?管仲和鲍叔牙来到我的身边. 管仲家里穷 ...

  •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69集

    张敖失国 [原文]十二月,上还,过赵.赵王敖执子婿礼甚卑:上箕倨慢骂之①.赵相贯高.赵午等皆怒曰:"吾王,孱王也!"乃说王曰:"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帝甚恭,而帝 ...

  • 姚尧精读《论语》第3集

    关于孔子的出生年月,两千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起因在于三部经典文献中的三个不同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记:"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史记·鲁世家>记: ...

  • 姚尧精读《论语》第2集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明确记载孔子是其父母野合而生,那么这个"野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世史家对此众说纷纭,最直接的说法就是取其字面意思,即叔梁纥与颜徵在[1]于田野 ...

  • 姚尧精读《论语》第1集

    孔子家世 <汉书·艺文志>上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 ...

  •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67集

    [原文]初,匈奴畏秦,北徙十余年.及秦灭,匈奴复稍南渡河①. [白话]起初,匈奴畏惧秦朝,向北迁徙了十多年.待到秦朝灭亡,匈奴又再次逐渐南渡黄河. [姚注] ①南渡河:黄河的流向呈"几&qu ...

  •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68集

    白登之围 [原文]上自将击韩王信,破其军于铜鞮,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与信及匈奴谋攻汉.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汉兵 ...

  •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66集

    十八功侯 [原文]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q ...

  •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65集

    兔死狗烹 [原文]六月,壬辰,大赦天下. [白话]六月,壬辰日,刘邦大赦天下. [原文]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 [白话]秋季,七月,燕王臧荼反叛,刘邦亲自领兵征讨. [姚论] 刘邦刚登基称 ...

  •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64集

    巩固政权 [原文]彭越既受汉封,田横惧诛,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帝以田横兄弟本定齐地,齐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取,后恐为乱.乃使使赦横罪,召之.横谢曰:"臣烹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 ...

  •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63集

    [原文]春,正月,更立齐王信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封魏相国建城侯彭越为梁王,王魏故地,都定陶. [白话]春季,正月,刘邦改立齐王韩信为楚王,统领淮河以北地区,定都下邳.封魏国相国.建成侯彭越为梁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