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芹丨蒙山行(行走散文)
作者夫妻合影于蒙山之巅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当高亢嘹亮的《沂蒙小调》传入耳鼓,蒙山就在眼前了。
我之于沂蒙印象,最初还是电影《红日》里那首任桂珍演唱的《谁不说咱家乡好》,曲子婉转悠扬,摄人心魄,久久回荡在我心海。从那以后,沂蒙老区就深深刻在我的印象中。后来再读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知道东山即蒙山,蒙山之高俊挺拔,令我神往。
今天终于圆梦。
随着导游的脚步,来到蒙山景区大门,但见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抬头望,高大门楣之上,“蒙山”二字,熠熠生辉。远山如黛,连绵起伏,一条大道直插大山深处。此时,已近中午,饥肠辘辘,因进山人众,只得按住性子,排队购票。终于乘上景区观光车,沿盘山公路,七旋八绕,到达山顶。
蒙山,即龟蒙山,龟蒙顶位于平邑县境内,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与泰山遥遥相望,被称为“岱宗之亚”,因酷似一神龟伏卧于云端天际而得名。从停车场向上三百米,即龟蒙顶。一路攀登,登上极顶,眼前豁然开朗,但觉云生袖间,霞笼眉际,峰巅于足下,昂首于天外。登临玉皇殿,极目远眺,但见奇峰罗列,皆匍匐而北拱,众壑逶迤,俱幽冥而含翠,鲁国故土尽收眼底。孔子小鲁处就在脚下,抚摸着孔子小鲁碑,脚踏圣人足迹,仿佛夫子就在眼前。想当年,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登临蒙山之巅,他心怀治国之志,无处施展,而今,居高远眺,鲁国尽收眼底,豪气顿生,一幅治国图景在脑海闪现,他带着弟子匆匆走下蒙山。
在导游指点下,去寻觅寿仙之所在。一路前行,秋风习习,则汗流浃背,山回路转,迤逦三五里,终于来到观仙台,对面山壁上,一尊高大寿仙,赫然眼前。寿仙老人站满整个山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对寿仙,浮想联翩,人乃万灵之首,何以成仙?如寿仙老者,隐居山林,与世无争,退去繁华,方可长寿也。遂拍照留影作念,离去。
孔子小鲁处留影
因日程紧迫,原路返回,寻得同游伙伴,前往悬崖栈道。
悬崖栈道沿山势而修,时而平缓,时而险峻。栈道长2公里,号称江北第一栈道。行走在栈道上,如凌空散步,远看,险峻如飞龙,游走于绝壁深壑,气势磅礴,令人惊心动魄,震撼不已;平缓若卧龙,奇松怪石,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蜿蜒处似游龙出没,林海掩映,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
峰回路转,终于来到玻璃栈桥。远观玻璃栈桥,如一道彩虹飞架两山之间,十分壮观。蒙山3D玻璃桥整体桥面均为钢化玻璃铺设胶合而成,玻璃桥整体长160米,宽度3米,两侧桥墩均做3D地面效果处理,十分安全。人行桥上,如行云端,隔着玻璃,低头巡视,下面则是万丈深渊,胆小者逡巡,不敢迈步。这是一项挑战人心理极限的运动,恐高者切忌。
一日行程行将结束,对于蒙山,只是走马观花,好多自然人文景观匆匆而过,引以为憾。
观寿台留影
据导游介绍,蒙山分为龟蒙、云蒙、天蒙和彩蒙四个景区,龟蒙景区只是其中一个,景区里大大小小上千个景点呢。蒙山还是全国著名的沂蒙山区老革命根据地,红嫂用母汁救伤员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蒙山历史文化悠久,二千余年来,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游蒙山,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
景观车盘旋而下,蒙山的一草一木向身后闪去,但蒙山的高大英俊却永远刻在我的心中。再见了,蒙山,再见了,沂蒙人民!
作者简介:
李端芹,男,淮北市濉溪县人,一九六五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网络发表散文、小说、杂文数百篇,有多篇稿件被市县报刊采用,出版文集《山风吹来》。系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