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古运河

宁海古运河

文/应可军

经笔者考证:颜公河可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物例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今所指的颜公河,为古淮河与祖公河之总称。淮河,据崇祯《宁海县志》载:“东一百步桃源北,经桐山、罗坑出黄墩港,三十里入海。”祖公河,宋嘉定《赤城志》载:“周显德三年(956)县令祖孝杰用水工黄尹德言,谓县北地坦夷,宜凿渠道通海,引舟入渠,以通百货。遂弃田七顷,发民丁六万浚之……”。
  
原来,这条古运河本非主要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而是“引舟入渠,以通百货”的水道。按史料记述,在渠成之时,发现“其势反卑于县”,后曾筑船闸数处(“斗门张”的村名源于此)。如果把海船通到城里,成本是相当高的,计划遂告破产。应该说,这次浩大的工程本意上堪称“大手笔”,从侧面反映出宁海商贸在唐宋时期外贸曾一度繁荣。
  
史载:到宋代,宁海对外贸易已处于鼎盛时代,宋进士储国秀在《宁海县赋》中赞道:宁海“……其海则停纳万流,宗长四渎,控直港于稽鄞,引大洋于温福。出乌崎、通鸭绿、晞日本,睇旸谷……”。《宋史·日本传》有云:“雍熙元年(984)日本国僧奝然,存抚甚厚……二年,随台州宁海县商人郑仁德归其国。后数年,仁德还,奝然遣其弟子嘉因奉表来谢”。在日本典籍和宁海《周氏宗谱》中均有周氏家族从事外贸活动的详实记载,如周文裔、周文德、周良史等。其中有“周良史,谱名永忠,以字行,真醇和易,正直公平……竟夭于日本国……”。《浦江魏氏宗谱》也载:“下埠魏竑经商于夷倭,死于客地,其子(魏允述)痛父卒于商。求尸而不得。往至夷倭,夷倭曰:汝父葬于海南琉球之地,遂尸归长山……”。类似史料,尚有许多。如陈仁爽(疑东岙陈氏)、陈惟积、陈惟忠(疑长街西岙人)、杨仁绍等船主活动史料。如果没有活跃的外贸往来,在重农轻商的时代,根本无法立足。如果作专题来探讨,必可找到更多的佐证材料。
  
追溯到隋唐时代,暂无史料确证。但唐天宝三年(744),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失败后,第四次东渡前,鉴真一行特地到宁海白泉寺,目的就是寻找去日本的商船搭载。由此可知,三门湾或象山港已有通日本航线存在。而且宁海在唐永昌元年(689)县治徙广度里,邑人着力于发展经济,开始围海垦田,种植粮食、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并有从事晒盐、纺织、炼铁、酿酒、制陶(或烧制瓷器)等行业。城区已是“人烟辐凑,商贾贸迁,店肆遂兴”。唐代应处于外贸的孕育时代,介于唐宋之间的五代,为了加快城区物资的集散,需要开拓雄图,祖公河的开挖应时而发。
  
宁海位于浙东沿海,东北濒象山港,近海码头在今梅林石埠头,凫溪古道经此出口,入黄墩港。船只经常在此停泊,旧名“船埠头”。元至正二年(1342)“浮溪蛟开石门”,凫溪才在孔溪墈折北由杨梅岭汇入铁江。东南临三门湾,近海口码头在港头村。历史上曾设“港头镇”。那时“樯帆林立,商贾云集”,官府专设征税机构。古时的交通运输,以水路最为便利。如果能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开凿运河,全程不过50华里,即将古之祖公河、淮河、桃源河、玉带河等疏浚联接,就可辐射到大溪、凫溪、白溪、紫溪、五市溪等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形成交通网络。以城区为中枢,物资能及时扩散到国内外。这不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吗?岂不是加强海外贸易的大手笔吗?宁海旧属台州,但地近四明,再加上优越的出海港口,海上丝路自然而然延伸到宁海境内。有如此地利,才促使县令祖孝杰出此壮举。无奈勘察水平有限,功亏一篑。但经历代改造,大事疏浚,成为县城主要的水利工程。这是后话。
  
祖公河故道虽有所淤塞或改道,与昔时水道不尽相符,就历史价值而言,确是海上丝路的实物例证。我们应保护和利用“颜公河”的历史文化内涵,借以宣传宁海、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但据民国人士写的《颜河述绩》点赞的仍是水利为主;他们提到;“山城水利纪颜公,浚导河渠建钜功。万顷田畴资灌溉,篝车满载庆年丰。”现在,颜公河成为景观河,处理不当就前功尽弃了,这是要提醒诸位注意的。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0)

相关推荐

  •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完结篇)

         陈有西[吴晋江山]第4期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宁海西晋县治考(完结篇) 宁海"治白峤"的记载,最早见于明<祟祯宁海县志>:而" ...

  •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之三)

         陈有西[吴晋江山]第3期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宁海西晋县治考(之三) (一)西晋道教流行与白峤的得名 白峤在宁海地名中出现,到底始于什么年代已经无法考证.最大的可能是 ...

  • 竺济法 | 凫溪香鱼美 古今堪称最

    香鱼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竺济法 [链接] 香鱼是香鱼科.香鱼属鱼类.成体香鱼一般体长15-20厘米,大者30多厘米.分布于中国辽宁到台湾.广东.香港及广西北仑河等河流下游. ...

  • 团结塘围海造田追忆

    团结塘围海造田追忆 团结塘围垦工程图集 能认出照片中的人物 请文末留言 大风大浪不回头 口不堵好不收兵 脚穿车胎底鞋 打着帆布绑腿民工在拉车 运送石料 (以上三图均由林沛杰先生提供) 搬海涂泥加固堤坝 ...

  • 【走进长街】村建千年德 港通万里涂 ——记港中村

    初识港中村,是因村名港中,而我的老家是港头村,自觉缘分不浅. 暑气蒸腾,一行人驱车沿着宁海南线一路往东,半小时便达港中村.港中村由原三村与大渔冯村合二为一大村,坐落于宁海胡陈港东,车岙港西,故得名港中 ...

  • 邗 沟(hángou)

    责任编辑: 山水 信息来源: 时间:2015-05-18 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春 ...

  • 图说宁海 | 即将落幕的象山港奇观——西店"双山日出"

    象山港奇景--"双山日出" 在宁海众多山水风景名胜中,"双山日出"最早扬名域外,这两座高不过10米的小山,似连非连,一大一小兀立海中,且以潮起潮落而景异,涨潮时 ...

  • 汴 渠

    责任编辑: 山水 信息来源: 时间:2013-09-18 中国古代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骨干运河.也称汴河又名通济渠.古汴河是自战国以来鸿沟运河系统的一支,从今郑州西北黄河水,经今开封.商丘.虞城.砀山.萧 ...

  • 应可军 | ​宁海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

    宁海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 文/应可军 宁海古戏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个"戏台"名分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批以 ...

  • 应可军| 宁海溪上方古戏台的故事

    ----文/应可军---- 汉时方氏范公任河南尹,遂居河南,宁海方氏所由发祥也.传至唐时彦昇公为河东节度使,敕赐余庆堂,传下仕宦不绝.至宋时尤盛,有璨公官谏议大夫,瑾公官兵部左侍郎,子侄昆季皆历官汴京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宁海棋文化

    宁海棋文化 文/应可军 可能你也经历过,童年,隨意在石板地用瓦爿块或粉笔画一个空心十字架,或在树下泥地用树枝划一个空心十字架,双方各拣选果核或小石子,就可布阵作战,金木水火土.棋逢对手,就可博弈各一个 ...

  • 应可军 | 宁海青云观(外二篇)

    宁海青云观 ----文/应可军----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 ...

  • 应可军 | 宁海育婴堂

    宁海育婴堂 文/应可军 育婴堂,宁海人俗称养育堂.育婴堂是收养弃婴的育婴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育婴堂收养并救活了许多弃婴,其设立实为一桩善举.中国早有这方面的善举传统,如贫儿院.育婴堂等等,佛教中也 ...

  • 应可军 | 宁海古松漫谈

    宁海古松漫谈 文/应可军 陈毅总司令早就在诗中写出了松树的性格,他的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可以表现出松树那一种坚强的.勇敢的性格.所以,我便喜欢上了松树.这种情结来自于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