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其破裂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病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发的动脉瘤性SAH发病人数多,范围广,预后结局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因此,国内外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均在积极寻找诊治动脉瘤性SAH的方式方法,以改善其不良预后。
推荐意见:
(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早期再破裂风险高,预后差,需要重视(Ⅰ级推荐,B级证据)。(2)临床病情分级是预测RIA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重症临床高分级患者经治疗后仍可获益,并可取得良好预后(Ⅰ级推荐,B级证据)。(3)RIA患者发生再出血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须特别注意临床分级,因其提示再出血的风险(Ⅱ级推荐,B级证据)。(4)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存活患者中有2/3可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但其中仍有40%~70%的患者可能长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Ⅱ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
(1)对突发性剧烈头痛伴脑膜刺激征阳性患者,应该高度怀疑动脉瘤性SAH的诊断(Ⅰ级推荐,B级证据)。(2)应用Hunt-Hess分级或基于WFNS分级,对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价,可以评估其严重程度及预后,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信息(Ⅰ级推荐,B级证据)。(3)推荐头部CT平扫作为诊断动脉瘤性SAH的主要手段,其具有良好的敏感度(Ⅰ级推荐,B级证据)。(4)应用改良Fisher分级等影像学分级量表可以对患者的迟发性脑梗死及脑血管痉挛风险进行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
(1)对怀疑RIA的患者,应尽早行头部CT平扫检查(Ⅰ级推荐,A级证据)。(2)若头部CT结果阴性,头部MRI及腰椎穿刺检查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有效(Ⅰ级推荐,B级证据)。(3)CTA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动脉瘤性SAH辅助检查的首选(Ⅱ级推荐,B级证据)。(4)DSA是诊断动脉瘤性SAH的“金标准”,且对最大径<3mm的微小动脉瘤及其周围小血管的显影有更高的敏感度,故对于CTA检查未发现SAH病因的患者,推荐进行DSA检查(Ⅰ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
(1)RIA早期治疗可以降低再出血率,对多数患者应进行早期干预,但早期和延期手术对RIA患者的总体预后可能并无影响(Ⅱ级推荐,B级证据)。(2)对于临床情况良好、病情分级低(Hunt-Hess分级Ⅰ~Ⅲ级或WFNS分级Ⅰ~Ⅲ级)的患者,应该尽早行动脉瘤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以降低再出血风险(Ⅰ级推荐,B级证据)。(3)高分级RIA存在更高的再出血风险,对于年轻、高级别(Hunt-Hess分级Ⅳ~Ⅴ级或WFNS分级Ⅳ~Ⅴ级)患者,适合尽早外科干预(Ⅱ级推荐,D级证据)。(4)对于高级别(Hunt-Hess分级Ⅳ~Ⅴ级或WFNS分级Ⅳ~Ⅴ级)患者,经重症监护治疗后,如果病情分级好转,适合尽快进行外科干预(Ⅱ级推荐,D级证据)。
推荐意见:
(1)对于剧烈头痛患者,应该积极对症治疗,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及过度搬动,尽可能避免血压波动(Ⅰ级推荐,C级证据)。(2)行心电监护有助于保护心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4)控制血压,使收缩压<160mmHg是合理的(Ⅱ级推荐,C级证据)。可以静脉给予尼卡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以维持合理的血压水平(Ⅰ级推荐,B级证据)。(5)发热时应予以对症处理,但亚低温治疗仍存在争议(Ⅲ级推荐,B级证据)。(6)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Ⅰ级推荐,B级证据)。(7)倾向空腹血糖<10mmol/L,同时避免低血糖(Ⅱ级推荐,C级证据)。(8)抗纤维蛋白溶解制剂虽能降低动脉瘤性SAH后再出血的风险,却不能提高患者的总体预后,不推荐用于RIA再出血的预防(Ⅳ级推荐,B级证据)。(9)建议使用尼莫地平,以改善RIA预后(Ⅰ级推荐,A级证据)。(10)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可能通过减轻血管痉挛损伤而改善预后(Ⅲ级推荐,C级证据)。
推荐意见:
(1)麻醉前评估以利于早期进行最佳治疗为目标,需要明确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及已接受治疗的情况(Ⅰ级推荐,D级证据)。(2)RIA治疗时应该常规行5导联心电图、有创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以及体温监测(Ⅰ级推荐,D级证据)。(3)喉罩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可用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者或术毕需要早期拔管行神经功能评估的血管内治疗者(Ⅱ级推荐,D级证据)。(4)麻醉中应控制颅高压,防止颅内压的急性升高或降低(Ⅰ级推荐,D级证据)。(5)对合并心肌损害的患者,术中应加强心电监护,防止心肌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以维持正常心脏功能(Ⅰ级推荐,D级证据)。(6)控制术中收缩压<160mmHg,血压不应低于患者的基础血压水平(Ⅱ级推荐,C级证据)。(7)尚无可以明确改善患者结局的脑保护药物,但在血管临时阻断过程中,可以采用诱导性高血压来防止患者发生脑缺血(Ⅱ级推荐,D级证据)。(8)不建议使用药物诱发脑电图爆发抑制的方式进行脑保护(Ⅳ级推荐,C级证据)。(9)建议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以维持患者正常的血容量(Ⅰ级推荐,A级证据)。(10)术中应避免高碳酸血症及低碳酸血症(Ⅰ级推荐,D级证据)。(11)术中应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Ⅰ级推荐,A级证据),不推荐行术中诱导性低体温进行神经保护(Ⅳ级推荐,A级证据)。(12)建议将患者血糖值维持在4.44~10.00mmol/L(Ⅰ级推荐,B级证据)。(13)术中应谨慎做出输血决定(Ⅰ级推荐,B级证据)。(14)若患者合并脑血管痉挛,可维持血红蛋白≥100g/L,可能使患者获益(Ⅱ级推荐,D级证据)。(1)开颅夹闭和介入治疗对RIA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病情分级较低的RIA患者进行夹闭与介入均可,但应首先考虑介入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2)对重症RIA、老年、椎-基底动脉RIA患者,倾向于首选介入栓塞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3)球囊辅助或支架辅助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相比,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单纯弹簧圈栓塞困难的破裂宽颈动脉瘤,可考虑选择支架辅助栓塞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4)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或球囊辅助栓塞相比,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具有较高的动脉瘤闭塞率,在降低动脉瘤再治疗率方面很可能更有效(Ⅱ级推荐,C级证据)。(5)FD可用于治疗破裂囊状动脉瘤、BBA和夹层动脉瘤,但急性期治疗具有较高的再出血和缺血并发症风险,应慎重选择(Ⅲ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
(1)RIA合并明显占位效应的血肿(出血量>50ml)推荐开颅手术治疗,特别是前循环动脉瘤(Ⅰ级推荐,B级证据)。(2)对于年轻、MCA分叉部位动脉瘤患者,可首选开颅夹闭,且合并血肿患者同期开颅清除肿或钻孔引流血肿是可行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3)对于复杂动脉瘤患者或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合并血肿(尤其是脑池血肿)患者,可以考虑复合手术处理(Ⅲ级推荐,D级证据)。(4)术中脑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吲哚氰绿荧光造影可以评估动脉瘤是否夹闭完全、载瘤动脉及其穿支是否通畅,并指导调整动脉瘤夹闭方式,以减少并发症(Ⅱ级推荐,B级证据)。(5)RIA术中可以通过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或运动诱发电位进行电生理监测,预防手术过程中缺血性事件的发生(Ⅱ级推荐,B级证据)。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支架辅助血管内治疗患者,其围手术期应该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Ⅰ级推荐,B级证据)。(2)支架辅助血管内治疗前,推荐给予负荷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术中给予静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Ⅰ级推荐,B级证据)。(3)有条件时,可以完善血小板功能检查,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前后可以监控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指标(Ⅱ级推荐,C级证据)。(4)围手术期使用替罗非班是合理的,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替罗非班引起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同时并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Ⅱ级推荐,B级证据)。
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1)推荐口服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Ⅰ级推荐,A级证据);若患者无法口服药物,可考虑尼莫地平持续泵入作为替代治疗(Ⅲ级推荐,B级证据)。(2)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减少迟发性脑缺血事件(Ⅱ级推荐,C级证据)。(3)他汀类药物有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作用,但对动脉瘤性SAH患者的有效性有待证实(Ⅲ级推荐,B级证据)。(4)内皮素1拮抗剂———克拉生坦可预防动脉瘤性SAH后的脑血管痉挛(Ⅱ级推荐,B级证据),但克拉生坦未能改善动脉瘤夹闭患者的临床预后,对该药的临床应用存在争议(Ⅲ级推荐,B级证据)。(5)不推荐使用硫酸镁预防脑血管痉挛及迟发性脑缺血(Ⅳ级推荐,A级证据)。
抗癫痫药物
(1)对于具有明确癫痫发作史的动脉瘤性SAH患者,应该行抗癫痫药物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2)不推荐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Ⅳ级推荐,B级证据),但对于高危险因素人群,如存在迟发性癫痫发作、HuntHess分级Ⅳ~Ⅴ级、脑梗死、MCA动脉瘤破裂、接受动脉瘤夹闭患者,可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动脉瘤再破裂:
血管内治疗RIA的过程中,术中及围手术期再破裂出血与围手术期的残疾和死亡密切相关,且有研究对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再破裂788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经血管内治疗后的RIA患者总再破裂率为3.4%。造影过程中发现,对比剂外渗是颅内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较为可靠的征象。针对动脉瘤术中再发破裂出血,临床上常用鱼精蛋白立即中和已给的肝素,并迅速进行动脉瘤致密填塞,若无法进行介入栓塞,则立即转外科治疗,同时积极治疗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必要时予以脑室外引流或去骨瓣减压术等。
血栓栓塞是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最常见的并发症。血管内操作均可致血栓形成,在需要支架辅助及FD置入时更容易发生。血管内治疗术中应常规做好肝素化及加压等渗盐水的持续滴注,一般要求活化的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 of whole blood,ACT)应为基线的2~3倍。对需行支架辅助栓塞和FD治疗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非常重要。血栓栓塞的诊断主要依据术中造影及术后扩散加权成像结果,血栓栓塞在术中一经确认,需立即采取措施避免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当血栓负荷较小或血栓位于远端分支,可予动脉内或静脉内输注替罗非班;当血栓负荷较大或主要大动脉(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闭塞,则可尝试行血管内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弹簧圈或其辅助支架移位是罕见并发症,其发生与动脉瘤形态不佳、过度填塞、弹簧圈过早解脱、弹簧圈断裂等因素有关,弹簧圈突出、脱出和移位,甚至解脱前解旋,均可导致缺血性并发症。弹簧圈移位发生在弹簧圈解脱前,首选弹簧圈回收或者使用球囊或支架辅助技术继续填塞。弹簧圈部分突出、移位或解旋发生在弹簧圈解脱后,如果弹簧圈无明显搏动,也未影响血流,可以不进行特殊处理,酌情适当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但当移位或解旋弹簧圈对血流造成影响,则可借助支架取栓装置将弹簧圈取出;如无法取出弹簧圈,则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考虑置入支架以稳定动脉瘤内的弹簧圈,术后给予积极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以预防缺血的发生。研究发现,在血管弯曲部位行弹簧圈栓塞术时,辅助支架贴壁不全可能导致部分弹簧圈突出瘤体并停留于瘤颈与支架间,如血流未受影响,可不做特殊处理。辅助支架贴壁不全与支架成角大、曲率半径小、血管管径大相关,与支架长度或固定的直径无明显相关性,医师在操作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微导丝刺破分支血管是导致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与术者操作经验及技巧有关,主要发生在微导丝置于远端分支血管过程中,以及球囊、支架随导丝引入时或支架释放过程中,其后果主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相关[163]。为减少微导丝刺破分支血管事件,术前应多角度造影明确远端血管情况,以及时调整导丝张力。微导丝一旦刺破分支血管,应及时中和肝素,使用辅助球囊封堵破口,必要时闭塞分支血管。
牵拉损伤是因术中不当使用固定牵开器导致的脑损伤,原发损伤常包括局部脑血流量下降、神经组织挫伤、深部血管撕拉损伤等,临床表现为术中颅内压升高,甚至恶性脑膨出。牵拉损伤应以预防为主,术者可通过术前放置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引流、术中行脑室造瘘术、广泛解剖分离外侧裂、充分松解Willis环附近的蛛网膜以释放各脑池内脑脊液(原位脑脊液引流)、计划适当大小的开颅骨窗以充分显露颅底(如磨除蝶骨嵴、前床突)、适当过度换气等方法尽量降低颅内压,提供更宽的术区通道,避免单纯依赖固定牵开器而导致过度牵拉。
静脉性梗死常因解剖外侧裂过程中损伤甚至牺牲静脉所致,因此,应尽可能地保留通往蝶窦方向的主要引流静脉,避免外侧裂大静脉的电凝或离断,以避免继发静脉回流不畅等相关并发症。外侧裂解剖中应注意技巧,侧裂静脉的走行常与颞叶关系更紧密,偏向额侧解剖相对更安全;同时应强调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严格避免进行软膜下剥离,以此确保获得最佳手术效果。
动脉性梗死与处理动脉瘤过程中穿支血管被夹闭、近端控制临时阻断时间过长、载瘤动脉狭窄甚至被夹闭、斑块微栓塞、夹层动脉瘤等因素有关。常用的预防措施包括仔细解剖载瘤动脉及瘤周蛛网膜下腔、彻底检查瘤体有无小动脉发出、避免临时阻断时间超过5min,同时术中完成动脉瘤夹闭后须行吲哚氰绿造影或经DSA验证载瘤动脉管腔通畅且管径适宜。
动脉瘤性SAH患者术中及围手术期动脉瘤再破裂是较常见的手术治疗并发症,常引起术中大出血、继发性血管痉挛、梗死等,严重者可致病情迅速加重,甚至死亡。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的原因包括原本附着于动脉瘤破口的血栓脱落、动脉瘤瘤颈撕裂、围手术期血压不稳定等,应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术前,术者应结合影像学信息充分评估动脉瘤形态与载瘤动脉管壁条件;术中,解剖动脉瘤瘤颈前应先行近端控制临时阻断责任动脉,辅以精细操作,尽可能松解瘤周蛛网膜,避免术中牵拉引起瘤颈撕裂出血。一旦于近端控制前发生了术中动脉瘤破裂,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换用一根或多根大流量吸引器吸除积血,清晰术区后尽可能尝试近端控制临时阻断责任动脉;再采取套环夹闭或用棉片包裹加固后夹闭的策略;棉片包裹加固后夹闭无效,则应考虑选择血管吻合的策略,从责任动脉中将动脉瘤孤立。如在复合手术室,亦可立即行球囊阻断、支架置入或直接经介入栓塞。如遇血管穿孔相关出血,还需考虑肝素逆转。术后甚至术中应积极启动抗血管痉挛治疗,预防颅内压增高,必要时可将患者置于头高脚低位,亦可行脑脊液外引流。
颅神经麻痹常见于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及其他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与解剖分离造成的神经过度牵拉有关,保持最佳手术视角进行手术相关操作至关重要。一旦发生该并发症,术后可有长期后遗症,应注意恢复期支持治疗与功能性康复训练。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EBI是动脉瘤性SAH后72h内发生的病理性损害。有研究表明,EBI是导致动脉瘤性SAH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EBI的机制主要包括颅内压升高、细胞凋亡、神经炎性反应、血-脑屏障破坏、氧化应激反应等。相比脑血管痉挛,早期干预并减轻EBI更有助于改善动脉瘤性SAH患者的预后。因此,研究的焦点逐渐由脑血管痉挛转向EBI。目前,对EBI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对其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突破动脉瘤性SAH后神经保护治疗的困境和研究瓶颈。
(1)颅内压升高。RIA的瞬时动脉血会快速涌入蛛网膜下腔,颅内压可迅速升高,并高于正常舒张压水平,从而抑制循环。颅内压升高失代偿时,脑灌注压明显下降,脑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全脑缺血,缺血缺氧又将加重脑水肿,促使颅内压恶性循环的进一步升高。
(2)细胞凋亡。在EBI的相关研究中,神经元及内皮细胞等细胞凋亡是评价动脉瘤性SAH后神经血管损伤程度的客观生物学指标,动脉瘤性SAH后数分钟至24h即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存在。细胞凋亡通路大体可分为外源性通路(死亡受体途径)和内源性通路(包含依赖或不依赖Caspase途径、线粒体途径),这些细胞凋亡通路彼此间相互影响,是微血管损伤、神经炎性损伤、兴奋性毒性等不同脑损伤的共同归宿。
(3)神经炎性反应。在动脉瘤性SAH后EBI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期,神经炎性反应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虽有血-脑屏障的免疫隔绝效应,但动脉瘤性SAH后血-脑屏障受损,神经元被激活后使免疫分子及炎症介质上调,最终募集大量的炎症细胞,发挥炎性反应效应。这些浸润的炎症细胞,通过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加重EBI。动物实验表明,通过抗炎药物能够抑制EBI,改善动脉瘤性SAH的预后。
(4)血-脑屏障破坏。动脉瘤性SAH后血-脑屏障破坏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参与,包括内皮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9降解细胞外基质。血-脑屏障破坏导致血液中的炎症介质、炎症细胞渗透到细胞间质,激活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血-脑屏障的破坏,最终导致脑水肿。脑水肿是动脉瘤性SAH后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5)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在动脉瘤性SAH后EBI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由于SAH后大量红细胞裂解释放氧合血红蛋白和铁离子超载导致。此外,缺血缺氧导致线粒体释放大量超氧负离子,通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羟自由基,最终导致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这些氧化自由基能够导致细胞DNA受损,最终引起血管壁炎性反应、细胞凋亡及血-脑屏障破坏等病理改变。
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
推荐意见:
(1)可以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Ⅱ级推荐,B级证据)。(2)CTA或CTP有助于识别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Ⅱ级推荐,B级证据)。
SAH相关性脑积水
推荐意见:
(1)在动脉瘤治疗前,对于动脉瘤性SAH伴发的急性症状性脑积水患者,建议行脑脊液脑室外引流术或腰大池引流术(Ⅰ级推荐,B级证据)。(2)动脉瘤性SAH导致的慢性脑积水应该进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术治疗(Ⅰ级推荐,C级证据)。(3)终板造瘘术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分流依赖性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不建议常规使用(Ⅳ级推荐,B级证据)。
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推荐意见:
(1)术前不推荐常规应用高血容量、升高血压及血液稀释(hypervolemia,hemodilution,hypertension,3H)疗法(Ⅳ级推荐,B级证据),仅低血容量SAH患者可能获益(Ⅲ级推荐,B级证据)。
(2)对于合并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或脑盐耗综合征患者,可使用晶体液或胶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且需结合中心静脉压监测,行缓慢补钠,限制补液量,同时监测血容量(Ⅱ级推荐,B级证据)。
(3)使用醋酸氟氢可的松和高渗盐水纠正低钠血症是合理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
贫血
对有脑缺血风险的RIA患者,可输注浓缩红细胞治疗贫血,使血红蛋白最低值达110g/L,血红蛋白的最佳目标值仍有待确定(Ⅱ级推荐,B级证据)。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推荐意见:
(1)对破裂动脉瘤患者的血栓预防管理推荐尽早使用弹力袜和(或)气囊间歇加压装置(血栓泵),以预防血栓形成(Ⅱ级推荐,B级证据)。(2)RIA患者倾向于发生无症状性深静脉血栓,且与预后不良及住院时间延长相关(Ⅱ级推荐,A级证据),合并有动脉瘤手术史、男性、长期卧床及症状重等的SAH患者,提示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Ⅱ级推荐,B级证据)。若无禁忌证,予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很可能是有效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3)当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适应证时,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不应早于动脉瘤外科夹闭术后12h,栓塞术后可以考虑立即使用(Ⅲ级推荐,B级证据)。(4)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血管外科专科治疗适用于深静脉血栓并抗凝失败或有抗凝禁忌证的患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
心肺并发症
推荐意见:
(1)对于动脉瘤性SAH后发生的心肺并发症,建议积极治疗,因心肺并发症会增加患者不良预后(Ⅰ级推荐,B级证据)。(2)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等药物对改善心功能、处理心脏并发症均有效(Ⅰ级推荐,B级证据)。(3)对于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时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使用呋噻米等减轻肺水肿、兼顾呼吸机参数和血气指标是可行的(Ⅱ级推荐,D级证据)。
认知功能障碍
(1)术前及术后意识恢复后,推荐早期开展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治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及远期生活质量(Ⅰ级推荐,B级证据)。(2)术后早期开展认知功能规范化评估,可以采用MMSE、MoCA等综合量表,其临床使用性较强,操作简便(Ⅱ级推荐,B级证据)。(3)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倾向于采取基础疾病的一级预防,并可以应用胞磷胆碱,使患者的行为症状及日常功能有所改善(Ⅱ级推荐,B级证据)。
SAH相关性脑水肿
(1)动脉瘤性SAH后发生脑水肿可影响预后,推荐评估脑水肿情况,特别应监测临床高级别患者的颅内压,为制定RIA治疗策略提供信息(Ⅰ级推荐,B级证据)。(2)渗透疗法等药物治疗是干预动脉瘤性SAH脑水肿的有效手段(Ⅰ级推荐,B级证据)。(1)治疗后首次影像学复查时间为治疗后3~6个月,以后分别在治疗后1、2、3、5年进行影像学随访,此后每3~5年进行1次影像学随访(Ⅱ级推荐,B级证据)。(2)影像学随访的“金标准”是DSA,推荐广泛应用,因有创性、需要住院等因素,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Ⅰ级推荐,A级证据)。对不能完成DSA的患者,单纯弹簧圈囊内栓塞可以采用TOF-MRA进行随访评价;而对于单纯FD或动脉瘤夹闭的患者,需评价载瘤动脉的情况,CTA随访也是可行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3)患者术后HRQoL方面,提示介入栓塞后评分明显好于开颅夹闭患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4)动脉瘤复发与动脉瘤大小以及治疗方式等有关,介入栓塞对动脉瘤复发患者的预后良好率较高(Ⅱ级推荐,B级证据)。作为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的官方公众号,是以急重症脑血管病管理为核心,利用现代互联网交流模式,搭建的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由刘丽萍教授团队发起并汇集海内外神经重症领域专家倾力打造。聚焦临床热点难点、荟萃国内外前沿资讯、分享最新指南共识、讨论解析精彩病例、开展实战专题培训、全方位呈现学术视听盛宴,旨在为共同推进急重症脑血管病规范管理、优化管理策略、促进神经重症专科人才培养、加强国内外多学科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