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吴华月“读本位”教学

快讯:恩高图书馆周末照常开放

2017年10月23日,恩施高中公布期刊阅览室开放时间表。图表显示,周六、周日学生放假期间照常开放,“欢迎师生们阅览”。

教学参考

课堂研究

古诗文诵读教学探微
作者:吴华月
导读

从 2003 年开始 ,  我在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中 ,  牢固树立 “ 读本位 ” 的思想,, 尝试古诗文诵读教学法 , 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通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 ,古诗文诵读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激发诵读兴趣 , 调动诵读积极性 

1
营造诵读氛围。

一讲。讲诵读的好处。我告诉学生,诵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 : “ 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了解 , 而且亲切体会 ,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 诵读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许多文学大师都认为 “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 而且诵读有益健康。放声朗读 , 清胸通肺 ,可使人神清气爽。

讲名人诵读的事例。如白居易曾 “ 昼课赋、夜读书 ⋯⋯ 以至口舌成疮 ”,  韩愈日记数千言, “ 口不绝吟于六世之文 ,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 ”。鲁迅小时候能把一年中念过的尺把高的书从头到尾背下来;郭沫若八岁能熟背《唐诗三百首》; 巴金少年时代能背好几本书,其中包括《古文观止》。

讲诵读教学法的地位。我告诉学生 ,诵读教学法不是古诗文教学的 “ 旁门左道 ”, 而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有效方法,且在理论与实践上接近于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 “ 渗透式学习法 ” ,即在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以体会式的方法学习。

二辩。组织同学们通过辩论区分 “ 诵读 ” 与 “ 死记硬背 ” 两个概念。使学生明确 “ 死记硬背 ” 是对知识没有理解 , 也不要求去充分领会, 更不管是否灵活运用 , 硬性规定死记。读时,对内容置之不顾 ,  为背诵而背诵。

而诵读则是要求多读、熟读 , 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既得之于口 , 又铭之于心,从而达到闭目成诵 , 记忆深刻 , 牢固掌 握 ,运用自如的境地。通过辩论 ,使学生消除对诵读的逆反心理, 并认识到通过诵读向大脑输入信息 , 储存知识财富 ,是学语文的基础 ,没有这一基础,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三立。即立规矩。我规定语文早自习必须大声朗读课文 ;每节语文课前科代表必须组织全班同学诵读一首古诗词 ;每个学生必须有感情地诵读完教材上的所有课文 ( 包括《语文读本》) ,教室前面张贴了 “ 学生诵读进程一览表 ”,定期小结 ;我还建立了检查制度,成立了 “ 诵读检查小组 ”,每周对全班同学诵读情况检查一次。通过这些途径,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的火 花 ,  从而变 “ 要我读 ” 为 “ 我要读”。

2
鼓励学生竞争

通过各种竞赛方式 ,使学生处于兴奋、精神集中而又兴味盎然的状态。

竞赛有时侧重于读:看谁读得流畅 , 质量高。背诵竞赛的形式也力求多种多样。如定时背 ,看谁用的时间最少 ;  抽签背 ,看能否抽到哪篇就背哪篇 ; 小组 (  男、女生 )打擂 ,在限定的范围内出题背诵,然后评出胜者。并坚持 “ 诵读之最 ” 月评比,给予奖励。

3
精选诵读方式。

千遍一律的诵读 ,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我注重根据教学需要 , 选用恰当的诵读方式。较难的课文 , 我就采用领读、范读的方 式 ;  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 ,  我就采用 让学生分角色读;诗词歌赋,我就让学生齐读 ,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评课文时, 我就让学生诵读与默读相结合······力求学生对古诗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的把握,  对艺术特点的认识。

注重诵读方法指导,提高诵读质量

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曾经写道 : “ 鸳鸯绣出从君看 ,  莫把金针度与人。” 我们语文老师所做的工作应反其道而行之 , “ 把金针度与人 ”,不 仅使学生明确诵读重要 ,  而且应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

1
指导学生读出韵味。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 ,  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 , 造成其与现代学生的隔膜 , 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 , 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 , 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 , 学好古诗文。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 , 不易理解 , 但它语言高度凝练 , 讲究声韵和谐 , 讲究朗朗上口 , 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 韵味。

读 , 首先要读准字音 , 读懂词义 ;其次 , 要读准节奏 , 读出语气;再次 ,  要读出意蕴。如学习《咏雪》,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 , 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 , 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句子节 奏 , 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 ( 如 “ 大雪纷纷何所似 ”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 ) 。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 ,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当然, 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

2
指导学生读出情味。

叶圣陶先生说 : “ 令学生吟诵 , 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 , 而不看作一种负担 ⋯⋯ 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 , 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 ⋯⋯ 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而只有 “ 读之以情 ”, 学生才会 “ 感之以趣 ”, 才会达到叶老所说的把吟诵 “ 看作一种享受 ” 的境界。

我告诉学生 ,语气中的 “ 语 ”,  指有声语言 ,  “ 气 ”指朗读时的气息状态 ,  即语言流露出来 的气韵。这当中 , 不但有语意 ,而且有情思 ; 不但音随意转, 气随情动 ,而且因情用气 ,以情带声。这样, 一段文字读出来,既有外在声音,又有内在的思想感情。学生诵读古诗文时,常犯的错误是不善于把握句子的感情,有“语”而无“气”, 我就引导学生从句中品“情”。

“情”品准了,我再引导学生根据 “情 ”的 表 达 需 要 , 选 择不同的语气 去 读 。如 : “爱 ”的 感 情应读得“气徐声柔”; “憎”的感情应读得“气中声硬”; “悲”的感情应读得“气沉声缓”;“喜”的感情应读得“ 气 满 声 高 ”;“ 惧 ” 的 感 情 应 读 得“ 气 提 声 凝 ”; “ 怒 ” 的 感 情 应 读 得“气重声粗”……

3
指导学生读出意味。

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 精 练 的 文 学 样 式 , 它 往往借助意象来渲 染 一 种 氛 围 , 借 助 跳跃的诗行来表达 一 种 意 境 。其 和 谐 的音韵, 或 铿 锵 , 或 缠 婉 , 或 迭 沓 , 或明快, 或含 蓄 ; 只 有 读 到 了 位 , 才 能把眼前的方块文 字 , 转 化 成 一 幅 幅 鲜活生动的画 面 。

如 杜 甫 的 《登 高 》被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写的是诗人年老多病, 独自登台的所见所感。其中的情感不读 不 足 以 品 味 。因 此 在学习时以读带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要读得悲壮、雄浑,“萧萧”与“滚滚”要适当延长。“无边”与“萧 萧 ”组 合 在 一 起 , 飒 飒 有声, 如泣如诉 , 加 上 滚 滚 而 来 的 长 江咆哮不止, 读来 脑 海 中 必 然 浮 现 一 幅壮阔的画面, 自 己 读 的 声 音 就 是 落 木江水之声;一 种 韶 光 易 逝 、壮 志 难 酬的悲苦之感怎不顿生心底!

4
指导学生读出美味。

对于古诗词或优美的文言文, 让学生反复涵咏,不 仅 要 读 出 作 品 的 内 容 美 、 语 言 美 ,还要读出作品 的 形 象 美 、韵 律 美 、意境美、情趣美 来 , 并 内 化 为 自 己 的 语言素养。

如《琵琶行( 并序) 》中“大弦嘈嘈如急雨 , 小 弦 切 切 如 私 语 ”一段, 是对音 乐 的 描 摹 。 “大 弦 ”以 下四句要急读, 要有欢快情调; “间关”两句速度要放慢, 读得流畅; “冰泉”以“裂帛”戛 然 而 止 。诗 句 本 身 的 音韵就把音乐的粗重、轻细、流利婉转、激越雄壮表露无 余 ; 音 乐 与 诗 文 妙 绝天成,诗文本身就是一首音乐在流淌。读到情深处,自 己 的 感 觉 便 可 以 和 作者的想象力一起飞翔,心灵得到舒展,美便悄然在心中栖息。

5
指导学生读出余味。

“余音绕梁, 三日不 绝 ”是 好 的 音 乐 带 给 人 的感 觉 。 读 古 诗 文 也 能 读 出 这 种 味 道 。“读之者尽而有余, 久而 更 新 。”古 诗文要多读, 还 要 不 断 创 新 。用 翻 译 解说内容, 用 描 述 再 现 意 境 , 用 抒 情 表达感受, 用 吟 诵 沟 通 情 感 , 这 些 都 是读古诗文值得 一 试 的 好 方 法 。

然 而 要读出余味, 还 需 要 在 课 的 尾 声 再 掀 起一个高潮, 让 学 生 在 精 彩 纷 呈 之 中 回味无穷。我 在 上 完 古 诗 文 后, 要 么 让学生用一幅对 联 概 括 内 容 ,要 么 用 一句简洁哲理的 话 表 达 读 后 的 感 觉, 要么用名言警句 赏 析 作 品 风 格 ,要 么 让学 生 续 写 文 后 的 内 容 …… 学 生 参 与 踊跃,情绪 高 涨 , 常 常 妙 语 连 珠 , 令 人惊讶。

培养诵读习惯 ,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1
读思结合的习惯。

我 要 求 学 生 边 读 边 思 考 边 会 意 。一是读中辨 义 , 体 味 词 的 语 境 义 。二是读中析句 , 体 味 作 者 匠 心 ; 三 是 读中质疑, 加 深 对 文 意 的 理 解 ; 四 是 读中会意。

“会 意 ”就 是 领 会 古 诗 文 没有明白表示的 意 思 。因 为 古 典 诗 文 语言是跳跃式的 , 加 上 作 者 在 字 词 上 有精雕细刻的 传 统, “吟 安 一 个 字 , 拈断数茎须。”这就需要反复 阅 读 课 文,联系前后语句, 结 合 作 者 所 处 的 时 代背景,以自己 的 生 活 体 验 加 上 合 理 的想象补充语句 间 的跳 跃 间 隙 , 在 整 体上掌握文章的 基 本 内 容 , 领 会 文 章 的主旨。又要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研读感悟,体 会 那 些 关 键 句 子 的 表 现力, 体味文 章 的 艺 术 魅 力,达 到 有 所借鉴, 有所得益。

2
读品结合的习惯。

读 古 诗 文 的 最 高 层 次 , 就 是 要 求学生学会品味, 学会赏析。

通俗地说,就 是 要 学 一 点 “ 评 头 品 足 ” 的 功 夫 ,它是提高欣赏品 位 和 审 美 能 力 的 最 好途径。它要求 通 过 作 品 的 文 学 语 言 把握艺术形象 ,具 体 认 识 形 象 所 反 映 的社会生活的面 貌 和 本 质, 体 会 作 者 蕴涵其中的思想 感 情,品 味 作 品 的 艺 术技巧,从而 获 得 欢 欣 愉 悦 。这 是 一 种心 智 互 动 的 活 动 。

在 古 诗 文 教 学 中 ,我要求学生边诵 读 边 抓 住 文 章 主 旨或 特 别 有 表 现 力 的 句 子 或 关 键 词 语 ,通过换一换( 用同义或近义词语) 、调一调( 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 、联一联( 联系前后词语或段落) 、增一增删一删( 增删原文的词语或句) 等方式,让学生比较 、推 敲 、品 味 语 言 使 用 的妙处, 进一 步 体 味 文 本 的 要 义 , 深 一层感受文本 的 风 格 艺 术 。

同 时 , 我 还让学生找出对古 诗 文 中 感 受 最 深 或 最欣赏的词语、句 子 或 段 落 进 行 鉴 赏 性品读 , 从 而 形 成 语 感 。譬 如 , 学 习 杜甫的《登高》, 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赏 析 , 或 品 味 诗 中 字 词 “ 清 ”“ 白 ”“急”的妙处,,或评品“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 长 江 滚 滚 来 ”的 画 面 , 或 体味“猿啸 哀 ”“鸟 飞 回 ”的 伤 感 与 凄凉。

其中 , 有 学 生 这 样 赏 析 : “整 幅画面是黯淡的, 它照出诗人心中凄凉。特别是‘猿啸衰’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 跟诗 人 素 有 的 伤 时 感 情 联 系起来看, 简直 就 是 包 括 诗 人 在 内 的 千万个流离失 所 者 的 写 照 。这 样 , 学 生调动主观 情 感 , 认 真 读 , 用 心 品 , 不再局限于诗本 身 的 思 想 和 内 容 , 开 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

3
读写结合的习惯。

在 古 诗 文 的 教 学 过 程 中 , 我 比 较注重让学生进 行 改 写 、仿 写 和 话 题 式写作的训练。《邶风·静女》在学生改写的文体中出现了许多“现代版”, 远古与当代的距离 在 学 生 们 的 感 受 中 拉近 了 , 人 性 中 最 美 好 、 最 纯 真 的 感情——爱情, 得到了凸现。

在《梁祝》音乐背景下 , 一 起 走 进 《孔 雀 东 南 飞( 并序) 》的世界, 讨论 完 课 文 中 的 重点难点之后, 要 求 学 生 对 原 材 料 进 行剪辑, 加入 合 理 的 想 象 进 行 改 写 。学生用心去感受人 物 的 性 格 特 点 和 情 感命 运 , 写 出 了 容 易 触 动 心 灵 的 内 容 ,净化了自己的 灵 魂 , 捕 捉 到 了 人 性 中真善美的东 西 。通 过 这 种 训 练 , 可 以把感受到的意蕴 美 化 为 自 己 的 情 感 体验, 成为具体 可 感 的 形 象 或 上 升 到 一种思想高度 。读 促 进 了 写 , 而 写 反 过来又加深了读。

三 年 来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证 明 :

诵 读教 学 提 高 了 学 生 阅 读 古 诗 文 的 能 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 生 的 口 头 表 达 能 力 和写作水平。

文章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作者吴华月,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来凤一中“教书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