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月,越南主席胡志明到长沙拜见...
1965年6月,越南主席胡志明到长沙拜见毛主席,两人在外散步时,胡志明突然提出他看中了毛主席手中的“竹拐杖”,想双方交换拐杖,以作纪念。谁知毛主席却拒绝了:“我的打狗棍跟你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我这根不行。”
按理说,越南主席胡志明与毛主席关系很深,一个拐杖不至于少了人家面子,何况这根拐杖只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竹拐杖,而胡志明的拐杖是十分精巧细致的拐杖。胡志明最终拗不过毛主席,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那毛主席为何会拒绝胡志明的请求?这根竹拐杖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毛主席热爱爬山,拐杖是他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对于拐杖毛主席没有其它讲究,只要能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尤其喜欢这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主席称杭州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喜欢杭州,先后来了40多次,登过丁家山、玉皇山、莫高山、五云山等。1961年,毛主席前往杭州登丁家山,可在上山时,随行的工作人员发现没有带拐杖,没有拐杖毛主席爬山就没那么轻松了。
于是,工作人员就到附近村子去找能当拐杖的棍子。一个当地农民在自家砍了一根竹子,工作人员帮忙一起简单处理了一下,做成了一根拐杖。就这样,毛主席拄着这根散发着竹子清香的拐杖上山了。
途中,毛主席突然停下来,转过身,严肃又认真的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你有没有付钱?”
工作人员没想到毛主席突然想起了这事, 笑着回答说:“主席,您放心,老乡本来不收我们的钱,但我们一直谨遵您平时的教诲,最后我们是付了钱的,没让老乡吃亏!”
毛主席听完很高兴,表扬工作人员做得好、做得对。
登上山后,毛主席坐下休息,看着这根拐杖喜爱有加,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要保管好,不要弄丢了,带回北京去!”后来,毛主席不管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工作,一直使用的是这根未经雕琢的竹拐杖。
当然,作为领袖,偶尔也有人给毛主席送过拐杖,其中不乏雕刻精致、做工考究的拐杖,但是毛主席却从没有留下一根。对老乡做的这根竹拐杖,他却喜欢的紧,极为珍视。
至于毛主席不跟胡志明交换拐杖,一是他不太注重物质享受,拒奢侈崇俭朴;二是这根拐杖毛主席用了多年,东西虽不好,有些粗糙,但他是真的喜欢。胡志明的那根拐杖很漂亮精致,却不一定适合他,相比自己这根简陋粗糙的拐杖,真和人家换了,难免有些“不公平”。因此,拒绝了胡志明的好意。
毛主席的生活一贯简朴,对拐杖更是没有什么讲究,在他看来,拐杖只是徒步时的协助工具,只要合用就行,至于材质、式样等并不重要。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毛主席宁愿拄着拐杖徒步,也绝不坐担架、坐轿子。
1947年,毛主席离开延安转战陕北,那时大病初愈,身体有些虚弱。卫士就为他准备了一副担架,可毛主席坚决不坐,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徒步行军。无奈之下,卫士找了根木棍,让毛主席用这根棍子借力,走起路来好省力一些。
毛主席拄着木棍,试着走了几步,发现很不错,在接下来的路途中,毛主席就拄着这根木棍转战陕北,指挥全国。
毛主席登山还有一个原则:上山不坐轿。有一次,张治中建议毛主席上黄山看一看,毛主席心有所动,但很快放下了这个想法,因为只能坐轿子上山,便毅然放弃了:“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轿”。
到了晚年,毛主席爬山的兴致丝毫未减,但毕竟岁月不饶人,有时凭借着一根拐杖也难登高山了。有一年在长沙,毛主席邀请程潜等人同游岳麓山。上山前,工作人员为毛主席等年岁较大些的人准备了轿子,然而,毛主席任凭同行的人怎么劝说,也坚持不坐轿。最后,其他人先行上山,毛主席则拄着拐杖慢慢登上了云麓宫。
后来,毛主席跟身边工作人员这样说:“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我毛泽东不能坐!”
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毛主席之所以被人民爱戴和怀念,原因也在于此。
学习伟人新境界,拓宽自我新视野!点个【免费关注】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