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国医大师张震丨“疏调致和”的健康养生思想

本文为《走近国医大师张震》专栏第20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已六十多年,今年九十岁。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医学著作10部,曾主持多项重点科学研究并获成果奖。今见其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双目炯炯、谈吐生风,仍在临床诊治患者、在各种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能讲多国外语,熟悉国内外信息动态,他渊博的学识让人敬佩,健康的身体使人羡慕,张老说这其中的秘密就是疏调养生

张震研究员数十年对人体气机原理和疏调养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明显成绩,认为气乃是阴气(近似物质)与阳气(类似功能)的矛盾统一体,是生命的源泉与基础。当其成为人体能源的供应者时,其表现为物质态,而在体现机体器官的作用时则是功能态。

所以古人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气机是经过高度综合概括而成的中医生理学的根本性概念,是随着近代中医学理论研究的进展而形成的。基本上是指人体内运动不息的各种维系生命的气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规律与运行机制。其核心是脏腑气机,具体表现形式为出入、升降、循环、转化,且具有一定限度的自身制约和调控机制。当自控机能受损或障碍时,则人体便陷入病态,需要相应的措施介入以拨乱反正疏调治疗。

《老子·廿五及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难经·八难》认为“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也”。朱丹溪曾总结云“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别。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气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气也者非独人生之根本乎?”(《丹溪心法·卷四·破滞气七十九》)疏调养生的核心就是使人体诸气不断处于协调有序的运动之中,达到协调平衡的健康状态,而至升降平衡则气机条畅,化藏平衡则脏腑和谐,消长平衡则形气相得。于是人体之“舌能知五味,目能视五色,口能知五谷,鼻能知香臭,耳能闻五音”(《灵枢·脉度篇》),健康长寿的目标将能实现。

具体方法:

1、精神养生:提倡恬淡虚无,无我、忘我,不断地坚持修身养性和情志调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大医精诚、君子荡荡、宠辱不惊、豁达大度。善良的品行、淡泊的心境,方能保持气机的平衡,达到长寿健康; 一个“百忧扰其心” 的人,健康长寿是有困难的。

2、应时养生:认为人于天地之间,应该顺应四时之气,按照四季变化规律进行养生。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3、活动养生:主张动静相宜、适度适量,《内经》曰:“形劳而不倦。”是养生的要领之一。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但不能过度。孙思邈谓:“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清末周述官《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

4、饮食养生:重视先后天,肾为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生要顾护脾肾之气、饮食有节、损谷养胃、慎药、重食。

5、家庭养生:家庭和睦、相濡以沫,养生必需。一阴一阳之谓道,健康长寿是和家庭的和谐分不开的。

总之张震老十分倡导疏调养生,是传统养生学的精华。《黄帝内经》中“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至平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核心就是平和,即通过精神、应时、活动、饮食、家庭等等养生的方法达到身心的和谐平衡,人自然健康长寿。《灵枢·本神》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讲的也是这个“疏调致和”的健康养生思想。


项目名称:《走近国医大师张震》

实施主体: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栏目主编:和丽生  编审:刘波

撰稿人:田春洪、田原/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总编:张小贝  责任编辑:王帆  版式设计:王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