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卷17备内诗解2审分责实法禁奸臣

《韩非子》卷17备内诗解2审分责实法禁奸臣

题文诗:

加心,利己死者.日月晕外,其贼在内,

备其所憎,祸在所爱.明王不举,不参之事,

明主不食,非常之食;远听近视,内外失,

省同异言,知朋党分,偶参伍验,责陈言实;

执后应前,按法治众,众端参观.士无幸赏,

无逾行,杀必当,罪不赦,容私.

徭役多则,百姓困,权势,复除重役,

则贵人富.苦民富贵,起势藉臣,长利.

徭少民安,下无重权,则权势灭,德在上矣.

水之胜火,今亦明矣,釜鬵间之,煎沸,

竭尽其上,火得炽盛,焚其下也,水失所胜.

治之禁奸,又明于此,法守之臣,为釜鬵行,

法独明于,人臣胸中,而已失其,所以禁奸.

上古传言,春秋所记,犯法为逆,成大奸者,

未尝不从,尊贵之臣.然而法令,之所以备,

刑罚所诛,常于卑赋,使民绝望,无所告诉.

大臣比周,蔽上为一,相善,而阳相恶,

以示无私,相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

无道得闻,有名无实,臣专法行,周天子也.

偏借权势,上下易位,人臣不可,权势.

【原文】

故人主不可以不加心于利己死者。故日月晕围于外,其贼在内,备其所憎,祸在所爱。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士无幸赏,无逾行,杀必当,罪不赦,则奸邪无所容其私。

    徭役多则民苦,民苦则权势起,权势起则复除重,复除重则贵人富。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长利也。故曰: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今夫水之胜火亦明矣,然而釜鬵间之,水煎沸竭尽其上,而火得炽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胜者矣。今夫治之禁奸又明于此,然法守之臣为釜鬵之行,则法独明于胸中,而已失其所以禁奸者矣。

上古之传言,《春秋》所记,犯法为逆以成大奸者,未尝不从尊贵之臣也。然而法令之所以备,刑罚之所以诛,常于卑赋,是以其民绝望,无所告诉。大臣比周,蔽上为一,阴相善而阳相恶,以示无私,相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无道得闻,有主名而无实,臣专法而行之,周天子是也。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

【译文】

所以君主不能不留心那些利在自己死亡的人。所以日月外面有白色光圈环绕,毛病就在内部;防备自己所憎恨的人,祸害却来自所亲爱的人。所以明君不做没有验证过的事情,不吃不寻常的食物;打听远处的情况,观察身边的事情,从而考察朝廷内外的过失;研究相同的和不同的言论,从而了解朋党的区分,对比通过事实所作曲验证,从而责求臣下陈言的可靠性;拿事后的结果来对照事先的言行,按照法令来治理民众,根据各种情况来检验观察;官吏没有侥幸受赏的,没有违法行事的;诛杀的一定得当,有罪的不予赦免。这样一来,奸邪行为就无处容身了。

徭役多,百姓就困苦;百姓困苦,臣下势力就发展起来;臣下势力发展起来,免除谣役和赋税的人就增多;免除徭役和赋税的人增多了,权贵就富有起来,君主坑害百姓而使权贵富有,就给臣下扩张势力提供了条件,这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所以说,徭役轻,百姓就安定;百姓安定,臣下就没有大权;臣下没有大权,他们的势力就消灭了;他们的势力消灭了,恩惠就全归君主了。现在看来,水能灭火的道理也够明白的了,然而用锅子把水和火隔开,水在上面沸腾以致烧干,而火在下面却烧得非常旺盛,这是因为水失去了灭火的条件。现在拿治国措施中的禁止奸邪来说,道理比这更加明白了,但执法大臣起了锅子那样的阻隔作用,那么,法律只在君主(掌握法的大臣)心里明白,却已经失去了它得以禁奸的作用了。

在上古的传说中,在史书的记载里,违犯法律、叛逆作乱而篡权夺位的人,从没有不属于尊贵大臣的。这样一来,法令要防备的,刑罚要惩办的,通常是地位低贱的人,因此百姓感到绝望,无处可去申诉冤屈。大臣相互勾结,串通一气蒙骗君主,暗地里互相要好,表面上相互憎恶,以便表示没有私情。他们互相作为耳目,等待着钻君主的空子。君主受着蒙蔽,无从了解真情,有君主之名而无君主之实,大臣垄断法令而独断专行;周天子正是这样。君主权势旁落,上下也就换了位置;这就是说,君主不能把自己的权势让给臣下。

(0)

相关推荐

  • 管仲说,一个人做了这十件事就危险了,句句都是对人性的解读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管仲的著作:<管子>. 今天我们分享<管子·法法>,什么是法法?就是依法治国,这一篇是管仲关于法家思 ...

  • 变法首先要明法

    人君的过错,就在于已经委任大臣了,反而又总是和未被任用的人去一起防范他,这样未被任用者的意见必定跟所任用者相对立,而君主反为未被任用者所控制.现在和君主一道防备人的人,就是君主过去所要防范的人.人君不 ...

  • 《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韩非在其<外储说右上>的开篇说"君所以治臣者有三",其意思是说,君主用来控制臣下的方法有三种.而本篇题目"势不足以化则除之"为此国君驾驭臣子三种方法 ...

  • 《韩非子》卷17备内诗解1主患信人利众君死

    <韩非子>卷17备内诗解1主患信人利众君死 题文诗: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则制于人.臣之于君, 非骨肉亲,缚势而事.为人臣者,窥觇君心, 无须臾休,主怠傲上,世所以有,劫君杀主. 为人主而 ...

  • 《尸子》卷6发蒙诗解3审分赏罚正名用贤

    <尸子>卷6发蒙诗解3审分赏罚正名用贤 题文诗:听朝之道,使人有分.有大善必,问孰进之, 有大过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观贤不肖. 今有大善,不问孰进,有大过者.不问孰任, 有分无益.问孰 ...

  • 《淮南子》卷9主术训诗解11操名责实君公下正

    <淮南子>卷9主术训诗解11操名责实君公下正 题文诗: 天下人多,眩于名声,寡察其实.故隐处人, 以誉而尊,而游士者,以辩而显,察所尊显, 无他故焉.人主不明,分数利害,之地而贤, 众口之 ...

  • 《孔子家语》卷16辨物诗解2玉分同姓以展亲亲远职贡分异姓以服

    题文诗:又有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也哉?曰焦侥氏, 身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十,数之极也. 孔子在陈,陈惠公宾,之于上馆,时有隼集, 陈侯庭死,楛矢贯之,簇石砮其,长尺有咫. 惠公使人,持隼而如,孔子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题文诗: 今则不然,士民儒侠,纵恣于内,其言谈者, 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 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纵衡之党, 则有仇衷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3仁古不今事异备变

    题文诗: 古者文王,处丰镐间,地方百里,乃行仁义, 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者,处汉东地, 方五百里,其行仁义,割地而朝,三十六国. 荆文王也,恐其害己,举兵伐徐,遂而灭之.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偃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不期修古论事为备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不期修古论事为备 题文诗: 上古之世,人少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 使王天下,号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 恶臭伤胃 ...

  • 《尉缭子》卷2兵谈诗解胜备相应胜不暴甲

    <尉缭子>卷2兵谈诗解胜备相应胜不暴甲 题文诗: 量地肥墝,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地称人, 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固守,外可战胜. 战胜于外,备生于内,胜备相应,犹合符节, 无异故也.善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题文诗: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多资易功.治强易谋, 弱难为计.周灭于纵,卫亡于衡.使周卫缓, 纵衡之计,严境内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 尽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