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企划:学术创业】黄文武: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整合:学科建设的应然取向

01

作者简介

黄文武,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02

引用本文

黄文武.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整合:学科建设的应然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6):77-85.

03

摘要

学科建设是对学科的发展加以规划、重组的过程,是大学提升组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既是知识生产的组织,也是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并进行创业活动的机构。学术创业的兴起拓宽了大学基于学科的知识生产活动的边界并丰富了其内容。学科建设应实现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承担起“社会(市场)”与“学术”两种责任,兼顾内在知识价值和外在社会(市场)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激活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活力、以“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架构拓宽学科发展外围、建立创新创业社区整合创业文化、变革学科治理模式形成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进而促进大学基于知识生产提升学术创业能力目标的实现。

04

关键词

知识生产;学术创业;学科建设;学科专业产业链;创新创业社区;创业型治理;大学转型

学科是大学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大学组织的心脏与枢纽。学科建设是大学管理者和相关学科负责人对学科发展加以规划、重组的过程,是大学组织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学科是知识的集合体,知识生产方式及知识观念的改变必然推动学科发展逻辑的变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再只是“闲逸的好奇”,而更多被看作是组织发展的重要资源,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更是成为大学的时代使命。大学知识生产的外部效用性特征明显加强,仅仅重视以知识生产为实践取向的学科建设思路面临挑战。为实现知识的价值增值,有效回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的要求,学术创业成为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指向,最终实现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整合将是学科建设的应然取向。

一、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一)创业新时代大学知识生产活动及知识观念的转变与学术创业的产生

在创新创业时代,大学应积极寻求并努力拓展新的与外部环境变革、需求变化相一致的组织核心能力,将自身的发展置于社会责任、时代变革的约束之下和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中,实现组织转型与时代变革的需求相一致。正如布卢姆(Allan Bloom)所言:“大学的繁荣是因为大学被认为能够按社会的需求服务于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知识生产活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古典知识的传承到科学知识的探索再到重视实用知识的开发,大学场域中知识类型的丰富和知识价值取向的转变推动着组织职能的演变和结构的革新。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人认为知识生产实现了从模式Ⅰ到模式Ⅱ的转变。模式Ⅰ强调“为知识而知识”,即大学中由学科内部驱动的知识生产活动遵循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学科范式,大学与外部组织之间界限分明;在模式Ⅱ中,大学知识生产活动作为社会整个知识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的非线性链环结构中进行,大学知识活动过程被纳入社会发展和市场领域之中。约翰·齐曼(John Ziman)将近代以来的人类知识活动划分为学院科学时代和后学院科学时代两个阶段。他认为,前者向后者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不可逆转的、遍及世界的变革”。学院科学时代的知识生产活动是基于学者内心的自由和兴趣进行的知识探究,是依附于高度分化的学科开展的学术研究过程;在后学院科学时代,大学、政府、企业成为知识活动的共同主体,大学学术研究的社会化、市场化趋势明显,大学学科建设中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效用和社会价值。“创业型大学”这一术语的提出也强调了大学通过组织形态层面上的发展范式转型以应对时代的变革,即大学从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学术型组织(作为高深知识生产的制度性场所)转变为通过知识创新创造价值的创新创业型组织。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知识生产活动正变得更为注重实现“认识世界”(知识向纵深发展,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与“改变世界”(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推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两方面的平衡。大学知识生产活动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展开,开放性、社会性特征更加凸显,其所创造出的知识类型必然具有社会实用价值,这就要求大学学科建设以协同、共享、互惠的思维方式思考学科知识生产的价值、目标和方向。

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知识观念已然发生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扩散与应用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知识不再局限于智力活动,而是进入了生产过程,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被再创造。“关于知识的确切划分不再是‘有知识’和‘无知识’,而是像货币一样成为‘用于支付的知识’和‘用于投资的知识’。”以学科为基础的大学被要求创造价值和效益甚于创造理想和信念,大学已然成为一个以知识为联结中心的关系场域,致力于知识生产的学术逻辑开始面临市场逻辑的挑战。“大学应该更像一个公共企业,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这需要考虑商业和政府的需求,而不是将追求知识作为自身的终极任务。”今天,大学既是知识生产的组织,也是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并进行创业活动的机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厂’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了,需要大学直接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于是‘(学术)知识创业’形态诞生了。”大学作为知识创造的实体,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其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组织独立性的重要支撑。“大学的功能正在从‘知识生产’向‘知识资本’转化。”作为大学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学科是大学知识活动最重要的组织载体,学科文化构成大学组织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大学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活动中推动学术文化与创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以学术创业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成了大学发展向创新创业转型的源动力。

(二)基于学术创业的学科建设内涵及学术创业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作为一个概念,学术创业(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最早是由肖恩·罗伯茨(Shawn Roberts)在《高科技创业者》一文中提出,他用这一概念来概括和描述科研领域的研究者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创建新公司的过程和现象。随后,科劳福斯特(Magnus Klofsten)将学术创业活动形式划分为硬性(有形产出)和软性(隐形产出)两个方面。硬性层面包括公司创建、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以及有偿顾问、咨询和培训等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商业创业),这是知识从大学流向外部环境的商业化转移过程,这种学术创业形式表现出一种商业性企业家精神;软性层面包括学术出版、公众演讲、作品展览、智库建设等,这是大学以知识管理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积累社会人力资本等非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社会创业),这种学术创业形式表现出一种社会性、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伯顿·克拉克(Burton Clark)在对“创业型大学”这一新型大学组织形式进行概述时也指出,“创业型”这个概念带有“事业”的含义,表明大学在学校事务管理与发展中执着的努力。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推动大学在组织的特性上作出实质性转变并实现持续发展,创建新的事业而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敢于冒风险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大学展现出强烈的社会性和制度性企业家精神。如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z)所言:“若想让一个大学承担企业家角色,第一步是有足够的能力确定自身的战略方向,第二步是承诺将大学内研究的知识投入到使用中,尤其是投入到大学的所属地区。”由此可见,基于学术创业导向的学科建设既体现为大学及其研究者通过运用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研成果建立大学衍生企业、申请技术专利以及技术转让,并积极参与正式商业活动以加强同经济社会的联系(外生型学术创业形态——以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为主,体现出强烈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也体现为大学组织特别是其学科组织结构、制度及文化等层面的理念更新、战略变革等,旨在推动大学知识创新以引领社会(思想、文化)进步,彰显大学知识活动的学术价值(内生型学术创业形态——以非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制度性企业家精神)。

从学科建设实施主体的角度出发,基于学术创业导向的学科建设在个人层面上体现为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特色发展中对其学术生涯的战略管理以及开辟一个新领域、新理论或新的研究范式。作为一种智力创业形式,个人可创造有价值的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这又为其开展实践层面的创新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是大学教师在商业化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并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在组织层面上既指大学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以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体现商业价值的行为(有形的商业产出,以体现商业性企业家精神),也包括大学及其学者利用学科发展的学术成果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变革等非商业化行为(无形的公益服务效益,体现社会性、制度性企业家精神)。

学术创业观的兴起拓宽了大学基于学科的知识活动的边界,并丰富了其内容,学科与学科、学科与产业、大学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局限于大学组织内部的学科建设会使其“处在减少的资金、重大的公众对它们价值的怀疑和与社会需要分离的研究之中”。学术创业驱使大学更加开放,学科结构更为松动,学科建设呈现新的实践取向,即推动学科建设朝向外向型学科学术生态体系建设的方向发展,促使大学成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组织者和主体。以市场逻辑为支撑的创业成为学科建设另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大学学术创业过程也“是大学摆脱其以往从社会其他部门获得支持的接受救济或者是慈善机构形象的过程”。大学通过学术创业突破资源束缚并与外界组织形成基于边界契合的资源交换平台,实现知识价值的创造和增值,并获取再生产所需的资源,从而促进学科、大学的持续发展。大学中的学科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其价值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对学科而言,对其价值承认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重视的承认”,即学科的社会承认。这种承认是大学之外的社会领域对学科声望与学术贡献(特别是社会贡献度)的价值承认,是对学科“角色表现”的社会认可,也是学科正常运转的“能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衡量大学学术知识的重要程度的标准越来越依赖于它在市场上的应用程度,进而演变成为制约大学科学研究方向的生存法则。”大学应保持学科建设的开放性与外向性,充分发挥其知识资本的创新优势和经济潜力。基于此,学科的知识活动只有立足于现实,注重通过学术创业的形式有效回应社会发展诉求,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满足政府、企业或产业的利益需求,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彰显自身作为一类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和价值,才能获得社会群体和其他组织的信任与尊重。

“大学在过去旨在保持统一性,现在却旨在实现多样性。”在多元知识生产主体中,知识应用成为关键性竞争因素,学科建设目标由过去仅仅专注于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向兼顾学术知识的扩充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目标转变。“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同时追求多个目标往往非常有利,因为不同的目标可以相互补充,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当然,学术创业观的兴起代表了学科发展的整体态势和未来取向,并不必然要求每一个具体的学科表现出同样的创业模式并运用同样的价值尺度加以衡量。理工类学科的学术人员更容易选择创建公司、专利技术许可和转让等正式的商业性创业活动,而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学术创业活动更多是以非正式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或非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的形式进行。

二、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长期以来,以知识生产(积累、传承与创造)为导向和核心目标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实践逻辑,大学成为知识创造与传播最重要的社会组织,这也是大学较之其他组织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组织优势。基于知识生产取向的学科建设重视学科的学术价值,致力于学科知识的创造和在学术共同体内的传播,大学知识活动面向学科,对学科、学术团体负责,知识的价值体现于同行的认可之中。学科的发展遵循严格的学术指标导向,以知识本身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大学依托学科进行的知识生产被认为应凸显并保持学术性以及公有性等特征。学科知识量上的增长和在学术同行中影响力的提升成为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学科建设的最大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持续创新,并提升学科的学术声誉。从学科建设实践可以看出,以知识生产为目标的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学术声誉及建设成效的惯常路径就是强调和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以学科论文生产力为核心的学科科研实力评价成为衡量学科发展的重要维度。知识生产导向的学科建设依赖于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而局限于学科内部的知识活动不能产生学科以及整个大学发展所需的资源,学科建设陷入资源依赖、指标(特别是科研量化指标)依赖的困境之中。基于此,学科建设应改变突进式、大规模显性资源投入以及简单进行增量调整等发展方式,通过实践方式的变革推动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实现大学学术知识创新与知识价值创造的高效整合,激发大学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以主动适应变化的时代。这就要求学科建设不能只专注于学科内部学术性知识创造,而应该兼顾并更加重视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应用。

“21世纪,人们往往通过两类标准来衡量大学,即传统的学术标准(学术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具体而言,知识生产是大学发展及其质量提升的支柱,通过知识创造提升学科及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始终应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目标,而以学术创业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是增强学科及大学经济与社会影响力(对学术社区以外的经济、社会、文化、公共政策和服务、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的重要途径。“一个特定的组织结构是与在特定的条件下、在特定的时间内执行特定的任务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时代,大学必然要承担起创新创业的任务和使命,在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就要求“大学不能只是高深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专业组织,还必须迅速补齐知识应用和创业精神的短板,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中枢和轴心”。从组织知识治理的角度看,知识的传承、传播和创造与知识的共享、转化和利用共同构成大学知识活动的完整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知识活动的最优化。学科建设实现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整合,有助于提升多元知识活动主体中大学知识治理的生态位势,包括大学知识活动的两个方面——“态”和“势”。前者指大学知识资源基础(知识的创新与积累、广度和深度);后者凸显大学对其他组织及所处社会的引领作用,这集中表现在大学对知识资本转化利用的能力上。指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双重目标的学科建设重视增强学科发展过程中学科学术水平和知识价值创造能力的相关性,不仅要在知识活动中通过创造、传播知识体现组织价值,而且要善于运用知识完成复杂的产品创新、解决现实发展问题,优化大学知识活动的组织环境。

从组织能力建设角度看,一直以来,知识生产都是大学组织的核心能力,也是大学相比其他组织的最大优势。但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情境下的大学知识生产核心地位已经发生动摇,特别是企业已经表现出强烈的知识创新动机和能力。“大学曾一度控制了通向知识的道路,但是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如果高校能够掌握其自身命运,那么该校则运行良好。如果这些高校能够直接受益于其行动,那么它们就有动力去调整改变;它们是富于创新和进取精神的高校,并最终获得回报。否则,它们就会畏首畏尾,眼看着其竞争对手赶超它们”。“面对极有可能更加动荡、更具不确定性、更复杂和更模糊的未来,进一步培育高校‘适应力’至关重要。”大学的发展应与时代变革相协调,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加强组织核心能力建设,这样才能摆脱组织发展核心能力困境。大学组织竞争力和适应力的提升是其核心能力根据所处环境变化进行及时有效调整、拓展的结果。时代变革中组织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大学所处环境的常态,组织从前固有的核心能力正处于不断的脆化之中,即大学知识生产这一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正在多元知识生产环境中不断被弱化,这也造成大学以学科为载体的知识生产活动变得无法更好地满足外界的需求和期望。大学在社会发展中推动自身核心能力的自我更新(体现组织核心能力的动态特征)是其持续维持组织竞争优势、保持组织柔性的关键。创新创业时代,大学在通过学科建设维持并提高组织知识生产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以学术创业为导向的学科建设逻辑,提升组织创业能力。“(学术)创业功能能够拓展(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大学科学研究与知识生产这种大学亘古不变的本质内涵的空间,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上拓展、改造、提升传统大学功能,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时代,大学创业功能开发是大学安身立命,扬名立万之源。”此外,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大学组织能力受组织的知识基础和与外部知识共同影响,坚持知识生产导向的学科建设有利于增强大学的知识基础,学术创业则促使大学学科建设保持灵活性和动态性,实现与不同知识生产主体间知识的高效整合,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的知识积累。由此,大学知识生产活动表现为从组织内部到组织外部,然后再回到组织内部的过程。

大学组织核心能力(知识生产能力和创业能力)实质上是学科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即学科能力构成大学组织能力的基础,大学核心能力构建必然以学科建设为出发点,这也就要求学科建设统筹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在这种整合之下的学科能力建设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多维性,具体涵盖了知识创造能力、资源创生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四个方面。知识创造能力是指学科建设重视组建高水平科研人员队伍,形成结构优化、团结协作的学术团队,搭建交叉学科创新平台,为大学充分发挥学术的辐射与集聚效应提供源动力。资源创生能力是指学科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过程,注重加强产学合作使其知识生产活动紧密对接市场、产业需求,提升知识生产活动及其成果与社会发展间的契合度,形成完整的学术成果产业链以整合、创生组织发展所需资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是指学科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平台,注重结合社会与产业发展需要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战略管理能力是指在学科建设中大学通过构建有效的学科治理模式,推动组织结构体系、发展模式以及文化等方面的革新,形成学科组织向知识创业型组织转型的合法性体制机制,促进以学科为平台的创新创业集群的产生,强化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最终实现组织发展范式的变革。

综上可见,大学学科建设应坚持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即学科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知识资本转化(知识学术资本转为创业资本)外在逻辑的协调。学科建设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创建卓越的学术型学科,同时也要重视服务与需求导向的学科建设思路。学科发展应超越作为纯粹学术单位的边界,突出一流的创业型、参与型、服务型学科的特征,为大学发展提供“实现组织竞争力和本地参与力的新方式”。大学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知识创新(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方式变得更为直接,即通过创新知识进行学术创业并服务社会,最终实现大学发展由传统科学研究范式向创新创业范式转变。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固守“为知识而知识”的观念,也不能偏执于“为创业而研究”的动机。学科建设必须承担起“社会(市场)”与“学术”两种责任,融合一系列有利于学科、大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要素,这“有助于克服传统学科建设过于内源的局限”。

三、学科建设中实现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协同发展的具体策略

在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两者协同互促。一方面,知识的创造与积累是实现学科学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学术创业是在学科组织学术研究基础上的创业,提升学科学术研究水平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使命,也是开展学术创业的基础。换言之,学术创业需要基于学科研究产生的新知识,没有新知识的持续涌现,学术创业不能持久。另一方面,学术创业是学科学术研究的归宿。学术创业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学术研究的价值,也是大学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和摆脱资源依赖以增强组织自主性的重要途径,学术创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哺知识生产活动。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以学术为中心的创业变革实际上是一种学术发展思维和行动方式的变革,“大学不是被企业或政府所指挥,而是在促进创新和产业政策体制中,作为有影响力的行动者和平等的合作人出现”。实现基于知识生产提升学科学术创业能力的目标要求大学在学科建设实践中进行多方面的改革,由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

一是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激活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活力。“大学的任务不仅包括生产知识,向年轻一代传授知识,还包括整合知识。”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应树立整体思维,积极推行跨学科研究以促进融合知识观的形成,在学科交叉环境中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事实上,“大学中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既离不开外部需求,也脱离不了学科内在逻辑的演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其目的在于解决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学科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其目的则在于以新的范式生产新的高深知识”。前者的实践逻辑外生于大学,旨在解决实际问题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外生型学术创业形态);后者的实践逻辑内生于大学,致力于学术上的更高追求以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内生型学术创业形态)。因此,大学通过跨学科平台的构建形成大学知识创新的组织基础,并将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统筹于学科建设之中。知识创新是推动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大学则是知识创新成果的重要贡献者和国家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麻省理工学院一项针对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证明,“创造知识资本需要一种强调卓越的文化。这一文化需要通过跨学科合作并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来营造”。促进学科这一核心学术组织的跨学科整合是对大学知识生产基本单位的创业化管理,旨在推动学科建设由独立发展模式向交叉发展模式转变,形成学科发展的集群创新优势,提升学科创业发展的学术支撑能力。研究表明,学术人员所在的组织总体研发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学术人员进行学术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越高,其感知对学术创业行为的控制能力越强,进而形成学术创业意愿、采取学术创业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可见,在学科建设中实施跨学科战略是提升组织及学术人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大学搭建的跨学科平台仅仅看作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完成跨学科项目的临时性组织,更应使其成为促进现代大学由分科大学向跨学科大学转型的“基因”。

二是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作为大学新的组织形式,拓宽学科发展外围。现代社会中大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帮助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创造新的产品等)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大学的组织活动不能仅仅只是依托内部的学科、专业创造知识,更应致力于“解释自己的领域对于更广泛的社会目标所具有的潜在贡献”。因此,学科建设应“基于问题,对接产业”,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面向产业发展并与之结成以知识及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共同体,形成多元组织间知识生产、共享、转化及应用的完整链条,即“学科专业产业链”。大学在这种链式组合中应时刻关注着自身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并将产业发展的需求及其用人标准纳入学科专业体系之中,形成一种双向嵌入的结构,即把大学内的学科、专业嵌入产业之中,或是把产业嵌入大学的学科、专业之中。在这种链式结构中会形成由知识要素联结构成的知识网络以及组织内外人与人之间合作构成的社会网络,这有利于扩大产学研合作网络的规模,增加大学内外部组织间的关系强度,充分调动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与产业互动的积极性。大学与产业通过“学科专业产业链”这种组织形式充分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于大学而言,组织变得更具开放性,其学科建设立足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以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为核心任务的学科发展外围得以拓展。这也有利于缩小大学学科前沿知识与通过知识转化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知识间的差距,科学把握学科知识形态与学科创业形态的差异。

这种链式组织强调突破大学内部科层组织的垂直管制及模糊学科与学科、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专业以及学科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边界。大学在“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结构中应以高校优势学科为依托,与区域产业结构和国家创新创业战略需求对接,促进知识生产的学科内循环向组织外循环转化,推动学科从学术知识型组织向知识创业型组织转型,学科发展从“作为资源的学科专业”模式向“作为发展引擎的学科专业”模式转型。大学应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为组织基础,将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核心,推动课堂教学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构建多层面、系统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一组织基础上,大学科研、教学与服务三大职能将走向一体化,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也将与产业紧密相连。

三是构建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形成学科建设整合的创业文化。大学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知识生产促进学术创业是一个推动组织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基于学科研究的“学术洞见转化为新的、现实世界中的技术平台往往需要一个集体的努力”。大学在学科建设提升知识生产能力的过程中可通过增强自身吸引力将企业、科研机构、融投资机构等聚集到自身周围,形成由大学驱动的、以大学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社区,培育大学基于知识生产进行学术创业的集群优势,提升组织动态知识管理能力。有学者发现,在地理位置上大学与高度创业和研发的区域越接近,周边的高科技公司越集中,那么大学中学术人员越容易受到当地创业氛围的影响而进行学术创业。大学、政府、企业及其他服务型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和网络空间上的拓展形成了以大学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营造出基于组织协同互动的创业文化氛围。学术人员与行业和公共支持机构(工商、税务、银行、融资与中介服务组织等)的合作联系显著影响其学术创业行为的感知行为控制能力,并进一步表现为对学术创业意愿的积极影响。在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社区中,多元知识活动主体(大学、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学学科建设得以整合多方面的知识创新力量,并将创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学科学术文化之中,实现学科建设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协调发展。

大学学科建设置于创新创业社区及其整合的创业文化之中,学科建设主体与外部创新主体在联合创新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组合,即从显性知识中获取新的显性知识,并形成相互联结的知识网络,又通过知识的内化形成学科创新创业发展更坚实的知识基础。这也有利于增强组织及个人对学术创业角色的认同感,提升教师、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这是连接个体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此外,大学与外部组织在频繁的互动协商中形成满足各自发展诉求的战略愿景,促进组织间创新活动合作愿景的形成并达成创业共识,这也有助于提升组织间的知识协同效应。知识协同效应包括效率性知识协同效应和增长性知识协同效应。前者是指知识共享、转化利用速度的加快,成本的降低等,后者是指组织知识存量的扩充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这种学术创业集群模式是新经济背景下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在知识生产治理机制上的革新,并在多元主体合作中形成协同创新知识治理体系。

四是变革学科治理模式,形成学科建设的核心动能。一流的学科治理是国家推进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旨意,也是实现高质量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工具。在知识经济社会,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创业型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其内部治理模式的“新形态”,作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学科,其治理模式应从学院式治理走向创业型治理。当前的学科学院式治理模式表现为一种“内源性”治理方式,突出学科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强调学科内部学者的学术自治和学术性的组织文化。学科创业型治理模式重视学科建设内在逻辑(学科及学术知识发展规律)和外在逻辑(社会需求)的平衡,以创业精神重构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文化,扩大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接触面,推动学科发展从以要素、资源投入为主的建设模式向资源创生的建设模式转变,增强学科建设对外部关系的预测性和响应性,提升学科发展的动态调整能力和对适应性需求的识别能力。学科创业型治理模式塑造的学科发展环境不同于依靠行政规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的环境,而是一种由机遇、创业精神和自主性主导的环境。大学通过学科创业型治理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学科建设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凝聚。学科发展主动关照并积极回应社会发展诉求,在学科发展规划上致力于统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服务于社会实践需要两个方面。此外,学科创业型治理强调对学科建设质量的评估应兼顾学术知识的传承、创造和学术成果转化利用、专利申请两方面的价值和贡献,同时重视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与非商业性学术创业活动两种形式。学科建设及其成效评估从关注学术影响向重视接受社会标准的评判转变,以突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科生产力(包括学术知识的发展和通过知识创新创造社会价值两方面)。

总之,“繁荣的钟摆已经远离了孤立的、极端深奥的象牙塔。大学必须更进一步地发挥对国家和世界经济、社会福利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它们又不能在商业化的方向上走得太远以至于丢失灵魂”。大学既要始终肩负知识生产与创造的历史使命,又要积极回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承担现实的责任。学科建设由仅仅只是注重知识生产走向基于知识生产的学术创业,并通过学术创业的组织化推动大学创新创业范式的确立。大学组织形态由分科大学、研究型大学转向跨学科大学、创新创业型大学,促使大学形成完整开放的“学术产业链”,以更好地践行知识应用的时代使命。

(0)

相关推荐

  • 大学治理的转型与现代化

    李立国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大学治理模式开始由学术治理转型为共同治理,大学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与治理实践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学治理在由传统的学术治理迈向共同治理的过程中,由 ...

  •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人类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距今已有2500 多年.中国先秦时期<大学>倡导的"大学之道&quo ...

  • 博士生培养,该“升级”了

    作为培养知识创造者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传统的封闭式博士培养方式已不能适应多样化知识生产情境.因而,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需顺应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主动进行变革,从而培养出契合所需的知识生产者. 到目前为止 ...

  • 何云峰:从知识生产视角看学术期刊发表的本质

    2020年11月22-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 ...

  • 2021安全生产月专题培训,附:安全知识500问!

    全文包括3个部分 PART1:安全常识手册 PART2:专业知识手册 PART3:通用安全员手册 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明了,值得推广学习 第一部分:安全常识手册 点击图片,阅读第一部分全文 第二部分:专 ...

  • 我是怎样写学术小黄文的。

    分身 单依纯 - 分身 编前语     今天我忙学业的事来不及写新文,偷懒发篇存稿吧,作为补偿,后面的大长文我会认真写的.我们的粉丝里有不少学生or学生家长,时常会私信问我关于国外的学习方法,今儿来个 ...

  • “汉学主义”专栏|| 什么是汉学主义?——探索中国知识生产的新范式

    什么是汉学主义1?--探索中国知识生产的新范式 作者简介 顾明栋,男,1955年生,中国江苏人,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中国文学和比较文 ...

  • 汉学主义专栏 || 顾明栋:中国知识生产的方法论之批判

    汉学主义(Sinologism)作为一个新概念,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知识生产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它与汉学或中国研究有关,但不是汉学或中国研究的一种形式,而指的是一套以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做中国学问的综合体 ...

  • 汉学主义专栏 || 顾明栋:汉学主义:中国知识生产中的认识论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顾明栋 顾明栋,字泽木,中国江苏人,芝加哥大学博士,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 ,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学术声誉评议人之一,美国<諾頓理论与批评選> ...

  • 【新微专题】最全的岩溶地貌知识,一文Get!

    一直专业做地理 岩溶地貌① 岩溶: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Karst)地貌. 喀斯特原是亚得里亚海北端东海岸(地中海的一个 ...

  • 【备战2019】游记类专题阅读精炼——游黄溪记

    游黄溪记 (唐]柳宗元 黄溪①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②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

  • 白手起家成千亿富豪:黄峥如何带领拼多多创业成功

    据最新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超过142亿元,同比增长89%.全球福布斯富豪榜榜单上,黄峥身家暴涨80亿美元,约合529亿元,成中国第四大富豪. 作为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成为中国第一个白手起家的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