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背景调研作为每个项目的开幕序章,需要条理清晰、逻辑通顺、问题明确、易于理解,方便在项目开端就能让大家了解你的项目内容、背景情况,并且能唤起招生官同理心的。产品的需求非常复杂,如同茂密的森林,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细节中,难以看全面。比如你要做一款音乐的APP,音乐APP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听音乐,但像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就会有评论功能,在音乐APP中加入了社交功能,社交就是一个用户需求。但你在做你的项目的时候,只要专注挖掘核心功能,清晰准确的把握客户的期望值和建设目标,避免做很多的无用功。如果你在做调研之后没有把握到核心需求,想当然觉得你的想法可以解决用户的问题,并顺着你所臆想的流程思路进行设计,在进行用户测试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你设计的产品并没有满足用户的痛点。背景调研是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背后动机和痛点的关键环节,基于不同的动机,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上图就阐述了刚才所提到的问题,你做的产品就像图中的鞋,传统的对鞋进行创新所考虑的是对材质、外形等进行改变,但是UX设计考虑的是整个环节。比如你穿椰子,肯定不只是为了运动,还会有些别的需求才会选择这双鞋,这就是experience的层次。所以充分进行前期背景调研,对我们精准把握用户的需求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首先要对产品领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可以从行业背景、需求目标、问题痛点等方面进行调研。比如你现在想要做一个地图类的抗疫情项目,你要思考它怎么才能做到实时的预警,实时显示周围的数据。首先你要对其他相关产品做竞品分析,知道其他人做了什么,再想你可以去做什么。现在大家做的创新基本属于微创新,在较为成熟的体系下做一些小的改动,就需要把你涉及的几个行业的背调都做好,尤其是有没有做过你的这个想法,有可能你的想法已经被实践过了,如果不想做太大的改动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实现的,在他们的基础上做一些提高。确认想要做的题目,当你对你想服务的用户需求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的概念后,需要通过一些调研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用户是否真的有这方面的需求。握住了痛点,你的产品就有卖点,在作品集中也一样,展示你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招生官就知道你的项目为什么而设计。教授经常会在开题之前问我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在我们提出想法之后他会问这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比如在学校的课程中,我做了一个VR模型,向教授介绍我的概念之后,教授问我:“你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吗?” 我说用户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教授认为这种从自我推测出发的设计非常不可取,指导我去真正找一个问题,发现用户的问题之后进行深挖,挖掘到用户真正的痛点,针对这个痛点进行产品研发。Buzz Report可以广泛地收集和分享最前沿的热门消息,探索各种来源的关于你想要研究的领域的最新消息。首先你要explore,从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里面找,网上、视频、article、专业书刊等,去搜索相关的、类相关的,并且搜集大众有一定反响的那些信息。Share部分你可以和你认识的一些朋友,一起组成一个组,把你搜集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些信息中有哪些小成分对你的项目接下来的工作是有帮助的,每个人的三观都是不同的,关注点也不一样,不同的信息不同人所看到的角度层次都是不同的,再把讨论的结果进行整合,总结出新的点之后,再找相关领域的人进行探索,再把讨论结果收集起来,再进行讨论,就是这样一个一直循环的过程。第二种方法是Popular Media Scan,通过广泛涉猎社交媒体信息,理解关键的文化现象。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文化都很不一样,给美国的招生官看中国的国情不太实际,推荐大家多了解国外的信息,多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想的,写背景调查的时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你写的是你这个行业关于美国的背调。通过这种方法找到的消息普遍都会成为一个话题,人们讨论的反映的就是他们所处的文化圈。第一步你要先确认项目相关主题,第二步寻找项目相关主题内容,比如去微博搜相关主题的tag,第三点分析行为模式,看回复的网友都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第四步查看有关的主题,了解大众对相关的话题的看法。不要让一层论点蒙住了你的双眼,要接受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主题,以防你的话题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话题,人们对它的态度也是不同寻常,你却把它当成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样你的背景调查就完全立不住脚,第五步,总结信息,讨论机会。第三种方法是Key Facts,收集关键事实以下潜找到项目描述的理论基础。第一步,划分主体范围,你要知道你做的项目的范围,在这个区域内找关键词,第二步,辨别可靠信息,判断它对你是否有用,第三步,广撒网调查,主体范围内的所有可靠消息都收集好,第四步,按类别整理信息,从3-5条类别的信息中就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可以提炼出很多关键词,对于你的项目最有用的关键事实都会在这些查询到的信息里面体现,第五步,总结关键事实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
04 Trends Experts Interview
第四种方法是Trends Experts Interview,与行业专家讨论最新发展与未来可能性。比如当时我们做一个搬家的项目,就联系了搬家公司的主管,让他帮忙解答我们的问题,专家会告诉你最新发展和未来可能性在哪,更加拓宽你的视野。第一步,你要简化并精确定位项目主旨,在去找专家前你已经确定好了究竟想做什么,第二步,整理专家信息,规划采访计划,在不同的trends有不同的专家,比如我们的搬家项目,除了搬家公司的高管,还有一些规划专家等,需要设定不同的问题进行采访,第三步,做采访准备,确定专家的专业趋向,对你想了解的区域进行提问,第四步,运作采访,以聊天的方式听,捕捉,跟进,第五步,提炼和总结。第五种方式是Intent Statement,通过已找到的机遇撰写初步的文档。第一步,重新审视整理已发现的机遇,第二步,下定义阐述创新点,你的创新点会有什么样的限制,你有什么样的目标,你要去做什么,你得到的启发,你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第三步,持有态度和想法进行探讨,第四步,形成初步框架,这个框架包括用户、需求、机遇、价值、风险等,第五步,完成撰写。调研文档的表达形式很多,主要包括文字的和数据可视化的,下面我们将通过案例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常用方法的呈现效果。这是在Facebook实习的一个同学做的关于牙医的APP的Background,首先勾起同理心,当人们想到口腔问题的时候,他列出了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得到启发。文本内容包含大致情况说明,说一下问题所在,体现在哪里,再说一下你想干什么,这就是一个好的前期调研记录方式。这个Background做的是同学对同济大学的图书馆系统满意程度,使用了问卷调查,用图表的形式把background research和调研结果融合到一起。这是一个申请R.I.T的同学做的MyCourses课程管理系统,先描述这个项目是干什么的,再阐述自己的解决目标是什么,还有process,User Research,User Research和Background很接近,他以百分比的数据的形式表达了出来。第二个案例是中国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文化生活的一个APP,最开始会有Challenge,中国留学生已经占美国国际留学生的33.2%,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况,勾起同理心。然后进行前期背景调查,从网上搜到的数据显示问题的影响因素,Primary research,对相关人群进行采访等一手调查,对这些问题做一些细化,看不同的人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不同的反应,最重视什么。写背景调查文档的时候,第一步可以从身边的小事起个头,把这件小事深挖出用户需求,然后提出问题,并且用二手调查的资料阐述已有的关键的事实,验证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比较严重,最好还有数据支持,最后说你打算怎么解决。最后推荐Reference Sources,在美国的一些Data Sets都可以在这几个网站上查到。比如你搜Number of smartphone users worldwide from 2016 to 2021,搜出来的图你可以把它重新用自己的方式塑造出来,放到你的背景调查里,或当成你的参考文献。美国政府有一个专门的数据网站,你可以专门查一些很官方的数据,比如跟社会福利、社会现象有关的调查,这些数据非常的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