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绘画的五问和新东方主义油画的注解

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派有一个线上的研讨班。近日有老师转发了一个2017年某当代主义艺术机构举办的一个绘画论坛。论坛上提出了关于中国当代绘画的五个问题,我们用语音识别软件把五个问题整理出来,做了适当的改写。我们无法确定这个整理的文本就是原作者的本意,整理中也适当改写了一些词语。由于这些问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可能是绘画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些问题发表出来。在此谨指出这不是我们的原创。由于我们在网上无法找到原作者的版本,因此我们只能希望原作者会把自己的文本发布,以飨读者。

我们在我们整理后的文本上,加上一些注解,解释一下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但是并不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回答。我们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画家们的注意,看到更多的画家和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以下为五个问题:

问题1:当代绘画不可能是纯粹个人的独立创造,它必定会建立在历史基础上。那么形成一种个人化绘画语言何以可能?是否必要?个人化的绘画语言是否必须建立在对以往绘画语言的借鉴和编排上?如此是否会造成绘画发展的停滞?

问题2:对以往绘画语言的借鉴和编排过程中,如何选择哪些之前的绘画元素?如何分辨这些绘画元素的高低?

问题3:绘画的沉重历史是否会切断绘画和其他议题比如社会议题比如平媒造成的新的观看图像方式的关系?它是否会变成一种孤立的没有开放性的艺术语言?

问题4: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更多的是基于西方绘画历史的传统,那么在这一发展路径上中国画家是否还没有将诸如现代主义等时期的种种遗产消化,便进入了全球化阶段?

问题5:在一个科技传播金融迅猛发展的时代,绘画表现出的姿态往往是生长缓慢和方向迂回,已经很难再产生出让世人震惊的效果。那么绘画发展会不会停滞?

我们的注解:

  1. 绘画的个人化语言越来越难以建立,这是我们在宏观艺术学方面研究指出的“热寂”现象。或者我们在研究库恩的革命和范式理论时,所涉及到的范式持续阶段。我们指出艺术的“热寂”阶段是纳什均衡效应。而旧的范式没有新的革命性逆势博弈,就不可能被打破。

  2. 现有绘画元素的高低,是既有范式决定的。顺势博弈策略采用既有范式的元素,而逆势博弈则不采取既有范式的元素。

  3. 绘画策略是画家个人的选择。选择西方绘画历史传统,还是选择中国绘画历史传统,影响到画家个人的发展路径,比如自己要消化和继承哪一个遗产?

  4. 科技的发展会影响绘画的技术发展,传播的发展会影响绘画的公众美学,金融的发展影响绘画的交易模式。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派认为事在人为,绘画的发展不会因此停滞。以西方绘画为基础的美术绘画已经经历了100年的信息空白期,科技传播金融的突飞猛进也许反而会造成中国美术绘画的革命性突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