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如何【展开思考】

最近有学生在阅读一本书,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就此展开讨论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主要困难有2个:一个是如何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另一个是提出问题之后如何展开讨论。

我努力思考了一下,这两个问题具体而言,有可能卡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法有可能解决。来说说一部分的思考成果。

首先,关于如何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问题的来源当然不是拍脑袋,也不是硬“想”想出来的。问题的来源主要有2类:

第一类是作者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在虚构作品如小说中,还是在非虚构类的书籍中,作者往往都会提出一些他想要探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可以抓住、并展开思考的。

在非虚构类书籍中寻找问题比较容易。作者往往会以一个问号,把它提出来。此外,如果作者发表了某些观点,也可以把它们转化为问题。我们不一定赞同作者的观点,但或许他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在虚构类作品比如小说中,其实作者也在提出他想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关注小说的开头部分,整部小说的核心问题往往会出现在这里,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或者次要人物的对话中。如果主人公被某个问题所困扰,那么这个问题绝对是值得重视的。

其次,在小说的进程中,作者可能还会提出一些次要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会是主人公或者次要人物在纠结、在思考的。

此外,还可以关注结局部分,尤其是主人公或次要人物的变化,这些变化通常都是对前面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回答。也就是说,小说作者其实是通过故事、通过人物变化,来讨论问题、表达观点。

在阅读的时候,把作者提出的问题都摘录出来,就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然后一方面看看作者已经做出了哪些探讨,另一方面看看自己对作者的讨论有什么看法,此外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

这一类问题其实是比较容易抓取的。

第二类是自己提出的新问题。这一类相对来说难度就要高一些,很多学生会卡住,不知道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回到原文,读清细节。

如果只是读一个概貌、做一个概括,我实话实说,基本上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为问题往往出现在文本的缝隙中——也就是那些无法严丝合缝的地方。而概括不会让你看到这些缝隙。

这其实也是我反复强调“回到原文”的原因之一。

你得关注到每一个原始的细节,然后针对这些细节展开思考,看看它们每一个是否都妥帖、都具备说服力——然后,缝隙就出现了。那些让你觉得有疑问、无法说服你的,大概率就是问题所在。

当然,这样说可能还是比较虚幻。其实方法并不虚幻,麻烦的是什么呢?是没能盯牢这些细节,是大家觉得盯细节非常费时间、费力气。可是,不盯牢细节、提不出有效问题,从而发呆,不是更费时间?

有时候那条看起来最麻烦的路,其实是最有效的。

此外,我再补充一点:不要只提出1、2个问题,就匆匆选择一个去做下一步的探究了。这就像写作文的时候,只想到1、2个选题就匆匆开始写——那未必是最有价值的,也未必是最适合你来做的。

我的建议仍然是:多列几个问题,列一份问题清单,把能找到的问题尽可能地都列出来,然后再从中做选择。2个好处:第一,不断列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会推动思考越来越深入;第二,选择面大。

最后,在选择问题时,不要贪心——这也是最近我看到学生在碰到的麻烦。有些问题本身是不错的,但或者需要梳理的资料量非常庞大,或者讨论起来有难度,总之超出了自身能把握的范围。

不如先留着,选一个能力范围内的、合适的问题来做。更大的问题,可以等到未来能力增长了之后,再回过头来做。

接着,关于确定了问题之后,如何展开思考与讨论。

这部分,让我感到最诧异的是,当我说“先回到原文,把所有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好像很难。但它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没有什么难度的,就是个体力活儿。

我还是前面的那个意思:有时候想找捷径,反而会让你绕得更远。老老实实,把【所有】相关内容都找出来,摘录出来,放到一起,然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梳理,进而展开思考。

这也为什么我前面忽然想到说,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这个适合包括了你能处理多大的材料量——这里既包括摘录的工作量,同时还包括梳理的难度,因为材料太多了,初学者往往理不清楚。

对学生来说,尤其是初学者,一开始能处理的材料量比较小,是正常的,那我们就先做一些小问题,但是,每一步都要做到位。说收集【所有】相关内容,就真的要踏踏实实地去收集。

这就像在健身房做力量训练,一开始负重可以小,但动作仍须做到位。不然不仅无效,还有可能会受伤——而对思考来说,如果没有做到位,就有可能流于泛泛而谈,也是只有负面作用。

把【所有】相关内容都汇集起来之后,下一步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看看这些分类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这样一步步梳理,思路就会渐渐地清晰起来。

最后,注意:等到事实(也就是相关内容)、分类和逻辑这些客观的部分都梳理清楚了(对,逻辑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是主观的)。不要一上来就提观点!

很多学生说,思考卡住了,想不出什么东西来……其实就是在事实部分都还没有整理清楚(甚至相关内容都还没找全)的情况下,就试图提出主观的个人观点……那当然是搞不定的。

(0)

相关推荐

  • 生活就是小说

    ​作者:虎尘老师 有很多人问我:短篇小说<吴处长>中的"吴处长"是真人,还是假人?这个问题,有点儿意思.说明问者在用心地读小说,并具有质疑性的独立思考的状态.我回答:所 ...

  • 马原是谁?怎么说呢,说起来话长——好像这么说才更有年代感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这句话太出名了.在国内的小说里,我想不起还有比这句更出名的开头.而在国内的小说家里,我也想不起还有比马原更令人难忘的长相. 他的长相和他的小 ...

  • 意识到思维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强的人,能意识到自身的思考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阅读.写作.交谈还是倾听,都应该不断练习对自己思维的意识化控制过程. 所谓的意识到思考的控制过程,是能识别自身思维的成份,也就是如何思考的 ...

  • 苗宝泉丨关于《遗失在石阶上的青春》体裁的探讨对话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苗宝泉:山西绛县人,现就职于绛县教育局.运城市作协会员.先后在国家.省.市报纸杂志发表小说.散文30余篇.2012年2月,<父亲,您听我 ...

  • 为了生活而写作

    来源:文艺报 | 张兵 为了生活而写作,这是我写作的起点,甚至是终点. 我从35岁开始创作,持续12年,创作了<巴国侯氏>系列小说."巴国"泛指西南地区,"侯 ...

  • 关于统编教材文体单元整本书阅读设计的思考

    本文字数:1904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关注整体,系统推进 --关于统编教材文体单元整本书阅读设计的思考 一.从单元整体入手,思考阅读古典名著的具体方法 古今小说的语言差异,为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带来了巨 ...

  • 我对阅读的一些思考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qu ...

  • 谈谈我几次转行的经历,和对深度阅读的一些思考。

    这几天深蓝君看到一篇文章,特别有感触,标题叫做:不要害怕深度阅读的苦,那是去看世界的路! 这个价值观我是非常认可的,这也是我这几年的一些感受.现在是一个快餐时代,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想快.在这种浮躁的情况 ...

  • 丁永健/关于推进河南全民阅读活动的思考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关于推进河南全民阅读活动的思考 中共河南省省直机关党校  丁永健 全民阅读| 书香河南 内容摘要  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河南省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有很大提升空,存在全面阅 ...

  • (术10)精益书籍推荐阅读---《会思考的丰田现场》

    [日] 田中正知 机械工业出版社 1.作者简介 田中正知,1967年名古屋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计入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 在丰田的35年中,长期从事与制造有关的工作,并受到大野耐一等大师的指导. 19 ...

  • 「名师指津」许锡良:经典阅读与独立思考

    谈及读书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倒是有一个很好的论述值得参考.他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 ...

  • 成果分享∣“疫情与教育”成果公报:疫情背景下幼儿教师“微阅读 ”学习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背景下幼儿教师"微阅读 "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YZX2020304)阶段性成果. 课 ...

  • 算法推荐阅读的冷思考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大数据正在影响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以用户社交网络为基础和用户信息流为载体的阅读平台悄然诞生,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阅读软件在不知不觉中 ...

  • 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Ⅰ探究性思考创新题训练

    [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