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邓石如是第一位把“印章”之外的“书法”作为篆刻的取法对象的划时代者,他开拓了印章的创作视野,开创了“印从书出”的创作理念。
但真正把“印从书出”理念,最终发展至成熟完美境界的篆刻家,却是吴让之。吴让之,初名廷飏,后来更名熙载,字让之,以字行,嘉庆四年(1799年)生于江苏仪征。吴让之的一生善书画,尤精篆刻,是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为包世臣入室弟子、邓石如再传弟子,篆书和篆刻均取法邓石如。吴让之15岁的时候开始接触汉印,在汉印上下了十年的功夫,这十年的汉印功夫是吴让之篆刻坚固的基础。吴让之在汉印里学到了平方正直,学到了汉印的醇厚渊雅,他的汉印功底已深入骨髓。遍临名家寻出路,转角遇到邓石如如吴让之本人所说,他在临汉印十年之后,'凡拟近代名工,亦务求肖乃已',早年的吴让之在八怪、四凤派的徽宗里依样追索。大概在道光十三年前后,吴让之入包世臣之门求学书艺,包世臣是邓石如的亲传弟子,他在向吴让之传授书艺的时候,自然会兼及邓石如的印艺,有了包世臣的讲解,再加上吴让之此时正在左冲右突地寻求印学的出路,当他认识到邓石如印艺的奥妙之后,欣喜异常,因此“尽弃其学而学之”。吴让之也并没有完全学习邓石如,比如在章法上的疏密方面,吴让之虽然认可邓石如的“知白守黑”理论,但他的作品“逃禅煮石之间”印内的文字的疏密完全是自然流走;另外,邓石如、吴让之虽然都取法汉碑,但邓石如取横势,吴让之则取纵势。显然两人的取法方式并不一致;再者,邓石如是冲刀刻印法,而吴让之是披削刀法。“印从书出”的实践与白文印的突破世人包括邓石如自己都意识到了篆书入白文印的书法味重而失去印章味的问题,于是,他给这些印加了秦印一样的边框,尽管如此,依然觉得夹生,不具章法美感。吴让之的独特贡献正是解决了白文入印“印化”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求,加之深厚的汉印素养,吴让之终于悟出了白文入印的方法。学习篆刻,要掌握字法、章法和刀法“三法”。字法和刀法比较具实,训练的着力点比较好找,基本都可以熟能生巧。多写多识,字法即可日臻娴熟;多刻多练,刀法亦能迅速提高。相对来说,章法则显得更为抽象,更不易于把握,因此章法的水准想要大幅提升,除了需多看多试,更需悉心揣摩、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尽管篆刻艺术的承载空间很小,方寸印面之上汇集着字法、章法、刀法等各种影响因素。一方篆刻就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印面上所有文字的风格、大小、笔势、粗细等要素可以不必完全一致,但相互之间必须协调,给人以舒服的感觉,这个整体方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