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 打造高效课堂 江苏省今日教育集团 教育周刊电子报纸
统编版教材依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课文。其中,语文要素明确了单元学习的重点,指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向,成为课堂教学的抓手。关注语文要素之间的内在教学价值,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聚焦要素,运用要素,打造小学高效课堂,成了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
一、明确语文要素,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打造高效课堂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1.明确单元语文要素
一个明确清晰的单元语文要素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成果。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极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对不同课文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四篇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四种不同的讲故事方式,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练讲引导学生去发现:讲故事需要抓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给学生一些讲故事的抓手,凭借这些抓手,最终让学生可以把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的品质”,四篇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雄身上高贵品质的兴趣,培养学生抓住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识字这一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加深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强化识字效果。
2.发掘语文要素间的梯度序列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有着鲜明的序列性、层次性,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个单元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讲故事”这一语文要素,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在教材中就已经出现了相关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语文要素,还要善于发掘语文要素间的关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联系,来探寻同一语文要素在不同课文中的表现,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加强联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围绕语文要素,设计让要素落地的教学活动
语文要素给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但要想到达高效课堂这个终点,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的整体特征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的选择与设计都必须围绕语文要素展开,将教学活动与语文要素有机结合,让语文要素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
1.同一语文要素的有效衔接
语文要素有机分散在教材的各个单元和课文中,呈现的方式是碎片化的,一般难以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系统的了解,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文素养方面作用比较有限。面对同一语文要素的不同形态,教师可通过启发引导、前后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语文要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形成对语文要素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分角色朗读”这一语文要素,在设计《狐狸分奶酪》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我有机地结合前面的《小蝌蚪找妈妈》和《寒号鸟》,通过回忆方式唤醒学生对这一语文要素的知识储备。然后,学生再来学习《狐狸分奶酪》,就可以将要素落实的重点放在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上,读出相应的语气。这样一来,语文要素的落实更有层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让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产生了关联,知识结构逐渐完善。
2.不同语文要素的有机融合
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要素的多样性。不同的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善于通过比较,将不同的语文要素放在一起系统考虑、有机融合,让高效的语文课堂扎实落地。
《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根据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我不是只考虑“讲故事”这一个语文要素,而是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读好语气”“讲故事”几个不同的语文要素融合在一起。例如教学蜘蛛第一次卖口罩,我利用对比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关注“只需”这个词语,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只需”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蜘蛛当时心里的想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将不同的语文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更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读好故事的方法。不同语文要素的合理搭配,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自然向着高效迈进。
三、落实语文要素,让语文要素转变成语文能力
语文要素的落实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更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智慧地让语文要素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语文的高效课堂。
1.为学生提供落实语文要素的支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要素的归宿,但在实际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学生却常常表现出迷茫,这是因为他们缺少支架的支撑。若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撑,语文要素的落实不仅会更加扎实,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稳步提高。
例如教学《我是一只小虫子》时,笔者通过比较朗读课题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发现,多一个字时,朗读的语气就不一样,进而引导学生再发现,朗读的语气不一样,心情也就不一样,为落实课后习题体会小虫子的生活搭好框架。接着带领学生梳理课文内容,选取第二自然段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关注关键词,理解关键词,学会用正确的语气读好关键词,发现小虫子生活的有趣,落实语文要素。学习方法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高了起来。
2.为学生提供内化语文要素的言语实践
语文要素指向语文学科能力,能力的提升则离不开扎实的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在语文实践中将语文要素内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高年级的教师喜欢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落实语文要素,低年级的教师则可以选择读说结合的方式。
例如教学《大象的耳朵》时,有位教师最后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第二天大象又到森林里散步,他又会遇到谁?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对话?想一想,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演一演。简单的练说活动立刻让学生们兴奋起来。他们不仅用上了课堂上刚学到的“耷拉”,还把不同的动物特性通过语气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是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证明,更是高效课堂的生动体现。
总之,语文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努力挖掘出文本的语文要素,并依据语文要素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