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以上的病由心而生,“入静养生”要调身、调息、调心 2024-05-05 01:14:05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养生的终极目标,人归根到底要顺其自然。要想“法自然”,就要去掉心对身的干涉,去掉人的意识对身体的干涉,让脑子管得少一点。好的办法就是入静。 【七成以上的病由心而生】 现在的疾病已经被认定,七成以上属于“心身疾病”,这些病都是从“心”上得的,是想得太多导致的。 人的大脑可以产生数百万种神经肽,这些内分泌物质,不仅在两个大脑半球之间传递信息,而且还将大脑的信息传递给全身,从而影响全身的内分泌腺和器官,使整个身体完成大脑的指令。这就是心理影响生理、心情左右身体的具体过程。用中国人的俗话说,就是“病由心生”,“心”和“身”是互相作用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陈小野在着作《入静养生的原理》中,一开始就提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这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致病根源”。这个高层次首先就包括大脑皮层,就是中医讲的“心”。大脑皮层的功能用得越多,心思就越重,对身体的影响也就越大。大脑的功能是高层次的,身体功能是低层次的。 在同样的外因影响下,生病与否,归根结底在于内因。一个“心重”、思想复杂的人,受到情绪影响留下的痕迹就重,对身体的影响也重,别人是小病,他就可能是大病。因为他们的高层次功能对下层的抑制过重,所以就比心宽的人更容易得病。 大家都有体会:人一生气,精神一紧张,就不想吃饭,血压也会升高,因为主管情绪的高层神经抑制了主管胃肠、血管的低层神经,胃肠肌肉不蠕动,胃口就差,血管收缩,血压就高了,这就是身体的应激反应。 各种疾病都是以应激反应为基础才发生或加重的。所谓“应激”,就是身体对突然而至的刺激的反应。这个刺激首先会影响的是人的情感,这是人体的高层次功能,随后高层次就会对低层次的功能产生抑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高层次的“心”的功能,即由“心”而生的杂念,它会抑制身体与生俱来的本能。 着急上火时,人体免疫系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免疫功能因此下降,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所以人们都知道,对病人要报喜不报忧,就是怕病人再“着急上火了”。 【别让大脑管得太多】 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说,人生下来就带着病根了,这个病根就是常常有余的阳,就是“无病三分火”的火,其实也就是人独有的,不断动着的“心”和永远难以填满的欲壑。 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心”,有灵魂,有复杂的情感,有思维能力。也恰恰是这些人的高级之处干扰了低层次功能,所以人是容易上火的动物。 那些脑子好使、想法多的人,特别是他们的聪明并没带来一个好心态时,往往越容易上火。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核心是强调心静,比如道教主张自然无为,佛教主张空戒。古代名医养生之道讲究“静者寿,躁者夭”,“养生以调神为主,调神以不用神为主”,终的目的是不用神,就是不动心,让心静。 所谓“心静自然凉”,凉的时候就是一点多余的火都没有,这种健康自然的状态可以让低层次功能发挥,如胃肠正常蠕动、血管自然舒张、免疫系统启动,使人处于不上火的健康状态。 【进入安静状态】 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身体的本能受到了影响,这个影响更多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不过是帮助本能。” 疾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其实就是恢复身体的本能,这一点,古希腊的医学泰斗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他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不过是帮助本能。”遗憾的是,他创立的西医学却颠倒了这个治疗准则。现在人们觉得治疗积极的是手术,之后是输液,然后是吃药,实在都不行了才想起找中医,吃中药,扎针灸,练气功入静……这是把本能的发挥压制到后。 实际上,对疾病正确的治疗应该是放弃心对身的过分管理、压抑,让身体的本能浮现。这时身体的疾病、偏差、不和谐可以自然修复,人体会自然而然地找到平衡。 对这个“很中国”的用安静来治病的的理念,美国人卡灵顿在1998年就有了同感:“我们可以把对从事机能活动的身体的不敏感比作白天看不到天上的星星。星星在一天24小时都存在,当太阳升起时,我们就看不见它了,因为阳光太灿烂了,当太阳落山了,似乎星星才出现在天空。” 入静就是通过练功使心静下来,使我们思维的阳光熄灭,让身体本能的星光浮现。 【从姿势、呼吸、心理调节做到入静】 入静的技术涉及三个方面,姿势、呼吸、心理的调节,即所谓调身、调息、调心。 首先调身,最好的姿势是盘坐、单盘、散盘。盘坐是两腿交叉,席地而坐。单盘是一个脚着地,散盘是两脚都着地。 为什么要盘腿?因为人站着时的状态是上实下虚,一盘腿,就变成了上虚下实了。上虚下实时,气就会沉下去,人就坐得很稳当,这对入静很重要。 盘坐的姿势有点像金字塔,而下方1/3处和人体的丹田穴位置相当。因此,盘坐而意守丹田肯定效果好过其他姿势。佛道儒诸家的修炼都要求盘坐。 当然,躺着也可以,但一定要找一个放松的姿势。古人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弓就是弯的,弯就是放松。北京香山卧佛寺那个佛的姿势就是弓,膝盖曲,手也是曲的。那个卧佛的姿势很科学,是右侧卧,不是左侧,不压心脏。他的两条腿是一上一下,两只脚都放在床上,只是膝盖是重叠的,这个姿势是几千年验证的姿势。 其次调息,调整呼吸对失眠很有效。把气吸到下丹田的地方,呼吸控制只在上下丹田之间走,别让它出来。下丹田就是肚脐下一寸半,上丹田就是两乳之间,让这个气在这两个之间交替,这样你就可以很快地睡着。 调息对失眠是很有用的。你睡不着无非就是胡思乱想,你真的什么都不想了就可以睡着了。换一个角度,你真的能什么都不想,睡着和不睡着是一样的,而且这个休息比你睡着了还彻底,这就是安静。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坐一个钟头,你会觉得精神特别好。 静坐调息时,人头脑比平常还要清醒。其实,那个状态就是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秒钟的状态,那时候你的脑子是空的,慢慢地,你才回忆起昨天的烦心事,慢慢地再变成“自我”。所以,自我其实是每天早上重新结构的。安静不是让你没有自我,而是你要回到原始的状态待一会儿。 最后调心,念“自然”二字作为入静初期的拐杖。推荐大家念“自”和“然”两个字,有的人在头脑里出现的是“自然”的字形,有的人出现的是“自然”的声音。字形是比较具体的,声音更虚一点,就离安静更近一点。祈愿世界和平·祖国繁荣昌盛·众生离苦得乐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赞 (0) 相关推荐 新年有道:谈点内丹术中的静坐 无论你愿不愿意,我们必然要进入一个新的生活场景,那就是近 "静" .2020年后,安定自己的身心变得尤其的重要.学一点内丹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 内丹术中的静坐分为两个问题 ... 调心:初学者站桩时需要意守丹田吗? 站桩效果不好,来正气站桩学堂.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原创站桩资料,给予站桩爱好者养生调理路上更多的启示和帮助.通过老师的正确指导进行练习,有效改善身体气虚体质.亚健康体质等. 站桩报名 ◆<站桩普及班 ... 打坐的方法(一) 姿势不重要 无气莫打坐 提及打坐的正确方法,大多数人关注更多的可能是身体的姿势,比如腿的姿势:单盘.双盘.散盘:腰背的姿势,手的姿势,还有呼吸.数息等等意念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重要吗?重要!但是打坐前最 ... 病由心生是真的!研究发现 7 成疾病与情绪有关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紧张焦虑的时候,也很容易胃痛甚至拉肚子,压力大的时候连饭都不想吃,这些都是情绪影响疾病的案例.据研究指出,超过7成以上的疾病都是与情绪有关联.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肩痛=肩周炎?七成可能是这种病!别瞎运动! 在大家印象中,肩周炎似乎是肩部疼痛的代名词,人们出现肩部疼痛,往往会被戴上肩周炎的"帽子". 然而进行肩关节大幅度的运动练习,结果越运动越痛,一去医院,很多患者都会被告知自己患的是 ... 网络调查:超七成网友机不离手,“手机病”你中了哪几条? 来源:光明日报 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手机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必需品,没有手机和网络我就会不自觉的焦虑".来自北京28岁的白领杨思然道出了很多人 ... <h1 style="color: rgb(0, 0, 0);">超七成网友机不离手 “手机病”你中了哪几条?</h1> 超七成网友机不离手 "手机病"你中了哪几条? 时间:2021年08月23日 09:33:56 中财网 手机像一把双刃剑,在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过度使用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问题.网上 ... 瘦成情痴,病里西施,捧心绝世!才女诗《我的一天》外二首 我的一天 树上的鸟儿还没洗脸 一家人就各奔东西 最后一扇门 风关紧 我被世界抛弃 灶前灶后的油烟 污染着鲜嫩的诗句 另类有自知之明 像路边的一丛荆棘 色香逗人怜爱 花心却沁着泪滴 也不知为谁一 ... 716.7亿!七成地块自持,杭州开发商“杀”疯了! 杭州首批集中供地57宗涉宅地块土拍大战正式开打!位于钱塘新区.主城区和萧山区的32宗地块率先出让. 此次土拍可是开发商今年主要的"口粮",为了拿地使出了全身解数.有些开发商憋了半年 ... 爱情,天冷会病,心冷会苦,伤感说说 爱情的眼神,思念的陌路,人生的相逢,再见的情缘,只是感动的画笔,一个人受伤,一个人错过,最后的无奈,情眼的放弃,只是人生孤独. 眼里藏着很多世界,心中藏着很多无奈,是人生的精彩,也是最后的冷漠,孤独的 ... BMJ发40万人分析:一人有息肉,直系亲属肠癌增七成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893期日报. BMJ: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息肉的人,肠癌风险增高多少?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30.223] ① 纳入68060名结直肠癌患者及333753名 ... “知道得了疱疹有多疼,不想让父母也受这个苦”,武汉七成带状疱疹疫苗子女买单 长江日报5月9日讯 "家中的亲戚长辈得过这种病,疼得扎心,不想让父母也受这个苦."5月8日下午,宋先生带着67岁的妈妈到武汉仁爱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了第一针带状疱疹疫苗.宋妈妈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