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李广难封”:悲剧在哪?

公元前207年,秦围赵于巨鹿。楚王仁义,出兵救赵。主帅宋义不义,欲坐观渔利。

项羽怒杀之,破釜沉舟,过河援赵,灭秦北方主力,收降军20余万。

经此役,项羽实力大增,西进关中,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西汉李广,从汉文帝始,历经三朝,戎马四十余年,大小战斗七十余场,先后担任边关八郡军事主官,战线跨度从渤海湾一直延伸到甘肃天水,为西汉边境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照常理,封侯退休,不在话下。

然而,天不遂人愿。

项羽破秦5年后,别虞姬,自刎于乌江。

公元前119年,李广因“军亡导,或失道”,悲愤中拔刀自刎。

两人辜负了历史寄托的期待,浪费了命运赋予的使命。

英雄末路,悲剧在哪?

项羽死于尊严,李广亡于忠厚。

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虽然他们是失败者,但不妨碍他们依然是后世人心中的“英雄”。

“英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重视道义、遵守规则、有尊严、不愿意倚强凌弱、愿意保护弱小、坦率直爽、不趋炎附势……

春秋时期,我们随处可以见到的自尊而勇敢的“士”,

而到了强大的汉唐,这样的“士”我们所见则很少了。

“霸王别姬”“李广难封”这样的悲剧,

让后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屈辱生活”。

宋朝重文轻武;清朝以“奴才”自居;直至抗战时期,竟喊出了“曲线救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死了,而对项羽的最好的挽歌是一个女子写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朝堂之人嘲笑李广不懂政治的时候,反而是边塞诗人最懂将军之心。

国家之大,不缺猛人。

吕布虽猛冠三军,然卖主求荣,后世评价:三姓家奴!

关羽,武圣!

项羽,霸王!

李广,飞将军!

最后我想起季羡林老先生他总结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

我深以为然,这样的朋友庙堂之上难寻,一般散落人间。

我有幸碰到过,并珍惜着。

(0)

相关推荐

  • 【文苑新秀】我眼中的项羽

    ☆☆☆ 子午文苑 ☆☆☆ 编 委: 赵会宁 冯雪兰 我眼中的项羽 文/张东 最近学习了<项羽之死>一文,除了被司马迁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折服外,带给我更多心灵上震撼的便是项羽这个失意的英雄. ...

  • 为什么说“李广难封”,看了这些你就知道了

    我们常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很多人都感叹李广征战一生最后却没有封侯,甚至还有人为他鸣不平.但是如果看一下史书,你就会明白李广难封其实是有原因的.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人,早年参军对战匈奴.后来跟随周 ...

  • 李广难封的真实原因

    文 / 子玉 李广的个人命运只是家族悲剧的开始. 攻守之势是会随时转换的.自汉武帝之后,汉军一直是吊打匈奴的模式.以前嚣张跋扈给汉帝国要吃要喝要媳妇的匈奴人彻底蔫了. 没办法,汉武帝经过一系列改革终于 ...

  • 李广难封

    说过了冯唐,再说一下李广,谁叫诗句中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呢! 因为运气不好,这两位得以青史留名,这种待遇有点尴尬,其实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两位前辈的性格缺陷十分明显,混不好属于 ...

  • (35)安徽宿州虞姬文化园,风景秀美,这里有“霸王别姬”的感人故事

    图.文  落榜进士 灵璧位于安徽北部,这里是闻名遐迩的"磬石之乡",当地人以奇石.虞姬.钟馗三绝为傲.没错,二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就是在灵璧进行的."霸王别姬&qu ...

  • 【万树花开】霸王别姬:输给命运,赢了爱情

    这是我的个人公众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转发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 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 ...

  • 也谈李广难封,四大原因浅析李广为何封不了侯?

    时间:2020-01-16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张来林 [本文作者:张来林(历史春秋网顾问),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 李广是汉代的名将,善射箭,有勇气,动作快,有"飞将军&q ...

  • ​无奈的结局——读张爱玲之《霸王别姬》

    无奈的结局--读张爱玲之<霸王别姬> 文/王和平 霸王,英雄,我崇拜英雄:姬,美人,我爱美人.霸王别姬,英雄与美人生离死别,我心痛!它是发酵的美酒,总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诱引我品之又品,一 ...

  • 为什么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名言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为什么他封不了侯? 因为他没那么大的实际功劳,他有的只是传奇故事,他没有真正地给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 李广是一个什 ...

  • 20210312教学手记——在学生面前,我不敢说我读过《史记》

    在学生面前我不敢说我读过<史记>,实际上真正的教学,不论哪篇文章,可能我们都不敢说我们比学生读得好,但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为我们比学生读得好,造成这种错觉的是,我们死死地控制着学生,让他们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