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绅《答章孝标》:千古流传的《悯农》诗,作者居然是他,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诗和李白的《静夜思》、孟郊的《游子呤》等被称为历史上流传最广的诗歌之一。

《悯农》的作者李绅,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享年74岁,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出生于浙江湖州,唐朝宰相、诗人。

李绅出生于官宦世家,从曾祖、祖父到他父亲都是做官的,曾祖李敬玄曾官居宰相,后因征讨吐蕃失败被贬官,到他父亲时,仅做了县令官职,家境贫困,加之身体不好,在李绅五岁时,父亲李晤去世,后随母亲迁居到无锡生活,所以现在也有把李绅看作无锡人的。可能李绅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位宰相,所以在《无锡县志》上均有记载。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间疾苦,好在李绅聪明好学,虽然经历了几次科举不中,但终于在公元806年,34岁时中进士,进入仕途,脱离了苦难生活,实现了人生的转折。

李绅仕途也不是很顺利。在作节度使李锜幕僚时,因不愿同李锜谋反而遭牢狱之灾,直到李锜被杀后才获释。后与元稹、白居易一起推动新乐府运动,并升迁为右拾遗,公事不多,写诗吟唱,过了几年比较顺畅的生活。

公元820年,48岁的李绅官至翰林学士,成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重要人物。官职也一直升迁,直到公元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开始了十年的被贬生涯。

公元833年,“李党”重回政治中心,核心人物李德裕为宰相,61岁的李绅又得到重用,68岁时官拜宰相,72岁时因中风辞相。74岁时去世于扬州。

李绅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被贬端州前。这个时期的李绅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对民众疾苦有切身体会,因此能够写出《悯农》这样的千古名篇,以及《答章孝标》这样对晚辈用心规劝的诗篇。

第二个阶段是被贬端州后。这个时期的李绅,经历了个人的宦海沉沦,对人情世故看得更清楚,幼时所经历的苦难,开始要进行报复和补偿,人格开始出现重大转变,再也不是写《悯农》时的那个李绅了。生活奢靡、打击旧交,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

史书中记载李绅“渐次豪奢”。李绅一餐饭的花费要上百贯钱,甚至上千贯。据传他喜欢吃一道用鸡舌做的菜,这道菜需耗费活鸡三百多只,而每只鸡都只取鸡舌,其他部分则弃之不用。

李绅治理的地方,民不聊生,百姓纷纷离开家园,另谋生计,而李绅对此的评价是“这些百姓就如同手捧麦子一样,那些颗粒饱满的就会留下来,而秕糠就会随风飘走”。此时的李绅再也不是写“粒粒皆辛苦”的少年李绅了。

据《云溪友议》记载,李绅未发迹前,为了生活,总是去李元将家中做客,主动和李元将打招呼,称呼李元将为“叔叔”。李绅为官后,李元将不敢以长辈自居,还主动自降一辈,自称为“弟”。但李绅根本不买账,数次刁难李元将,逼着李元将自称为“侄”,可是这也不行,李绅不接受,而是继续逼着对方自降三辈,在他面前自称“孙子”才罢休。这还不是心理变态吗?

介绍完李绅的一生,来看一首他写的《答章孝标》。章孝标,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91年,比李绅小19岁。公元819年,经李绅推荐考中进士,此时李绅刚升为右拾遗,还未参与“牛李党争”。

章孝标中进士后,写了一首诗“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来表达自己中进士的得意和激动。李绅看了后,以朋友和师长的身份作答了一首诗来规劝章孝标。

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说一个人如果有真才实学,不需要用外在的东西去装饰,如同假货才需要镀金,而真金是不需要镀的。不要忘了你十年苦读的经历,不要骄傲,要谦虚谨慎。不要认为中了进士就功德圆满了,这才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一切都是未知,一定还要认真学习。

这首诗对章孝标的答复可谓情真意切,只是不知后来骄奢霸道的李绅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说过的这些话。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