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楹联 | 杭州西湖楹联·灵隐禅踪(上)

灵隐飞来峰造像

“灵隐”一名,源自印度高僧慧理于东晋咸和初卓锡于此,有曰“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之语。山有五峰,名飞来、白猿、稽留、月桂、莲华。飞来峰亦因慧理有“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之叹而得名。时于飞来峰麓连建灵鹫、灵山、灵隐等五座寺院,后独存灵隐寺。灵隐禅踪景区内除灵隐寺外,尚有春淙亭、壑雷亭、冷泉亭、翠微亭、韬光庵、天竺、永福寺、中印寺、飞来峰造像等,均极具文化底蕴。此处主要指除寺庙之外的飞来峰景区。

灵隐御碑亭(一)

灵隐御碑亭(一)

落笔垂馨,下马归舟君独去;

铭碑拓胜,闻香听梵我还来。

(林声耀 撰 冯其庸 书)

【解析】垂馨:比喻声誉流芳后世。《晋书·苻坚传》:“化盛隆周,垂馨千祀。”铭碑:在石碑上刻字以记述功德或纪念某事。拓胜:拓写名人的墨宝。闻香听梵:闻着寺庙里的香火气味,听着寺庙里的诵经之声。

上联是记述清康熙帝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南巡时为灵隐寺题“云林禅寺”匾额之事,下联则描写后人瞻仰御碑时的心情。一去一来,强烈反衬出古今时空之变化。

灵隐御碑亭(二)

境静趣无穷,四壁云山空俗障;

水流机不息,一亭烟雨惬宸衷。

(李利忠 撰 余正 书)

【解析】空俗障:意谓隔断尘俗的屏障。机:事物变化之所由或迹象。宸衷:帝王的心意。《魏书·王椿传》:“宸衷恳切。”

灵隐御碑亭(三)

倚槛豁清眸,醉鹫岭光风,云林气象;

抚碑融暖意,歆湖山新致,天地和春。

(薄松涛 撰 俞建华 书)

【解析】豁清眸:开阔遥远而清爽的视野。豁,本意是开阔、宽敞,这里是使动用法。鹫岭:此指灵隐寺前的灵鹫峰,即飞来峰。云林:指云林禅寺,即灵隐寺。光风:雨止日出时的和风。《楚辞·招魂》:“光风转蕙,泛崇兰些。”王逸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歆:喜爱,羡慕。新致:新景致,新风景。和春:温和的春天。上联“鹫岭”和“云林”句中自对,下联“湖山”和“天地”句中自对。

灵隐御碑亭(四)

灵隐御碑亭(四)

逼烟萝灵鹫,隐隐江潮腾海日;

穿月桂康衢,熙熙人众说龙舆。

(徐弘道 撰 周志高 书)

【解析】逼: 迫近。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的样子,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隐隐:隐约而不分明。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熙熙: 热闹纷杂的样子。龙舆:由龙拉的车舆, 即天子的车舆。此指清康熙帝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南巡时为灵隐寺题“云林禅寺”匾额之事。上联化用清康熙帝“下马抚烟萝”与唐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句意,写史;下联则写实。此联暗嵌“灵隐”“康熙”四字。

春淙亭

春淙亭

山水多奇踪,二涧春淙一灵鹫;

天地无凋换,百顷西湖十里源。

(黄文中 集句并书)

【解析】此联集自李白、苏轼、苏辙诗句。“山水”句出自李白《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二涧”句出自苏轼《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二”原诗作“ 两” 。“天地”句出自李白《对酒》。“百顷” 句出自苏辙《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之二。

春淙亭明代已有, 原在合涧桥上,其上游北涧自灵隐而下,南涧自天竺而下,于此汇合。亭名取自苏轼“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之诗句。清乾隆年间移至回龙桥上,为游人所必经处。凋: 衰败。换:改变。西湖古称武林水,灵隐、天竺之水即下注西湖。

飞来峰多宝天王

秉教统领诸天大千世界;

以宝普施众地不二法门。

(佚名)

【解析】秉:掌握,主持。诸天: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为诸天。大千世界:佛教语,三千大千世界的省称,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以佛教中所讲的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谓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众地:此指佛教所遍及的世界各地。佛教中有四大部洲之说,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不二法门:佛教语,指平等而无差异的至道,后用以指独一无二的门径和方法。

壑雷亭

飞瀑欲凌空,远度峰头作霖雨;

出山能泽物,先从壑底起风雷。

(查亮采 撰 钱茂生 书)

【解析】霖雨:本指甘霖。语出《尚书·说命》:“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亦喻佛家的恩泽。上联写瀑布飞珠作雨而嵌“飞峰”二字;下联写涧水争鸣成雷而嵌“壑雷”二字。全联既是对景物的生动描绘,亦寓有耐人寻味的哲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