谵语
谵语
按谵语一证,有阴阳之别,不可不知。
阳证之谵语,由其外邪伏热,热乘于心,浊火乱其神明,神明无所主,蕻人口中妄言,必见张目不眠,口臭气粗,身轻恶热,精神不衰。轻者可用导赤散加黄连,重者可用大小承气汤,三黄石膏汤。
阴证之谵语,由其正气已衰,阴邪顿起,神为阴气蔽塞,则神识不清。其人多闭目妄言,四肢无力,倦卧畏寒,身重汗出,即有欲饮冷水一二口者,其人无神,定当以回阳为准,切不可以为饮冷,而即以凉药投之,则害人多矣。须知积阴在内,生有微热,积阴一化,热自消亡,此处下手,便是高一着法。
予曾经验多人,不问发热、汗出、谵语、口渴饮冷,但见无神,便以大剂回阳饮治之,百治百生。
[眉批]知非氏曰:谵语本是神昏气沮,此论精当,治法绝妙,后言不问其证,决之早也。但见无神,眼之明也。便以大剂,手之快也。百治百生,效之必也。学者先要学此手眼。
相关推荐
-
谵语诸方脉证几微之差:
谵语诸方脉证几微之差: 小承气汤证:脉缓短大,证大便实或下利.谵语.腹满.呕吐.哕. 调胃承气汤证:脉浮数滑大,证发热.汗出.谵语.烦.腹胀满.大便实. 大承气汤证:脉数长大滑,证腹部触诊热气蒸手.硬 ...
-
卷四188,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邪热上乘于心,所以谵语.要之,此证须以手按脐 腹当必坚痛,方为有燥屎之征.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注 上条下利谵语为可治,此条下利谵语者死.要知 谵语不死于下 ...
-
中医闻诊常见证型:1.谵语:指神识不清、...
中医闻诊常见证型: 1.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 2.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属虚证. 3.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
-
伤寒论261-270条
261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湿热发黄,用苦寒除热,用栀子柏皮汤治疗. 262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发黄,外加表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 263 少阳之为病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二)
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0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如果病家体内出现了实性瘀滞,这会导致体内阴浊火热上冲,从而谵语,也就是胡言乱语. 如果体内虚弱不足,病家就会郑声,也就是 ...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3)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学经典悟经典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
学经典悟经典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荣卫和,阴阳和,水谷进,气血通,则自愈.
-
干姜附子汤——寒盛格阳证,发斑谵语证
6寒盛格阳证--李东垣医案 冯氏子年十六,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汤下之.已煮药,而李适从外来,冯告之,故李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有言'在脉诸数为热, ...
-
谵语门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大承气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同方.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但发热谵语者,同方. ...
-
行人谵语:捍卫这夏的世态炎凉
此刻 世界于我 是炎热与冰凉的一墙 我无比惬意,困在冰凉里向炎热张望-- 啧舌,夏 乌龟,也能狂飙在趋炎附势的路上 哦,那一片冰凉的向往! 什么引诱都无法抵过 打死不出去-- 早不出,晚不出 便是饿死 ...
-
秋日谵语一二
(一) 生命存在的方式是什么?精神与灵魂的坐标何在?如何不断地进化自我,在余生里突飞猛进地开掘生命的高度与厚度,尊严以生命,诗意以生活,独立以人格,自由以魂灵.在芸芸众生中,在茫茫世界里,无数尘埃飞扬 ...
-
秋日谵语之三
累了,随势躺下. 窗外,明晃晃的日光透过沉重帘子间的缝隙挤进来.空调的风管正从胸腔里发出似乎不怀好意的呵呵声,薄纱的蚊帐禁不住,开始微微颤抖,袅娜的轻丝影子在摊开的字堆里儿若有若无晃动,细细地,弹拔,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直视谵语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直视谵语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伤寒论> 谵语是临床上"里实证"经 ...
-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语、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医学教育网 2020-11-18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语.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