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力则知愈进 知之深则行愈达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方铎
南宋理学家张栻在《论语解·序》中这样阐述知和行的辩证关系,“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实践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认识越深刻,就越能指导实践发展。人们往往根据最初的认识和理解展开行动,而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知识不断丰富、逐步深化,又反过来让行动变得更高效、更有方向,这就是知与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主题。据《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郑国大夫子皮对子羽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荀子》有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贞观政要·慎终》写道:“非知之难,行之惟难。”这些论述主要着眼知行“难易”之辩。宋明时期,理学各派对“知行”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系统的知行理论。在张栻看来,知与行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他一方面重视践履,提出“学贵力行”;另一方面也重视致知,否定“只务践履”之偏,认为“须是致知力行互相发明始得”。
知之深能促行。战国乱世,秦国偏居西陲,因顺应时势、采取正确的变法策略,最终战胜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而本有实力与秦国争雄的赵国,却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长平之战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自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中庸》里写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识须经过审视、发问、思考、判断,提炼出“真知”,才能有效指导具体行动。当前,有人调侃,“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人收藏了很多文章,把“收集”当作“拥有”,然而没有经过成熟思考和内化,没有付出“致知”的努力,认知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于己并无多少增益,更谈不上指导实践。
行之力可益知。晚清名臣左宗棠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体验:“事无大小,均有一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累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左宗棠努力在事上学习、总结,不断深化认识,因而行军作战颇有建树。这也启示我们,行事下足功夫,才能把握事物内在规律、获得真知。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下田耕作、研究稻种,最终用一颗种子改变世界;钟南山在最危急的时刻奔赴疫情“震中”,通过实地研判提炼形成防控策略、疾病诊治等重要建议;“天眼”之父南仁东在西南大山的荆棘荒野里跋涉追寻,花费12年找到安置“天眼”的最佳地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满怀信心大步走”,实践不断出新,理论日趋成熟,背后离不开先锋人物的忘我付出,也离不开各行各业普通人的艰苦力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必须始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朝着知行合一的方向不断努力。无论何时何地,只有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使得认识由粗到精,实践由浅入深,不断循环往复,才能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方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