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蒙穷游之《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右下角拎包前行者为发小驴友王海鹰先生)

*

“藏头诗”

《鄂尔多斯

张湘晋

鄂博问行程

尔坦访内蒙

多民族集聚

斯域现潜能

注:

末句“鄂博[ è bó ]”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旧时曾把敖包当神灵的住地来祭祀。另亦译作“敖包[ áo bāo ]”。“鄂博”亦“鄂尔多斯博物馆”简称。

*

(建设中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山雨欲来风满鄂)

*

《鄂尔多斯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介于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之间,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夏寒暑变化大。 截至2018年,鄂尔多斯辖2个区和7个旗,市政府驻康巴什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为2153638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 是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

鄂尔多斯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鄂尔多斯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大准、准东、东乌铁路横穿东西,包神、包西铁路纵贯南北; 鄂尔多斯机场通航城市56个。境内有成吉思汗陵九城宫鄂尔多斯草原大汗行宫等景点。

2018年11月,鄂尔多斯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20年,鄂尔多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3.66亿元,比2019年下降2.9%。

中文名 鄂尔多斯

外文名 Ordos(英)Ордос(俄,蒙)

别    名 伊克昭盟(撤盟设市前旧称,简称伊盟)

行政区划代码 150600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

面    积 87000 km²

下辖地区 东胜区康巴什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等7旗2区

政府驻地 康巴什区

电话区号 0477

邮政区码 0170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蒙K

著名景点 成吉思汗陵响沙湾鄂尔多斯草原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水镜湖

机    场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

火车站 鄂尔多斯站东胜西站东胜东站准格尔站达拉特西站

地区生产总值 3533.66 亿元(2020年)

先秦时期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距今14万到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

大禹建立国家后,把国家分为九州,此时的鄂尔多斯为雍州所辖,而鄂尔多斯的西南部则属渠搜国所管。

成汤灭夏后,夏因君主的儿子獯鬻带着眷属逃到渠搜避难,从此之后,鄂尔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统。商朝建立后,鄂尔多斯西南部被划为鬼方。

商朝灭亡之后玁狁民族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威胁着西周的安全,周宣王于周宣王元年(前827年)和周宣王六年(前822年),分别派大将南仲、尹吉甫两次进攻玁狁,并命令南仲在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沿线要地筑城设防,历史上被称为朔方城,在今鄂尔多斯东北部置榆中。

前5世纪末,今鄂尔多斯东部的准格尔旗一带为魏国行政辖区,名上郡。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被秦战败,魏把上郡割让于秦。此后,秦国杀掉义渠王,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为楼烦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区。

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战国后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一直为秦国所有。

秦汉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属北地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部一带属云中郡,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九原郡,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带属北地郡,四郡下辖34个县。此时的鄂尔多斯地区有两个历史称谓,即“新秦中”、“河南地”。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西汉在今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设五原郡,郡下设河阴、曼柏、高兴三县;杭锦旗一带设朔方郡,郡下设临戎、沃野、临河、广牧、朔方、呼遒、渠搜等县;准格尔旗北部地区设云中郡,郡下设沙南县;在今准格尔旗东部及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相关地区设西河郡,郡下设谷罗、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6个县;在今乌审旗一带设上郡,郡下设奢延、白土、高望3县。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为了管理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在鄂尔多斯地区设立五个属国,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

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篡权后,为控制今鄂尔多斯地区,将朔方郡改为渠搜郡,五原郡改为获降郡,云中郡改为受降郡,西河郡改为归新郡。

鉴于国家财政困难,汉光武帝刘秀决定减少一些地方行政机构,于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和东汉建武二十年(44年)先后撤销朔方郡、五原郡,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归并州(今太原市)领有。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年),匈奴萸踺日逐王比归附东汉,比自立为呼和邪单于,据有今准格尔旗纳林一带。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东汉又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分隶于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河西郡、上郡。朔方郡辖有今鄂尔多斯杭锦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一带,下辖朔方县、广牧县、大成县;五原郡辖有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北部一带,下辖河阴县、曼柏县;云中郡辖有今准格尔旗东北部地区;下辖沙南县;河西郡辖有今东胜市、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西南部一带,下辖美稷县、平定县;上郡辖有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和乌审旗一带,下辖榆林县、奢延县。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东汉灵帝刘宏登基之初,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南匈奴摆脱东汉管辖,鄂尔多斯被北方匈奴乌桓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开为游牧区。

北朝时期

汉赵光初二年(319年),后赵在今杭锦旗北部建立朔州。

夏国龙升元年(407年),赫连勃勃在今乌审旗南部萨拉乌素河畔建立大夏国,历史上称为统万城,其遗址至今可见。

北魏始光二年(425年),北魏在今伊盟北部沿边一带设置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武川六镇,统万城改为统万镇。在今准格尔旗黄河沿岸一带建立朔州,在今鄂托克前旗一带建立西安郡。以统万镇为中心设夏州,夏州下辖化政郡,该郡下辖革融县、岩绿县;熙部下辖山鹿县、新囶县;金明郡下辖永丰县、启宁县、广洛县;代名郡下辖呼酋县、渠搜县;灵州辖今鄂托克前旗一带,盐州大兴郡辖今鄂托克前旗南部一带,五原郡辖今鄂托克前旗城川一带,东夏州上郡沃野镇、悦跋城辖今鄂托克前旗西部一带。

北魏正光六年(525年),裁朔州,将朔州在今鄂尔多斯的地盘归入并州。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夏州。

隋唐时期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一带设榆林郡、下辖榆林县、富昌县、全河县;在今乌审旗和鄂托克旗相邻地区设朔方郡,下设岩绿县、宁朔县、德静县、长泽县;在今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的部边沿设五原郡,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曾在这里设丰州,下辖九原县、永丰县、安化县、大同城;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沿黄河地区设灵武郡,下辖杯远县、灵武县、回乐县、弘静县、丰安县;在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一带设盐川郡,下辖五原县。

唐王朝建立后,唐高宗于唐朝咸亨三年(672年)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划入关内道领属,在今准格尔旗、东胜区东部设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在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及乌审旗一带设夏州,下辖岩绿县、德静县、宁朔县、长泽县;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设宥州,下辖延恩县、归仁县、怀德县、长泽县;在鄂托克前旗的南部设盐州,下辖五原县;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地区设灵州,下辖怀远县;在杭锦旗北部设丰州,下辖九原县、永丰县。 [7]

宋元时期

神册元年(916年),辽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东部地区设振武军,废弃胜州。

天显四年(929年),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置西南面招讨司(治天德军),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在今达拉持旗西南部、东胜区东部置河清军;在今准格尔旗南部及东胜市东部一带设全肃州;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东部设东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设云内州,下辖柔服县、宁人县。五代十国时期,鄂尔多斯分别被党项羌人、灵武节度使(亦称朔方节度使或灵盐节度使)、振武节度使占领,并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北宋在今鄂尔多斯东部地区设麟州新秦郡,下辖新秦县;在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设夏州、宥州,在西南部设盐州。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西夏占据大部分地区。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部、东胜区一带置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云内州、东胜州;将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南部划归陕西行省;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划归甘肃行省;在乌审旗、鄂托克旗西部、杭锦旗南部、伊金霍洛旗南部、东胜市一带设察汗脑(皇室封地)。

明清时期

元朝灭亡之前,鄂尔多斯地区被元朝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所占有。至明朝初期,扩廓帖木儿被赶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属明王朝派员管辖。但成化年间,故元势力和蒙古各部相继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在一个多世纪里,明王朝多次派军进攻,但始终未能如愿。后明朝在鄂尔多斯南部修筑长城,加设边关,将鄂尔多斯让给了蒙古军,并将阿勒坦汗(俺答)加封为顺义王,两家关系才得以缓合。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察罕脑儿卫,在东胜北部设东胜卫。后鄂尔多斯部入主河套,明朝势力退回长城以南。

明朝成化十五年(147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第十五世孙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再一次统一蒙古草原,设立六个万户;封其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担汗为其次子)执掌新秦中草原为鄂尔多斯万户。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置伊克昭盟,敕封额磷臣为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后与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合并为今伊金霍洛旗)扎萨克,晋多罗郡王爵,兼伊克昭盟盟长。至此,鄂尔多斯始建盟旗制

清朝天聪九年(1635年)鄂尔多斯万户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的第五世孙孛儿只斤·额磷臣率部内附归清,清廷册孛儿只斤·额磷臣为鄂尔多斯济浓,命其统管蒙古鄂尔多斯部。

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 [7]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清廷对待蒙古头行的种种政策继续生效。”故当时鄂尔多斯仍设7旗1厅。

民国二年(1912年),将东胜厅(在今罕台庙乡)迁至今羊场壕乡,改置东胜县。

民国十年(1921年),在今鄂托克旗北部设东胜县“飞地”木肯淖。

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今伊金霍洛旗境内设陕西省神木县“飞地”通格朗。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在乌审旗西部思家洼成立乌审旗苏维埃政府;3月,撤销乌审旗苏维埃政府,后设中共乌审旗工委;10月,在鄂托克旗南部设中共三段地工作委员会,后又成立中共伊盟工委。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设鄂托克旗工作委员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在木肯淖、桃力民一带设抗日动员委员会,6月成立中共桃力民工作委员会,8月在达拉特旗北部成立中共包固工委。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解散桃力民抗日动委会,成立伊克昭盟桃力民蒙汉联合抗敌委员会;5月,在准格尔旗北部成立中共萨托工委,国民党在达拉特旗耳字壕设组训处;9月成立中共准格尔旗工委。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准格尔旗南部长滩镇设国民党山西省河曲县政府;冬季,中共伊盟工委在达拉特旗青达门区成立区委。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三段地成立鄂托克旗工委、在城川成立特别区委。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成立乌审旗蒙汉自治联合会、三段地蒙汉自治联合会、城川蒙汉自治联合会。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伊盟工委分为伊东工委和伊西工委;10月,成立准达工委。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5日;在准格尔旗南部成立黑界地蒙汉联合会;7月24日,成立东郡工委,撤销准达工委,成立准格尔旗工作委员会。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11日,达拉特旗工委成立;5月1日,伊东、伊西两个工委合并,成立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5月22日,成立伊盟自治政务委员会;7月22日,成立乾萨克旗土委;7月2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主持组建乌审旗党委、鄂托克旗党委、达拉特旗党委、准格尔旗党委、东郡工委、杭锦旗党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属区工委。 [7]

解放后

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

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普遍组建了行政政权,各旗县下辖区、乡、行政村(牧区称达尔古)、自然村(牧区称小达尔古)。

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清朝将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分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今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今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今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今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今杭锦旗);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后与郡王旗合并为今伊金霍洛旗)。

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伊盟工委撤离桃力民;6月,乌审旗工委撤离乌拉尔林;9月,达拉特旗设91个保、312个甲;东胜县设30个保、289个甲;桃力民设28个保、148个甲;11月,鄂托克旗城川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53年7月,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将基层政权的行政村人民政府改为乡人民政府。

1956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69个区撤销37个,新建26个苏木。

1958年10月,将当时的50个乡、23个苏木、5个乡级镇改为人民公社,其时伊盟(即今鄂尔多斯)共下辖7旗、1县、78个人民公社、444个生产大队(其中有100个牧业大队)、2173个生产队(其中有468个牧业生产队)。

1984年,伊盟(今鄂尔多斯)将人民公社改为乡、苏木,大队改为村、嘎查。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鄂尔多斯辖2个市辖区和7个旗,市政府驻康巴什区。

鄂尔多斯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行政区

驻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行政区划代码

东胜区

天骄街道

2146

50.56

150602

康巴什区

滨河街道

372.55

15.3

150603

达拉特旗

工业街道

8241

36

150621

准格尔旗

兴隆街道

7551

31

150622

鄂托克前旗

敖勒召其镇

12221

8

150623

鄂托克旗

乌兰镇

20367

10

150624

杭锦旗

锡尼镇

18814

14

150625

乌审旗

嘎鲁图镇

11674

11

150626

伊金霍洛旗

阿勒腾席热镇

5487

17

150627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介于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之间,东、南、西与接壤,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忻州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40公里,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 。

鄂尔多斯市

地形地貌

鄂尔多斯市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是,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地貌类型多样,有芳草如茵的草原和开阔坦荡的波状高原;鄂尔多斯市境内五大类型地貌,平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33%,丘陵山区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8.91%,波状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81%,毛乌素沙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78%,库布其沙漠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9.17%。

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

鄂尔多斯高原

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鄂尔多斯市总土地面积的6%,分布于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沿黄河23个乡、镇、苏木内。成因和地质构造与整个河套平原相同,同属沉降型的窄长地堑盆地。现代地貌主要是由洪积和黄河挟带的泥沙带的泥沙等物沉积而成。海拔高度1000~1100米,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该地区土壤类型可分为草甸土、沼泽土、盐碱土、风沙土四个类型,其中以草甸土为主。草甸土是该区土壤中质地与生产性能良好的土壤。

东部丘陵沟壑区

东部丘陵沟壑区分布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南部,海拔高度为1300-1500米,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占鄂尔多斯市总土地面积的30%。该区属鄂尔多斯沉降构造盆地的中部,地表侵蚀强烈,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基岩裸露,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区。土壤种类以栗钙土为主,大多不宜耕作,属宜林宜牧地区。

中部库布其、毛乌素沙区

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库布其沙漠北临黄河平原,呈东西条带状分布。毛乌素沙漠地处鄂尔多斯市腹地,分布于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部分和乌审旗。两大沙区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占鄂尔多斯市总面积的40%左右,其中库布其沙漠面积为1万多平方公里、毛乌素沙漠2.5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大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性的新月型沙丘及沙丘链极少。

西部坡状高原区

西部坡状高原区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包括鄂托克旗大部和鄂托克前旗、杭锦旗的部分,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占鄂尔多斯市总面积的24%以上。该区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海拔高度1300~1500米。这里气候较为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属典型的半荒漠草原。土壤成分以钙土为主,部分地区也有不少风积沙,植被以野生植物为主,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地方。

气候

鄂尔多斯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夏寒暑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6.2℃,日最高气温38℃,日最低气温-31.4℃。多年平均降水348.3毫米,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2506.3毫米,为降水量的7.2倍,以5~7月份为最大。全年多盛行西风及北偏西风,年平均风速3.6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2米/秒,最大风速的风压0.6千牛/平方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鄂尔多斯有各类矿藏50多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煤炭已探明储量1676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等;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占中国的三分之一,天然气的成份以甲烷为主,乙烷、丙烷次之,另含有少量异丁烷、正丁烷、二氧化碳、氮气等;油页岩,油页岩矿产发现7处,其中小型矿床3处,矿点4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天然碱芒硝盐类黄铁矿和泥炭,其次有与上述诸矿物伴生的钾盐、镁盐、溴、硼、磷矿,有矿床、矿点114处;建筑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石英岩、白云岩和制砖粘土,其次为泥灰岩、大理岩、花岗岩、木纹石、石墨等;铁矿,铁矿总储量为1401.3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为508.64万吨,远景储量为55.8万吨,估计储量836.87万吨;铜矿,截至1988年底,伊克昭盟境内已发现铜矿床5处,其中矿点3处,矿化点2处;锌矿 ,锌矿仅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境内发现一处矿化点;耐火粘土,境内耐火粘土矿产资源包括高铝耐火粘土(含铝土矿、高铝矾土矿、铁矾土矿)、硬质耐火粘土、软质耐火粘土;稀有金属、分散元素矿产 ,境内有稀有金属铌、钽,分散元素锗、镓,已发现矿点4处;砂金, 境内发现砂金矿床3处。

植物资源

鄂尔多斯植物区系属于欧亚草原区和亚洲荒漠区,总属于泛北植物区城,东部与中国华北森林区为邻,东南部与黄土高原区衔接,西与阿拉善荒漠区相连。因此,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和复杂,植物组成表现了这几个区系的特点。

亚洲中部植物区系成份在鄂尔多斯种类较多,有狭叶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蒙获、蒙古岩黄著、油蒿、籽蒿、霸王、膜果、麻黄、珍柴柴、松叶猪毛菜合头藜唐古特白刺、齿叶白刺、蒙古沙拐枣、绵刺、沙冬育、四合木、长叶红砂、细枝盐扑爪爪、旱蒿、中亚紫菀木蒙古扁桃等。

东亚植物区系成份有:辽东栋、油松、杜松、侧柏、大果榆、山杏、三裂绣线菊、桃叶卫矛、小叶鼠李、酸枣、达鸟里胡枝子、黄刺玫、虎棣子、红柳、艾蒿等。

地中海植物区系成份有半日花梭梭、优若黎、胡杨、木旋花木地肤。属于黑海~哈萨克~蒙古植物种的有:小叶忍冬、小叶金露梅等;属于古北极植物种有:叉枝园柏(沙地柏)、百里香、亚洲百里香(地椒)等;泛北极植物种的有冷蒿;属于鄂尔多斯特有植物种的有:内蒙亚菊、油蒿是以鄂尔多斯为分布中心的植物种,四合木、绵刺、沙冬青则是以东阿拉春~西鄂尔多斯为中心分布的植物种。

鄂尔多斯有野生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720种、91变种、11亚种,共计822种,分属于83科、330属.野生檀物科、属、种数分别占内蒙古自治区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2.4%、45.83%和37.93%。

鄂尔多斯野生植物资源中,饲用植物有496种,分属于46科、178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55.42%、53. 94%和60. 34%;药用植物378种,分属于70科、203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84. 34%、61. 52%和45. 98%;观赏、园林绿化植物共有50种,分属于14科、26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6-87%、7.88%和6. 08%;芳香、化学原料植物53种,分属于22科、35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26.51%、10.61%、6. 45%;淀粉及酿造原料植物32种,分属于9科、14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0. 84%、4.24%、3. 89%;油料植物15种,分属于9科、12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0.84%、3.64%、1.82%;野果类植物7种,分属于5科、5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02%、1.52%、0.85%;纤维檀物29种,分属于8科、16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 64%、4.85%、3. 53%;蜜源植物65种,分属于8科、15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 64%、4.55%、7.91%;珍稀植物10种,分属于5科、8属,占全市野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02%、2.42%、1.22%。

动物资源

鄂尔多斯东部干草原省有黄羊刺猬艾鼬黄鼬赤狐、兔狲等典型草原动物,爬行类中的白条锦蛇、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为优势种。

西部鄂尔多斯荒溴草原省主要分布有原羚、子午沙土鼠、短耳仓鼠、羽尾跳鼠、五趾儿颅跳鼠、长尾倭三趾跳鼠、虎鼬、沙狐和大耳猬等.由于荒漠中辐射热量大,借地温孵化的沙生蜥蜴益形繁多,得到极大发展,代表种有荒漠麻蜥、变色沙蜥、密点麻蜥。

鄂尔多斯地区动物区系与中国西部高原的动物区系有密切关系,表现出有共同的区系成分和类似的生态习性,固有种和特有种极少。鄂尔多斯现代动物种类有兽类动物42种,分属6目13科,其中啮齿目20种,翼手目2种,食虫目4种,食肉目12种,兔形目1种;两栖类动物4种,隶属于1目4科;爬行类动物13种,隶属于3目6科;鸟类110种,1分属于16目38科;鱼类6种;鄂尔多斯已采集到昆虫标本1332种,分属14目,177种。

人口

截至2019年末,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208.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74 万人,乡村人口52.02万人,城镇化率为75.08%。全年出生人口为2.03万人,出生率为9.73‰;死亡人口为1.12万人,死亡率为5.38‰;自然增长率为4.35‰。年末户籍人口163.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万人。

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为2153638人。

历史文化

饮食文化

鄂尔多斯境内的蒙古族人的主要食品为奶食、肉食和粮食三大类。奶食,鄂尔多斯蒙古人制造的奶食品,分为食品和饮料两种。食品有奶油、酪蛋子、奶豆腐和奶皮子。饮料有奶茶、窝奶、酸奶和奶酒;肉食,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喜食畜肉,以牛、驼、羊肉为多,猪、鸡次之,也食野生动物肉。马肉被视为最上等肉。鄂尔多斯只有在成吉思汗陵祭奠时才献整马供,平时很少食用,骒马(母马)则更不能宰杀。境内蒙古人认为绵羊肉和马肉性温,牛肉、驼肉和山羊肉性寒,所以冬天一般多食用绵羊肉。夏、秋季吃牛肉和山羊肉。有谚云:“羊肉过百天变成毒,牛肉过百天变良药。”所以羊肉一般是吃新鲜肉,现宰现吃,而牛肉则可以储存待用;粮食,内蒙古境内蒙古族除奶、肉等主要食物外,还兼食粮食,一般的粮食是炒米,此外是面食。

蒙古包

蒙古包是鄂尔多斯蒙古人的传统居所,是用毛毡做成的。蒙古包在汉文古籍中称穹庐、毡帐,也称帐幕。蒙古典籍《蒙古秘史》中称“斡鲁分格尔”(有天窗的房子)和“失勒帖速分格尔”(有编壁的房子)。现代蒙古语中,编壁“失勒帖速”为“哈那”所取代,“格尔”则泛指一切房屋,当然也包括蒙古包。

蒙古包的称谓是受满语影响而产生的。满语称“家”、“屋”为“博”,蒙古人住的家屋就是“蒙古博”;“博”“包”谐音,用汉文书写时,取其音形,就成“蒙古包”了。

蒙古包是圆形的,由条木椽子、网状编壁(哈那)、圆形天窗和门搭制成架子,在架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加固而成。蒙古包编壁墙底部有一层围毡,夏天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蒙古包的大小规格,是由每顶蒙古包所用编壁的数量多少决定的。通常分四、六、八、十、十二个编壁的蒙古包类型。在这些蒙古包中,普通牧民一般都喜欢居住六个编壁的蒙古包。

鄂尔多斯地区蒙古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为古老的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二为近代各旗王爷居住的蒙古包,三为一般百姓居住的蒙古包。

哈达

哈达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哈达中有的是用细缎布做成的,有的是用丝棉制成的,颜色以银灰色较多,也有白、黄、蓝色的;哈达的长短、宽窄不等,一般在1~2米,也有3.3米多长的,这是在特殊场合使用的大哈达。递(献)哈达是鄂尔多斯蒙古族迎接客人、馈赠礼品、逢年过节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要庄重、大方,有时还吟唱各种吉祥如意的祝词及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赠哈达的方法是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者,用张开的双手捧着恭敬地递上。一般情况下, 接受哈达的人,应将接到的哈达调转折叠口,还给主人。

语言

蒙古语

鄂尔多斯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鄂尔多斯土语,使用于正式场合。

鄂尔多斯地区有15%左右的蒙古族,大部分会使用蒙古语,牧区比例较大,鄂尔多斯蒙古语方言为内蒙古方言的鄂尔多斯土语。与其他蒙语方言比较特点是有φ元音,有阳性元音;在语音上,表现于复合元音、前化元音与聘化辅音、重音等方面;在语法上,表现于名词格的范畴与动饲某些形态变化方面;在词汇上,表现于方言词的构成,某些词汇意义的变化等方面。

汉语

鄂尔多斯的汉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的鄂尔多斯方言。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属于晋语方言,归内蒙古晋语大包片,与晋北晋语、陕北晋语、冀西晋语有着很深的渊源。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大体分为三个小片,整体来说大同小异。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这三旗的沿河地区(黄河几字弯南岸沿岸地区)讲的是“滩套话”;上述三旗的梁外地区以及鄂托克旗北部和东胜区康巴什区大部、伊金霍洛旗大部讲的是“梁外话”;鄂托克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及邻近的其他旗区小部分地区,讲的是“西旗话”。鄂尔多斯方言中有丰富的动态助词,常常借助“个”、“兰”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不仅使鄂尔多斯方言可以准确的表达说话者所指的时间段,也使日常交流用语更加活泼和亲切,这与鄂尔多斯这个蒙汉文化交织地区的人民纯朴大方的性格相映成辉。

风景名胜

成吉思汗陵园

响沙湾

恩格贝

库布其沙漠度假村

乌审召庙

鄂尔多斯草原

碧海阳光国际温泉度假村

秦直道

巴音陶勒盖敖包

世珍园旅游区

西鄂尔多斯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

王爱召

百眼窟

转龙湾旅游度假村

昭君坟

准格尔召

百眼井

郡王府

恐龙足迹化石

鄂尔多斯红碱淖

黄河峡谷

油松王

阿尔寨石窟

“鄂尔多斯人”文化旅游区

无定河

乌审召庙

九城宫生态园

七星湖

释尼召沙漠人工湖

乌仁都西

万家寨水利枢纽

库布齐沙漠

地方特产

奶豆腐

将酸奶煮好后放1天,把它装入粗布口袋控起来。控一段时间,再将其倒在木板上,用石头压净黄水,做成浓缩的奶食。将这种奶食放在草席上,再置于高处晾干,即成奶豆腐。有的攥在手中使劲捏,顺指缝流出的奶干叫“朝日玛”,用木制模子压出来呈条状的叫“熟木勒”,奶豆腐可酸可甜,制作时加糖则甜,不加糖则酸。

奶茶

鲜奶煮熟,兑入熬好的砖茶水中,即成奶茶。鄂尔多斯各地蒙古族群众喜饮奶茶,一日三餐中有两次是饮食奶茶。

酸奶

置鲜奶于木桶或罐中,加入糊种,置于25°~30C的环境下,发酵两至三天,即成可口的酸奶饮料。提取奶油之后的酸奶仍可饮用。

奶酒

倒酸奶于锅中,盖上用柳条编制的锅盖式圆形帘子,帘子中间有一个放置平底锅的圆孔,酸奶烧开后,把平底锅安放在圆孔上面,锅底下挂一个瓶子。平底锅里是冷水,酸奶蒸汽遇冷水后变成水珠流入瓶中,即为醇香的奶酒。奶酒以第一锅和第二锅质量最好,多次换水回锅,奶酒质量即差。

羊绒

在鄂尔多斯高原一带,有一种绒肉兼用型山羊──阿尔巴斯白山羊,这种羊因生长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境内,简称阿白山羊。阿白山羊被列为中国20个优良品种之一。因阿白山羊体表生长着22~28厘米长的粗毛,对底绒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因而净绒率高、梳绒量大、光泽良好、手感柔软。阿白山羊绒光泽好洁白柔软、纤维长、净绒率高,是山羊绒中的佼佼者。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绒大国,年产原绒约8000~10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4,其中内蒙古产绒5342吨,占全国羊绒总产量的1/2,质量居全国之首。

*

“鄂尔多斯博物馆(上图及下四图)”

*

(0)

相关推荐

  •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星辰闪烁云朵温柔

    想念鄂尔多斯 云朵飘过屋檐 风挂在草尖 鄂尔多斯我的故乡 天渐凉,鸿雁已成双 夕阳映红脸颊 谁独立冬夏 鄂尔多斯想念的地方 秋意浓,记得添衣裳 梦里唱起你教的歌谣 仿佛又回到你的身旁 雄鹰飞过草原 记 ...

  • 鄂尔多斯的由来——多美的名字!

    原创 牛汝辰 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南北朝时,属朔州.夏州.灵州.盐州.东夏州.辽.西夏.金时,为振武军.河清军.全肃州.东胜州.云内州.麟州.夏州.宥州.盐州.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 ...

  •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准格尔召白塔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准格尔召白塔

  • 我的鄂尔多斯记忆

    作者:雯露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我的家 195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度过了10周岁生日,我也在高原小城东胜县城北原伊盟工业局家属大院出生.我的家是一排仅有两户人家的土房子,一脚就可以踹开的门 ...

  • “内蒙古姐夫”带我吃遍鄂尔多斯美食

    每到一个城市,住哪里最能感受到这个城市最原始的味道? 按我的经验,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找市(县)政府周边,政府一般在城市的中心区.但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新城区,市政府一般会迁到新城区,往往无法感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准格尔召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准格尔召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西召村.距府谷七星庙西北110公里.距成吉思汗陵东北64.7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准格尔召藏语名为甘丹夏珠达尔杰林寺,蒙语名 ...

  • 陕蒙穷游之《眺瞰西山》

    (神木城区过窟野河大桥就是二郎山) * "藏头诗" <眺瞰西山> 张湘晋 眺望生好奇 瞰观行岭脊 西天日辉映 山景若屏篱 * "卧省沧桑(上下图)" ...

  • 陕蒙穷游之《兴县又来》

    ('烽火台'前笑沧桑--图中人物 发小驴友 王海鹰先生) * "藏头诗" <兴县又来> 张湘晋 兴起抬脚走 县城景罕稀 又见霞云艳 来客摄珍奇 * "狭路相逢 ...

  • 陕蒙穷游之《云蒸霞蔚》

    ("鹰""熊""缠斗") * "藏头诗" <云蒸霞蔚> 张湘晋 云化难再见 蒸腾貌异玄 霞韵拼早晚 蔚然焕新 ...

  • 陕蒙穷游之《二郎胜境》

    (陕西神木"二郎山") * "藏头诗" <二郎胜境> 张湘晋 二峰驼笔架 郎君治水来 胜迹谁堪偶 境屏一障抬 * <神木二郎山> 资料来 ...

  • 陕蒙穷游之《陕西神木》

    (陕西神木城区一瞥) * "藏头诗" <陕西神木> 张湘晋 陕北临蒙晋 西天孕黄沙 神仙眷顾尔 木石可撑家 * "二郎山"与神木城区隔"窟 ...

  • 陕蒙穷游之《入镜人物》

    孩子.老人与狗(摄于黄河娘娘滩西面山上古寨堡村落) * "藏头诗" <入镜人物> 张湘晋 入出皆是缘 镜里自来鲜 人生一瞥过 物我两无牵 * 回乡休假的大学生小伙儿担当 ...

  • 陕蒙穷游之《成吉思汗》三首

    (成吉思汗塑像) * "藏头诗" <成吉思汗> 张湘晋 成果转头空   吉天信长生 思领亚欧域   汗枭重弯弓 骄人的功业转瞬又灰飞烟灭:"长生天" ...

  • 陕蒙穷游之《伊金霍洛》

    (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主体) * "藏头诗" <伊金霍洛> 张湘晋 伊始变三观 金帐甲胄塚 霍霍刀磨草 洛旗五彩融 注:这首藏头诗就 ...

  • 陕蒙穷游之《准格尔旗》

    (准格尔旗鸟瞰) * "藏头诗" <准格尔旗> 张湘晋 准曾左翼前 格局三省沿 尔来观园囿 旗貌看明鲜 注:诗解可参阅图片后面"资料来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