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的三十万人何去何从?粟裕最担心的结果没出现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之后,华野一方面进行整顿,一方面抽调部队在南线阻击从蚌埠向北救援黄维兵团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一方面抽调兵力支援中野围歼黄维兵团,一方面还要在徐州外围监视和阻击杜聿明集团,兵力是非常紧张的。

杜聿明集团此时只剩下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和孙元良兵团三个兵团,其中邱清泉兵团下辖五个军,李弥兵团两个军,孙元良兵团两个军(九十九军留在蚌埠,这时候归入李延年兵团指挥),加上地方保安部队和警察,行政人员等,差不多三十万人。

杜聿明给国军统帅部出了上中下三个主意,上策是再抽调五个军,增援徐州,进行反击,中策是徐州部队依托徐州城防,就地固守,下策是放弃徐州,将部队拉出来再打,因为这时候徐州到蚌埠的铁路已经被切断,所以只能绕道萧县,永城,蒙城,阜阳这个路线撤退,汇合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后再向北攻击,救援黄维兵团。

国军统帅部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杜聿明的下策,原因不难理解,因为这时候国军已经抽调不出来部队来增援徐州了,只能用徐州附近的部队就地解决江淮防御的问题。顾祝同先同意,随后蒋也表示同意。杜聿明于是返回徐州,开始部署撤退,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晚即开始进行撤退的准备,三十日开始行动。

杜聿明在给国军统帅部提出这三个出路的时候,粟裕也在盘算徐州国军这三个兵团的出路,以做出进一步的安排。按照粟裕的盘算,国军再抽调部队增援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所以比较好的出路是放弃徐州。但是放弃徐州后往哪里撤退呢?这时候也是两个方向,要么是向西撤退去华中,华中是白崇禧负责,杜聿明不会去,要么是向南,这个可能性最大。

对这时候的粟裕来说,无论是往哪个方向突围撤退,这都是好事,因为只要拉出来野战,在运动中扑捉战机,粟裕就比较有把握。但是如果国军不撤退,就是依托徐州的坚固城防,固守待援,这就会让华野很费力气。华野打黄百韬兵团付出了五万多人的伤亡,这还是在六十三军一开始就被分割歼灭的情况下,而且黄百韬兵团是在野战中被包围的,没有城防工事可资利用,华野的伤亡比达到了惊人的1:2.8。

如果杜聿明就是不撤,要在徐州死守,华野要强攻,那要付出的代价可就非比寻常了。华野刚打完黄百韬,中野刚打完黄维,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补充,要想攻下三十万人防守的徐州,很不容易。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像长春一样,长围久困,坐待敌敝,然后再发起攻击。但是这样旷日持久,情况就会有变化。

但是粟裕比较倾向于认为徐州的国军会撤退,因为黄维兵团被歼灭基本上没有多大问题,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也打不过来,再在徐州固守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粟裕的这个判断并不确定,所以在部署上对徐州的杜聿明集团仍然是监视姿态,你不出来我就不打。只有孙元良兵团在南线徐州以南配合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和华野阻击兵团保持着接触。

粟裕还没做好歼灭杜聿明集团的准备,杜聿明集团自己开始行动了。虽然杜聿明再三要求行动一定要保密,但是撤退之前又是破坏各种设施,又是强拉民夫,又是征集车辆的,弄得鸡飞狗跳,粟裕很快就得到了杜聿明集团要撤退的确切消息。但是杜聿明集团开始撤退的时候,华野能够马上派上去追击的部队还有限,正在休整的部队还要集结和动员。所以,杜聿明集团已经开始撤退了,华野还是只能用小部分部队追击。

杜聿明集团刚走了一天半,才过了萧县,还没到永城,部队就乱了。李弥兵团本来是后卫,已经跑到前面去了,孙元良兵团干脆关了电台闷着头一路跑,连总部的消息也不接收了。邱清泉兵团本来是前卫,可是非要停下来派部队回去接应被解放军追上了的四十五师,这一来,杜聿明集团整个就停下来了,等了两天,就是这两天,让华野追上了。先是跟踪追击,接着是平行追击,这两天一等,就变成被解放军先头部队超过了。

按照现在的战史,十二月六日,华野就已经完成了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但其实这时候杜聿明集团仍然有机会夺路而逃。关键时刻,还是解放军的老朋友国军统帅部靠得住,一封电报就把杜聿明集团留下来了。蒋给杜聿明空投了一封信,严辞命令杜聿明集团马上改变方向,转向东南进攻,救援黄维兵团。本来华野这时候要把杜聿明集团拉住并没有太大的把握,结果这封电报一助攻,杜聿明集团就只能留在这里等死了。

一直等到黄维兵团被全歼,国军统帅部才又开始考虑杜聿明集团突围,结果还没开始实施,就天降大雨,空军无法出动轰炸和投放毒气弹进行掩护,中野和华野全部兵力都压上来,围住了杜聿明集团。杜聿明集团也无法突围,就只能在连续十天的风雪之中消耗本来就已经没剩下多少的物资,更加士气低落。等到雪停了,再准备突围,物资已经严重短缺,粮弹两缺,士兵体力都没有办法恢复,根本无法突围。最后,杜聿明集团反而成了华野发起总攻后歼灭最快的一个集团,华野的伤亡几乎和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伤亡差不多,伤亡比达到1: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