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杂谈】 网络时代下文字能力及逻辑方式的群体性渐变
文/杜辉
好吧,其实我自己的文字和逻辑能力也在下降。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这个标题我也琢磨了好久,改了好几次,还是不通顺,但大概意思有了就这样吧。互联网的普及也有三十来年了,我是在高中才开始接触互联网,那时还是原始的拨号上网,而我之后的年轻人就可以说是伴随着电脑与网络成长起来的。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很多事物,我们原本的生活和工作生态被彻底改变。信息可以即时传递,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这些都是优点。当然一个事物的诞生和发展不可能是完美的,必然伴随着一些负面事物。但这种所谓的负面只是相对于我们曾经习惯的生态,如果中立的来看,那只是改变,并不一定就是负面的。
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日常的阅读变得碎片化、随意化、即时化。我们在网络中说话(打字)已经较少斟酌或谨言了,大都是即兴、随感而发。这种阅读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后来的年轻人。他们不再是在故纸油墨中成长起来,他们对以往的文字模式没有与生俱来的习惯。在这种逐渐的改变中,按以往标准的书面文字能力以及逻辑方式出现了群体性的改变、下降。当然,并非全部,但绝对不是少数。
网络中随性的语言习惯,发散的思维逻辑方式,已经深入人们的大脑中。虽然现实中有所谓的文字标准,规范用语,文法、语法,但这些只能对他们产生被动的影响,在潜意识思维中,网络时代中形成的语言与逻辑已难改变。
现在不管是日常上网与人进行沟通中,还是阅读线上线下文章时,更或在工作中审校稿件,都能对这一变化有着深切的体会。一些稿件文法混乱,逻辑散乱。一句话说不明白意思,一节文章内容东一句西一句。按传统的文字标准,这就是烂稿子,垃圾文字。但这些人也并非无知文盲,很多还是什么培训师、讲师,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在社会上生存的(当然绝大部分是大忽悠,但能忽悠就有其自身的能力与本事)。
这些人讲课也好,培训也好很多都价格不菲,听者众多。所以他们绝对不是心中无物,脑中无智的文盲。但落在书面上,则显得能力低下,很多水平也就算高小水准。
难道是他们不想好好写文字嘛?我想绝大部分肯定不是。不管是在网上聊天,还是网络发文,或是落在报刊书纸上,这都是自己形象、水平的代表。也许不想劳心费力,但肯定不会自我抹黑。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是不想好好说(写),而是他们根本写不出来了,不知道如何落笔。其背后就是网络发展下人类语言文字模式和逻辑思维方式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只是时代的产物,无所谓好坏。
这种改变确实造成了一些人的不便与不习惯,比如我这类的中老年,但这就是现实。在古代不管是东西方,识字率都是极低的,文字、阅读是被少数人所掌握,统治者、贵族、宗教人士等。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不是一样生存了下来。识不识字的从今天的角度看绝对是关系重大,但在当时也就那么回事。多了不过是多了多吃一口饭的机会(同时招大灾惹大祸的几率也大),少了绝对不会让人饿死,也就如此。所以现在这种互联网引发的文字能力及逻辑方式的群体性改变,我们也不必惊慌失措,社会本就是如此自我发展,自我进化,自我修复,自我完善,仅此而已。
在传统的纸质媒体时代,我们定下了许多的语言、文字规范及标准。我们上一代人,是在这种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及演进过来的。那时还没有电脑和自动化办公,一切都是停留在纸面,一切的规则制定及应用都是基于纸媒的逻辑及习惯。所以那些老的文字工作者,包括写作者与编辑,都对书面文字有着较好的基本功和严谨性。
到了我们这代人,70、80后,则是在传统纸媒的基础中度过的童年,然后在互联网时代中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开始接触并学会了应用电脑与网络,在一开始我们也引领了当时的互联网潮流。但很快的,我们老了,我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减低,我们对新事物的掌握能力下降,我们从互联网潮流的引领者变成了追随者。对于加速并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语言风格,新逻辑方式,我们穷尽其力去追赶,以免被时代淘汰。我们从小受过一些基础的文字训练,然后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改变了许多。我们亲历了从纸质学习、办公,到自动化、无纸化的学习办公。所以我们这代人,语言文字相比上一代人偏弱,但通过强化训练勉强可以满足纸媒时代的语言文字、规范的基本要求。但就是满足这些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费尽心力。我们需要在两种语言中,两种逻辑中不停地切换。但好的是,两种语言、逻辑方式我们也都可以接受、运用。
再到90后、00后,他们都是在电子产品与网络中成长的,他们的语言文字与逻辑自成一体,虽然有学校教育的灌输,但自我的语言与逻辑已经与传统的纸媒环境下大不相同。他们从小就习惯了电子阅读,上网与人交流,办理各种事物,在没有纸媒的世界中,他们并不会觉得有多不适。而他们对于传统纸媒环境下的标准、规范掌握起来更难,更艰涩。那些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另一个世界或者是历史中传说的事物,就是后天再努力也难达到老人的水准。
所以现在纸媒编校水平下降也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这过渡阶段中,必然会有语言方式、逻辑方式的冲突,但未来,纸媒曾经的标准规范必然会有重大的变化,曾经的一切也许都会不复存在。
现在大家总是感叹或者取笑某媒体标题又错了,某宣传语逻辑不通,但这就是现实。语言文字从古到今一直在不断在演化。古代的演化是以国家政权交替、民族融合为主要途径,近代则是西方文化和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则是计算机互联网文化下的内生的语言变革。未来如何并不知,汉字从象形文字而生,经过简体字的变化,其象形元素已经弱化了许多。在从写字到打字的变化中,也许经过各种输入法的催化,未来汉字演化成象形文字、拼音、符号的混合体也未可知。同音猜意,同音归同,谁知道呐,操那心干嘛,很多事时间和现实会给出答案。
所以对这种语言、逻辑方式的巨大变革,也没什么好惊奇的。不排斥以往,不抵触未来,兼容并蓄,对不同事物多包容。近代中文因为接纳了西方的语言及词汇已经产生了巨变,但我们的国家、生活不是一样在进步嘛。当以往我们需要一句话才能说清的语义,现在变为几个符号、一个表情就可以表达的,语言效率大大提高,写作时间大大缩减,这不正是语言文字的进化?未来何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