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秋║那年我们去“远足”
说起我们的秋游,我印记颇深。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远足”,人生第一次坐火车。那天,还是中共中央通报粉碎“四人帮”的日子,国家的大日子,举国欢腾的日子,我们怎能忘记呢?
那一天,是一九七六年十月十八日。
我们就读的人民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我们大队各生产队的孩子都在这里读小学、初中。
那时我读小学四年级,从没出过远门,最多是跟随父亲走路去过三四公里远的县城。哥哥姐姐们都去过了我们县的“著名”的旅游景区——合水水库,坐过火车见过了“世面”,在他们的眼里合水水库是那样的美丽,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我只羡慕得浑身痒痒的,恨不能马上和他们一样坐火车去合水水库游玩。
幸福的时刻终于来了。
老师提前一个星期就宣布了我们四年级两个班要坐火车去合水水库的消息,上交了四角钱“巨款”的火车票后,我们就每日都在兴奋、期盼和等待中度过,还每天看天气,只担心下雨去不成。
还好,老天眷顾,出发前一天没有下雨。那晚,我进入了“战备”状态:把书包里的书本拿了出来,空出了书包,放进了折叠好的塑料薄膜以备下雨用,用洗干净的吊针玻璃瓶装好了一瓶冷热水,还一再叮嘱父亲要调好闹钟,早点叫我起床,早点帮我准备好午饭。
早早上床睡觉,可是兴奋中的我怎能安睡?翻来覆去就是难于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不多时又醒来了。望望窗外,感觉好像天已经微微发亮了,担心是不是闹钟坏了不响了,连忙爬起来,过去父母房间敲门叫父亲起床了,父亲开灯一看时间,只有三点,叫我再回去睡觉。
满怀失落再睡,不久后又醒来了,天还是黑黑的,我又爬起来过去叫父亲,父亲说:“只有五点,还早,再去睡吧。等一下我叫你起来。”
我哪里还睡得着呀?只躺在床上默默地想:天呀,快点亮吧。
终于听到父亲起床的声音了,我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刷牙洗脸。
父亲炒好了饭,装进一只搪瓷水杯里,盖上盖,要我装进书包里,那是我要带的午饭。
我胡乱地吃完早饭,父亲慈爱地掏出两角钱给我零用,还叮嘱我不要乱花钱。我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放进裤兜里,背上书包就去找同屋的伙伴一起去学校。
老师说早上六点半集中出发,走路去赶八点钟的火车,我们得赶早。这时天还没有亮,几个孩子摸黑前行。
农村的孩子,早已练就了不怕黑的胆量,尤其是要去旅游的兴奋,更是脚下生风,我们很快就赶到了学校。
在学校,没有围观送行的家长,只有一群狂欢的小鬼。
要去秋游,除了交不了火车票的没到外,大家都很是准时,连平时经常迟到的同学都提早回到了学校。
两个班七十多个人,加上带队老师有八十人左右吧,一行人步行前往火车站。
天还没有大亮,还是蒙蒙的看不清路面,但大家都是兴奋不已,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学校离火车站大约四公里,一个多钟才能到达。
说起我们县的火车,其实不过是拉煤的小型火车,由县城通往煤矿,靠烧煤发电的动力火车头拉着一两列煤车再挂一列客车厢而已。客车早晚一班,其他都是拉煤比较多。
我们县有一个煤矿,为了方便把煤运进来,在五十年代就修筑了这条铁轨宽一米的铁路,在合水水库旁有一个停靠站,我们正好搭乘这列小型火车前往景区。
孩子们可管不了这些,能搭上火车就开心。
登上客厢,只有靠窗边才有两排十几米长的木凳,中间空出一大片的站位,从车顶中间垂下不少吊手,可我们还够不着。
两个班的孩子都挤在这列客厢里,还有少许其他乘客,我们只有站的份。
伴着“呜——呜——”的鸣笛,火车开动了。只见两旁的建筑物开始慢慢往后移动,人呀,树木呀,道路呀,都纷纷向后倒退,只有车厢在前进。
我们可兴奋了,欢呼着,惊喜地看着车窗两边后退的风景。
只觉得火车飞快,半个钟头光景就到达了合水。是呀,只有十多公里的路程,眨眼间就到了,大家都还没有搭过瘾。
下了火车,老师带领我们去苗圃场参观育苗基地,又去鱼苗场参观鱼苗孵化基地。我们小孩子对这些哪有兴趣呀?只不过是去凑凑热闹罢了。
等参观完了,老师才带着我们去合水水库大坝。
我一下被这美丽的景色所迷倒了:雄伟的主坝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山水之间,又如一位巨人,在护卫着水库。湖面浩大无比,波光粼粼的水面在轻轻摇荡,碧绿的湖水,十分清澈;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时而传来几声鸟的鸣叫让水库显得更加清静。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给水库增添了一份生机。
湖心亭在水库的中央,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端庄。远处的花塔藏在绿荫下露出她那庄严的面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塔尖直插云霄。
大坝的另一边是一片斜坡绿草地,一个泄洪大闸口有计划地调节着水库里的库容量,泄洪处有一个水力发电站。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漂向远方,它正是兴宁人们的母亲河——宁江河。她犹如躺在田边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浇灌着两岸大地,也为县城的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水源。
斜坡下面是一大片果园,柑橘树正在挂果,此时正是橙黄橘绿时。
老师请来的当地人向我们介绍说,合水水库建于1957年,它坐落于梅隆铁路中心站与兴(兴宁)、平(平远)公路交叉点上,地处黄陂河、罗岗河、大坪河的交汇处,故名合水,素有“粤东明珠”之称。
水库建成后,贺龙、聂荣臻、叶剑英三位元帅和陶铸、罗瑞卿、秦牧等都在这里留下过珍贵的足迹,贺龙元帅还在湖心亭垂钓过呢。
花塔建于明朝末年。据说罗岗河黄陂河合江汇流后,水急弯多,水势凶猛,经常翻船,农田房屋受淹,乡民祭祀无效,认为水多皆因两河小龙相争而起,遂自发集资筑“镇龙宝塔”,镇龙宝塔东边后遭雷电击毁,只剩残墙断壁。一九五九年,兴宁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塔高九层三十米,更名为“花塔”,曾有诗颂曰:“花塔尖尖入云间,一望无际山水田。山山水水迷人境,重重叠叠花果园。”
一亭一塔分列在两个小岛上,要搭乘小船才能去,我们当然不能去了,只有远望的份。
老师让我们在大坝的斜坡草地上休息,吃午饭,自由活动。
虽然带来的炒饭已经没有了温度变得不再可口,可是我们第一次在天底下的草地上吃午饭,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饭后,我们欢腾着。大家在斜坡的草地上追逐打闹,玩着各种趣味横生的游戏,欢呼声吵闹声此起彼伏,这里,成了我们欢乐的海洋。
时间差不多了,老师带着我们经过合水的店铺,要我们去厕所。我看到孩子们围着一个卖橘子的,我也凑过去,买了几只橘子,用了一角五分钱,作为这次旅游买的“点路”(礼物)。想着第一次给家人买“点路”,我真有点沾沾自喜。
再搭上火车,大家已经没有了来时的兴奋了,大概是玩累了吧,也许是走累了,可昏昏欲睡想瞌睡一下也不可能,因为还是得站着。
很快就回到县城火车站,下了火车,天已经开始昏暗了,还得走一个钟头的路才能回到家。
就这样,人生的第一次秋游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记。
眨眼过去了四十多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孩童都已经跨过半百即将进入老年了,许多往事不堪回首,可是稚趣童年却永远留在心中,时不时回味一番,让生活变得多一点色彩。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李瑜;校对:林诗晴;
策划:周逸帆;责编:李瑜;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易秋,梅州客家人,现居佛山,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佛山日报》《佛山文艺》《东方散文》《西部散文选刊》《关东美文》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