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一枪击毙史一全,廖运周下决心起义,这才是起义的真相
亮剑中,围歼黄维兵团的时候,为了联系起义部队抓紧起义,赵刚亲自出面,单骑闯敌营,劝之前已经答应起义的国军将领抓紧起义,正在赵刚劝说之际,该部队的政工干部史一全来了。史一全对赵刚起了疑心之后,赵刚一枪击毙了史一全,将对方置于死地,只能马上起义。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也有。班超出使西域的时候,到了鄯善,鄯善国王答应依附汉朝,但是并不坚定。一开始的时候对班超很热情,后面却突然变得很冷淡。班超打听之后得到消息,原来是匈奴的使者来了,鄯善王有些动摇,又想依附匈奴了。于是班超率领下属夜袭匈奴使者营帐,将其杀死。这样,鄯善王依附匈奴的路就被堵死了,只能死心塌地依附汉朝。
班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匈奴和汉朝都在极力拉拢西域各国,有些国家依附汉朝,有些依附匈奴,有些则在两者之间摇摆,或者同时向匈奴和汉朝两边称臣,其实是对两边都不是死心塌地的依附。因为对当时西域的城邦小国来说,汉朝和匈奴都很强大,谁都得罪不起,但依附任何一方,都可能招来另一方的进攻,所以只能在两边摇摆。
淮海战役中起义的部队基本上都是之前冯玉祥的军队,有些还曾经有过当伪军的黑历史,比如吴化文,孙良诚,都是如此。但因为冯玉祥早已失去实权,所以西北军一直不被待见,抗战结束后也被分割在不同的战区,减员了不补充,装备丢了不补发,所以都很不满。冯玉祥私下也主动劝一些老部下不要与人民为敌,不要打内战。到淮海战役前,冯玉祥已经去世,他的夫人李德全曾公开广播讲话,呼吁原西北军将领早日弃暗投明。
但国军内部对西北军和东北军也一直都是怀有戒心的,成见很深,时刻提防着,生怕他们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突然起义。比如王耀武在安排济南城防的时候,就让吴化文的整编九十六军守备城西,而他比较信任的七十三军等部队守备城东,就是因为怕吴化文突然起义,导致全线崩溃。邱清泉兵团下属的十二军,是东北军出身的杂牌军,邱清泉就一直对这个军不信任,不让他们承担重要任务。
第五军下属的四十六师原来也是杂牌军,淮海战役前有一次第五军的军长和师长们一起看戏,中间四十六师师长黄宗颜突然起身离席,军长熊笑三就对另外两个师长说,他要行动了,你们要准备消灭他。结果过了一会儿黄宗颜又回来了,其实他只是出去上厕所而已。但之后不久,黄宗颜也识趣的主动请辞,熊笑三和邱清泉将四十六师的各级军官全部换了一边,才信任了。
但即便如此,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时候,本来担任徐州城防任务的冯治安兵团的张克侠何基沣突然起义,打乱了刘峙原来的计划,不得不临时抽调原本驻防宿县的孙元良兵团北上徐州,为后来解放军切断蚌埠到徐州的铁路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时候,廖运周师突然起义,导致八十五军阵地被突破,整个兵团的士气也大受影响。
因为这些将领和部队不受待见,所以他们对中央军很不满意,对国军统帅部总拿他们当炮灰也很反感,其中一些人私下就和解放军有了接触,同意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起义。但是他们答应了之后也并不坚定,因为他们也不确定解放军能够赢得内战,生怕又像当初投降日军一样,后来又要再投降回去,下场就更惨了。
因此,大多数西北军和东北军将领一方面是答应起义,另一方面也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因此,在淮海战役关键时刻,都需要有些事情推动一下,才能迫使他们及时起义。比如吴化文早就答应起义,但是却始终没有下决心。甚至在解放军已经开始进攻济南的时候,吴化文还在防守,不肯下决心投降。一直到解放军已经开始攻城,并且给出明确的最后期限后,他看到国军大势已去,再不投降就会被消灭,才终于下决心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