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妙笔话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有一小序,交代此词何时而作,以及为何而作:“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就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此时正是王安石如火如荼施行“熙宁变法”的时期,王安石政治上的很多反对派,其实都是他早年的师友。
变法之始,师长欧阳修便辞职回家赋闲,老友司马光也退居洛阳著书。苏轼同样也反对变法,眼见师友先后离开了京城,便自求外放去做地方官,这样可以眼不见心不烦。前两年杭州通判期满,因弟弟苏辙在济南任职,为了好与弟弟团聚,于是请求调往山东,熙宁七年如愿做了密州太守,密州在今天山东诸城市。
用今天的眼光,诸城与济南相隔非常近,乘高铁还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要是自己开车,苏轼完全可以去弟弟家用早餐,再回到自己家来吃晚饭。可在只能坐马车或步行的宋代,他们弟兄要想团聚一次,来回至少也要十来天。
来密州快两年了,苏轼还没见着弟弟的影儿。
补充一下,快七年了,苏轼都没和弟弟照面。
苏轼与苏辙,创作上相互激励,政治上一同进退,生活上彼此扶持,他们既是同胞兄弟,也是人生知己。
兄弟不一定是知己,“兄弟阋墙”的成语家喻户晓,知己更无须是兄弟,管仲早就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管鲍之交”大家耳熟能详。
人们常说天才总是孤独的,可二苏生前并不孤独,他们真像《论语》说的那样“友于兄弟”,既是兄弟,也是知己。二苏才智相当又性格互补,才智相当便能深刻理解,性格互补便能减少许多冲突,这才使得他们兄弟能成为知己。
要想知道他们兄弟情有多深,你去读读乌台诗案下狱后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之一: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此诗标题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可见这是一首“绝命诗”,苏轼“自度”必死之前,把全家“十口”托付给弟弟,并抒写“与君世世为兄弟”的深切愿望。
上面只是讲《水调歌头》的“引子”,便于我们明白小序“作此篇,兼怀子由”的分量,也便于下面分析这首词。
这首词抒写的是中秋明月夜,因天上月圆而兄弟不能团圆引起的伤感思念。
中秋对月怀人这个主题,在古代诗文中算是老掉了牙,在苏轼笔下却顿成绝唱。
苏轼以他那“天仙化人”(先著《词洁》)之笔,既为我们展现月色如银的琼楼玉宇,也袒露了人世的离合悲欢,既抒写了超脱尘寰的向往,也表现了人际关怀的温情,时而把我们引向神话传说的天国仙境,时而又把我们带回酸甜苦乐的现实人间……
没有苏轼这样的如椽大笔,没有苏轼这样的奇思异想,没有苏轼这样的博大胸襟,没有苏轼这种豪放不羁的才情,断然创造不出这种浩渺辽阔而又超旷绝尘的境界。
这首咏中秋的杰作,以“明月几时有”发端,以“千里共婵娟”作结,词中种种奇思异想都因中秋明月而起。
上片写望月而生出世之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首句破空而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起笔就问得突兀奇崛,把要问的“明月几时有”提前,再交代要问的对象——“把酒问青天”,用一种急促的语气给人造成惊奇感。
中秋明月大家谁没有见过?“明月几时有”又有谁问过?我们常人对月亮已是“司空见惯”,对月明月暗月圆月缺早已麻木迟钝,可像苏轼这样的盖世奇才,他像小孩一样事事都感到好奇,任何东西都能引起他奇特的想象:天上像玉盘似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呵?
当然,李白曾有名诗《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但李白的语气语调都很徐缓,而苏轼的则十分急促突兀。
李白说“我欲停杯一问之”,“我欲”还只是我想或我打算,苏轼直接就说“把酒问青天”,表现出急于一探究竟的心情。李白写此诗时不一定是中秋,也不一定有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所以李白的问月仅仅是好奇,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巧是中秋月圆之夜,不巧又正与弟弟不能团圆之时,难怪苏轼的语气好奇而又峻急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第一问还等不及回答,他又像连珠炮似的来了第二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尘世今天是熙宁九年中秋,天上月宫里今晚又是何年何月呢?“明月几时有”和天上“今夕是何年”,都是苏轼的“天问”,答案也都在天上。
唐代托名牛僧孺的传奇《周秦行纪》载诗说:“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天。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传奇中这首诗是说到“大罗天”后,不知人间的“今夕是何年”,相反,苏轼则是身在人间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宫阙”紧承前面的“明月”,“今夕是何年”紧承前面的“几时有”,章法上针脚细密而又紧凑。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要想知道个究竟,只有上天才能打听,这自然就引出了以下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欲乘风归去”紧承前面两问,因“把酒问青天”而天不应,才有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异想。“乘风”语出《列子》,《庄子》同样说过“御风而行”,也就是后世小说所描写的“腾云驾雾”。
“归去”这里指回到天上去。为什么把上天说成“归去”呢?大家知道李白被称为“谪仙人”,东坡门人黄庭坚称李白与苏轼为“两谪仙”,苏轼也觉得自己的前生是月中人,人们也常把苏轼称为“坡仙”,所以苏轼将自己乘风上天说成“乘风归去”——自己本来就是月中人,上到月宫自然就是“归去”。
“乘风归去”写得飘飘欲仙,俨然飞向月宫中的仙子,不由让人想起他《前赤壁赋》所写的妙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赋是写月下泛舟的“登仙”之感,词是写中秋望月的飞仙之念。
苏轼虽然“奋厉有当世志”,希望在现实社会大干一番事业,他早年也以为以自己的才华,成就大业如拾草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可他的气质个性又暗合庄子,年轻时读《庄子》便喟然叹息说:“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当他在仕途不断碰壁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摆脱尘世羁绊的冲动。
刚说了要“乘风归去”,接下来两句突然一转:“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琼楼玉宇”就是美玉砌成的华丽楼宇,也就是他要“乘风归去”的月宫。月宫固然没有尘世的烦恼,琼楼玉宇固然皎洁壮丽,但要真的飞到了那儿,即使不孤寂难耐,也必定高寒难忍。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载,方士叶静能请唐玄宗游览月宫,哪知唐玄宗一到月宫,便受不了那里的寒冷。
“高处不胜寒”可能暗用这一典故。这两句字面上虚写天上的广寒宫,纸背暗示了中秋明月的皎洁清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再转,这两句承前面“又恐”而来。
很明显,苏轼受到了李白《月下独酌》的启发:“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既然受不了月宫的孤冷,那还不如留在尘世自在,不管怎样孤独也有点“人气”,再糟糕也有自个儿影子相伴,总比月宫中“碧海青天夜夜心”强。人间中秋夜好歹有个团圆的盼头,月宫中的嫦娥却永远只能一人独处。
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缪钺在《论苏辛词与〈庄〉〈骚〉》附注中说:“我的解释是,在月色澄明中翩翩起舞,顾影自喜,这种境界已是仿佛天上,又哪像在人间呢?
清黄蓼园《蓼园词选》中解释这两句时说:'仿佛神魂归去,几不知身在人间也。’”他把“起舞弄清影”说成月宫中应有的景象。
而近来大部分学者把这两句理解为,与其飞到月宫忍受孤寒,还不如在人间对月起舞哩。这两句是“又恐”两句的延伸,接着“高处不胜寒”说下来,说的是人间比月宫温暖。要是照缪钺先生那样讲,不仅前后两句的语意弄得蛮拧,词的情感脉络也显得很乱。
上片既表现了苏轼对尘世的超脱,也抒写了他对人际的依恋,这使全词显得高妙而又近情。因为超脱尘世而“欲乘风归去”,其人超凡绝俗,其情旷达洒脱,其境高远宏阔;因为人际依恋而留在人间,情感又执著深挚,其词更亲切温暖。
下片写望月而起怀人之念,切词序中的“兼怀子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既紧承上片首句的“明月”,也紧承尾句的“人间”,“转”“低”“照”写“明月”,“朱阁”“绮户”“无眠”说“人间”——由天上之月而及月下之人。
从“转”到“低”是明月西沉的过程,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透过雕花的窗户,明晃晃地照在一夜无眠的人身上。“朱阁”“绮户”是楼房和窗户的美称,不一定指锦衣玉食的富贵人家。“无眠”既特指苏轼,暗示他“怀子由”一夜无眠,也泛指天下盼望团圆不得入睡的人们。
这三句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最后聚焦于“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既是“无眠”之果——由“无眠”生发出的埋怨,又交代“无眠”之因——中秋月圆而人不得团圆。
人与月不应该有什么新仇旧恨,月亮干吗存心要和人过不去,偏要在人不团圆的时候它就圆呢?这不明明是在气我,特地让我更加难堪吗?大家明白,月亮哪知道人间的聚散,它的圆缺又哪会顾及人们的感受,显然是苏轼“怀子由”而迁怒于月。
这两句对中秋月的埋怨,初看似乎无理,细想又觉得有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大家要是碰上这种情况,可能越想越气恼,越埋怨越不解恨,好像全天下只有自己倒霉,而苏轼却会自我宽慰,因而也能自我解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情感上是自我解脱,笔法上是宕开一层。
常言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亮本有圆缺,天气也有阴晴,亲朋难免聚散,人事固多悲欢,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从来就没有永远完美的事情。
人与月,古与今,尘世与天堂,都难得十全十美。
“人事天时多错忤”,有时人圆而月不圆,有时月圆却人不圆,一旦明白了这些事实,原先对月亮的抱怨,马上就转为对月亮的同情。先前误以为月亮故意与人作对,现在才深知月与人实“同病相怜”。能对人月古今等量齐观,就能对“人有悲欢离合”超脱达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之夜既然不能团圆,那我们就只得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打破了空间的阻隔,真个是“凌云健笔意纵横”。
当然,“古难全”是不变的事实,“人长久”是美好的愿望。亲人分离虽然不可避免,只要彼此能如愿健康长寿,此时此刻能共赏中秋明月,大家照样还能心心相印。这两句是苏轼对弟弟的思念,又何曾不是他对天下人的祝愿?
婵娟本指女性姿容姣好的样子,此处指代中秋月亮。
谢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晚唐许浑《怀江南同志》也说,“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
此前类似的句子大概不少,苏轼也许受到前人的影响,也许是提笔之际无心暗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所有这类诗句文句中,要数苏轼这两句最为有名,也要数这两句最能打动人心。
就其神思飞越而言,苏轼不愧词坛上的李白;就其逸怀浩气而言,该词实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不管从哪个角度解析,该词都充分展示了苏轼的才情与气度,体现了他的风格与个性,更表现了他的境界与胸襟。
单就词的章法也让人叫绝。
首句“明月几时有”陡起,笔力雄奇健举。接下来写眺望中秋明月,时而涌现“乘风归去”的异想,转而又担心那琼楼玉宇的高寒;时而责怪明月偏照无眠的寡情,忽而又生人月命运相同的自慰;寻求解脱而希望飘然远引,终因抛舍不下家园亲友还是留在现实人间,词境既超凡绝尘又亲切温暖,用笔一气贯注而又层层转折,难怪人们惊叹它是“天仙化人”之笔了。
《我的个天》
关于读书、恋爱、工作
我半辈子的思考和发现,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