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6卷第12期

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肖凤美、陈秀平、肖雪

(滨州市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山东滨州 251700)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9月本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3例,女27例,年龄(51.37±1.29)岁,囊肿直径(10.29±2.17)cm。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60),随访1年后复发率为13.3%(8/6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囊肿体积、最大径线及硬化后是否分隔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囊肿体积、囊肿最大径线及硬化后是否分隔是影响预后水平的高危独立因素。

结论: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效果较佳,但是囊肿体积、囊肿最大径线及硬化后是否分隔会影响治疗效果,会诱发不良反应甚至复发,需在术后给予及时合理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肝肾囊肿;聚桂醇;超声

文献编号: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0.12.029

通俗来说,肝肾囊肿及肝脏、肾脏部位出现“水泡”,该疾病较为常见,多于体检及影像检查时被发现[1]。该疾病属于良性疾病,根据其发病因素可分为寄生虫性囊肿、非寄生虫性囊肿及遗传学囊肿3类[2]。囊肿直径较小时不会产生临床反应,直径过大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这是因为囊肿造成了器官挤压。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用于诊断还可用于治疗,属于微创技术[3]。常规引流硬化治疗中以无水酒精为硬化剂,但是部分患者酒精过敏或者身体耐受性较差。本文使用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肝肾囊肿,以聚桂醇为硬化剂,对其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9月本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的肝肾囊肿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范围32~75岁,年龄(51.37±1.29)岁。最大囊肿直径15cm,最小8cm,囊肿直径(10.29±2.17)cm。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具体如下。⑴使用仪器:日立EUB-500超声诊断仪及C5-2探头。⑵术前准备: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症状,对其凝血功能、肾功能及肝功能等进行检测,对患者药物过敏史进行确认。⑶根据患者实际囊肿部位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随后使用超声诊断仪对目标囊肿部位进行全方位扫描,确定囊肿部位并进行定位,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需避开神经血管区域,将穿刺针刺入皮下并观察超声影像,确认针刺入后缓慢将其推至囊肿中央,随后匀速抽取针芯并抽出囊液。⑷检验抽出囊液,对于囊液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给予聚桂醇(生产厂家: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445;规格:10ml∶100mg)治疗,称出抽取囊液质量,将囊液量的10%~26%与1%聚桂醇混合,混合均匀后注入患者囊内并保持其硬化状态,具体剂量根据实际病情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囊肿数量、囊肿大小等临床资料。⑵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统计术后出血、疼痛、发热及囊肿闭合不全的发生情况。⑶复发率: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复查,统计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1.0软件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χ±s)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²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1.6%;术后6个月时复发率为5.0%,12个月时为13.3%;具体见表1。
根据12个月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治愈组和复发组,患者人数分别为52例和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愈组和复发组年龄、囊肿体积、最大径线及硬化后是否分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将年龄、囊肿体积、最大径线及硬化后是否分隔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囊肿体积(OR=4.182,P=0.012)、最大径线(OR=8.293,P=0.005)、硬化后分隔(OR=9.377,P=0.017)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年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排除(OR=0.396,P=0.862),具体见表3。

3

 讨论 

随着影像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肝肾囊肿的诊出率逐年上升。临床上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先天遗传性肝内部分小胆管未发育完成引起的[4]。囊肿经过长时间的发育,随着囊壁上皮中囊液的分泌和堆积,其直径和体积逐渐增大,给患者带来腹痛、恶心等不适。巨大囊肿易诱发囊内出血及相关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为患者带来生命危险[5]。

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原理为:将囊液抽出后向囊肿内注入硬化剂,硬化剂在囊内与囊壁细胞发生反应,导致壁细胞失去活性变成固态并致其死亡,起到抑制囊液分泌的目的[6]。同时硬化剂可在囊内生成无菌炎性促进纤维组织的生长及连接,最终帮助囊腔自行闭合[7]。本文60例患者实行该治疗均一次成功,随访1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86.7%,与高志玲等[8]学者研究结果相符。

本文结果显示囊肿体积、最大径线及硬化后时是否分隔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具体如下。⑴囊肿径线和囊肿体积越大,囊肿内囊液越多其活性就越强,使用无水酒精为硬化剂时,其剂量需增大,致使部分患者出现酒精毒性反应[9]。使用聚桂醇硬化剂时其用量需根据囊液体积进行控制,进入到囊内的有效成分有限,导致硬化剂与囊壁的接触面积变少,部分因囊液抽出而塌陷的囊壁无法与硬化剂接触,导致其上皮囊液继续分泌,导致复发[10-11]。⑵体积较大的囊肿内部纤维组织较为活跃,较多纤维增生容易游离成大小不一的分隔,阻碍囊液抽出,导致部分囊液残留,同时阻碍囊液在囊肿内游离,积液导致囊肿复发[12]。与邓海洋[1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效果良好,但是偶有复发,囊肿体积、最大径线及硬化后时是否分隔为诱发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随访中应多加注意

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