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公务的士”,“服务”过了头了
据媒体报道,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首批推出100辆“公务的士”,在为公务员提供公务用车定制服务的同时,还可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
据悉,这100辆“公务的士”,将针对各用车单位的不同需求,提供实时用车、会务或中长途用车、定点保障这三种服务方式。其中,提供定点保障服务的车辆会停靠在福州市政府办公区外待命,以供调配。
可以肯定,福州市的这一举措,是依据政府机关公车改革推出的,也可以说是出租车企业为了拓展业务想出的一个点子。只是,此举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与影响,可能比公务员享受到的待遇要多得多。
事实上,按照目前各地出租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打的并不是一件难事。除了有传统的出租车之外,还有滴滴等各种网约车,也就是说,只要愿意打的,随时可以叫到车,根本不需要推出专门的“公务的士“。那么,福州市推出“公务的士”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举措呢?
很显然,福州市推出此项看起来是创新的举措,实质是将公务员再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舆论和公众指责的对象。要知道,推行公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体现社会公平,让公务员不要成为“另类”,不要总处在舆论和公众的“对立面”,而不仅仅是为了节约财政开支。如果再推出所谓的“公务的士”,岂不让公务员又成为了“特殊群体”,享受着“特殊待遇”了。
殊不知,由于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公务员在很多方面都能享受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福利和待遇,舆论和公众早就“忍无可忍”,早就在口诛笔伐了。也正因为如此,在新一轮改革中,很多改革举措,都是针对公务员的,是希望通过行政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等,改变社会对公务员的看法,重塑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因而,相继出台了公车、社保、薪酬等各项改革举措,以此来拉近公务员与其他群体之间的距离,避免公务员与其他群体之间产生严重的情绪对立。
可是,不知为了什么,也不知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不时出现一些有损于公务员形象的行为和举动,发生一些不利于改善公务员与其他群体关系的事件。如一些地方专门修建只能公务员购买的住房、出台只针对公务员的福利政策等。而福州市的“公务的士”,毫无疑问就是恶化公务员与其他社会群体关系的一种方式。因为,就算出租车公司只是为了经营、是为了表达企业“服务至上”的决心,这样的服务,也显得太过、太“唯尊”了,公务员未必接受,舆论和公众肯定不能接受。
现在,对公务员来说,最紧要的问题就是不被“孤立”,不被其他群体“边缘化”,不生活在随时可能受到舆论浪潮袭击的“孤岛”上,而是能够与其他社会群体友好相处、和谐相处、平等相处、愉快相处,从而,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迅速地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公务员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类似于“公务的士”这样的“创新”举措,以后要越少越好,直到彻底消灭。
也正因为如此,福州推出的“公务的士”,不管能否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都应当赶快取消,切莫再成为架在公务员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一堵墙,成为恶化公务员与其他群体关系的催化剂。公务员队伍形象的改善,需要公务员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公务员才不会成为舆论的焦点,才不会出现细小之事也能发酵成大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