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影响中国书画标志人物——陈泰宏

陈泰宏,号第一山人。一九五二年二月出生于福州乌石山第一山房。毕业于首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现为福建省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州温泉大饭店专职高级画师,艺术总监;福州画院墨园、虫二斋美术馆特聘画师;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雪峰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圣泉印社理事,正觉书画院副院长。两岸将军书画院(连氏画院)名誉院长,福建省书画研究会理事,福建陈氏书画院副院长,多次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大型画展,1997 年 12 月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1998 年 11 月入选“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并结集出版,数幅山水画悬挂北京金源国际大饭店会见厅,福建美术出版社于 1999 年出版《陈泰宏画集》,2012 年于世界遗产出版特刊《陈泰宏画集》,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全集》《世界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中日现代美术通鉴》等二十余部画册,传略辑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典。06 年元旦在福州画院举办个人画展,07 年在泉州华侨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07 年在上海南汇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4 年 12 月在厦门深德美术馆举办个人展均获得好评;2017 年 12 月 31 日 - 2018 元月 8 日在福州子圣美术馆举办三联展;2017 年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2021年7月应邀参加上海进博会笔会,作品被国家会展中心永久收藏。

画中画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在福州乌山的一处凉亭里,画家陈泰宏正在给朋友们介绍一幅作于此山“第一山房”的山水画,作品笔墨精妙,气韵生动,意境悠远,其中最为点睛的莫过于亭中听泉的两位雅士,而这正是陈泰宏记忆中“第一山房”的一隅(yú),而这“第一山房”正是他五十几年绘画之路的起点。

【采访】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泰宏

我出生在乌山那个“第一山房”,自幼家中的书案笔墨齐全,常年摆在其上,我们长辈经常在那边画画写写,我在小时候也喜欢,后来得到了家父的赏识,他就一再鼓励我要画画,平常有看到好的书画作品,好的资料都买回来给我看,有时候又带我去图书馆,去借里面内部的美术资料,给我临摹学习。

幼时的陈泰宏在父亲的支持下早早徜徉在有千年积淀的水墨山水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养料,十二岁始跟随老师系统学习,自此勤学苦练、临池不辍,绘画技艺竿头日上。

二十几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恰逢福州市美术馆举办画展,陈泰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稿了几幅作品,其中一幅就被选中展出。

【采访】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泰宏

我很高兴,哎呀,赶紧回来叫我父亲去看,我父亲听了非常高兴,带了几个亲戚朋友一起上去看,左看右看,没有我的作品,我说怎么搞的,我早上刚刚看的,没有,后来发现被人偷了。

这是陈泰宏的画作第一次入展,这份肯定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后为求精进,他又报名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入国画系学习,揣摩各家之优长,再以自身审美、观念、精神加以消化熔炼,繁忙的工作也没有使他停下求索的脚步。

【采访】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泰宏

上班之前我泼墨一下,泼墨一下放在桌面上,下班一回来第一件事就去画室看一下,今天这个效果怎么样,别的都不做,效果看一下怎么样,稍微修改一下,然后才去吃饭,再忙都是这样子,一直来都是这样子,晚上睡觉之前也是先泼墨一下,放在那边,半夜三更起来看看有什么变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多年研习的陈泰宏逐渐在画界崭露头角,后在福州温泉大饭店任专职高级画师,并担任艺术总监,主持酒店中的一家艺术中心,省内外的书画名家时有光临,众人吟诗作画,雅集聚会,陈泰宏在其中收获颇丰。

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在山水间汲取创作源泉,无数的山川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采访】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泰宏

我们就喜欢看山上的各种山川瀑布河流,四时变化的时候,那个是我最好的观察对象,不是说单单为了看,看完就没了,看完我就想怎么入画。

众人皆能感受山川自然之秀美,而陈泰宏的山水,并非纯粹的自然之境,而是将“眼中之山”不断融为物我一体的“胸中之山”,这其中熔铸了他的思想、趣味,以及对自然、对艺术的解读,最终于笔端喷薄出一片大气磅礴、自由酣畅的水墨天地。

这幅25米的长卷《江山万里披锦绣》是陈泰宏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画中高山峻岭,气势雄奇,景物繁密,层次丰富,以多次滴彩积色,形成一种空濛的诗意化的冷暖调子,从而产生富于变化的天然之趣,气象生动,神理俱足,正应了古人那句“山河壮丽不及诗,江山最美不如画”。

【采访】福建省屏山画院 林光泽 秘书长

比较空灵大气,笔墨精到,在《江山万里披锦绣》当中,都能体现得出来,他的这个花鸟也非常漂亮,很精彩,不管哪个方面应该说,都能体现一个专业画家的这种水平,他的作品几次被钓鱼台国宾馆所收藏,这次应邀出席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文化艺术周),他的作品也被收藏了,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陈泰宏多次参加国家文化部,中美协主办的大型画展,并举办多次个人画展,作品被编入多部画册和辞典,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得到了一众的肯定。

【采访】福建省长城书画院 陈文汉 执行院长

泰宏老师的画我认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人品正,二画风正,三作品正,他的一身正能量,他每年都要做一些公益的活动,比如说到慈善总会,比如说到我们原来的单位,和社会的公益活动,每年他都参加。

几十年来,陈泰宏寄情于山水之间,揽腾于山川之巅,如今虽已古稀,但他追求艺术的赤子之心永远向前,他也将继续探寻着自己的艺术理想。

作品赏析

福州素称“海滨邹鲁”文风甚盛。吾友陈泰宏兄世居乌石山(又称第一山)山麓,故号第一山人。其曾翁陈琼孝廉书有“家藏山第一,门对塔成双”一聊刻于园中摩崖,祖翁、尊公亦擅翰墨,清芬累叶,代有传人,幼受蔗陶,肆意丹青,初从临摹植基,孜孜不倦,积久有成,非一日矣。其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黄山、泰山、庐山、武夷山、漓江、长江三峡……山水钟灵,画境日辟。

近二十年,复向墨沈淋漓之写意山水闯进,于云气卷舒,烟霭变幻,得四时春融、夏郁、秋疏、冬淡之趣。既有传统技法,又有时代气息。在其画中,奇峰危峦、悬崖绝壁、深谷幽壑,随处可见。林莽、乔柯,或清旷萧疏,或险绝逶迤……交相关连,主次分明,情景交融。叙事花卉翎毛,挥散自如,真趣盎然。乡先贤林畏庐曾云:“凡能画者,心胸至廓,其间可以构造无数山亭池馆,配以名花美树,一似绿野平泉之胜,可以摇笔既来。不宁唯是,譬如心念匡庐,则开先瀑布即现毫端;心念武夷,则隐屏玉女即成巨幅,随心所欲,一一如愿而偿,天下快心,无逾此矣”。

造化之与心源,相得益彰。

余夙喜书画,与君相交有年,谈艺品茗,时相过从,君每成一图,必持以相质顷择其称意之作,辑印行世,以相交之深,相知之切,嘱序于余,爱不揣简陋,乐为绍介,以当喤引云尔。已卯孟秋蔚风弟庐为峰于榕塇五凤山麓。陈泰宏是我认识 20 多年的朋友,我认识他时,其时他是福州最繁华的五四路上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艺术总监,并且主持酒店中的一家艺术中心。由于泰宏在书画界有丰富的资源和人脉,艺术中心时有省内外的书画名家光临,吟诗作画,雅集聚会,一时成为佳话。时光飞逝,二十多年一晃而过。不久前,泰宏致信于我,要我为他即将出版的画册写序,我一口答应。

泰宏今年已经 66 岁,这是一个从“耳顺”到“从心所欲”过渡的年龄。对一位艺术家而言,我觉得这个年龄也是在绘画中可以安身立命的年龄,是艺术可以放得开的年龄。齐白石尝言:“草间一粥尚经营,刻画论钱为惜生。安得化身千万亿,家家堂上挂丹青”。泰宏虽然已经不需要通过绘画来进行物质上的安身立命;但他之于绘画,是把它当作自己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而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安身立命”,显然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

陈泰宏的作品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带青绿泼彩性质的山水画,另二类是颇具个性的花鸟画。他的山水画作品以中国山水画传统为基础,既有青绿山水和泼彩技法的多样化呈现,又以创新的手法开拓出具有意象和印象色彩的水墨画的新路。在他的山水画中,总是以多次的滴彩积色,形成一种空濛的诗意化的冷暖调子,从而产生富于变化的天然之趣,再结合大自然之千般万象,研创出风云四起、层层叠叠的四季变化的独特风格。

陈泰宏对宣纸有深厚的感情,因为他在艺术实践中认识到宣纸的性能,知道它在色彩的渗透与承受力方面,能显示出独特的、不逊于油彩在画布上的表现力。

同时,他谨慎地保存水墨的肌理,在注意笔法、墨法的基础上加强“色法”,确立自己“笔情、墨趣、色感”的探索方向。在颜料的运用上,泰宏善于把控中国画的颜料,用拓、泼、冲、积、印、沁、沥、染、罩、提等各种方法,通过积色于宣纸的正反两面和染色隔纸的过滤,以及多种泼、积法,使画面在几种主色调的基础上出现许多复合色,形成多种色调,从而呈现出色泽鲜明、色相明确而又厚重、丰富的色彩效果。

更重要的是,他遵循传统的审美原则,在山水画中写景传情,追求画中意境的表现。例如,他的山水画作品《看山多上最高楼》《溪山行旅》《十里桃花》《东方破晓》《渐入秋色》《雨后山动》《山水有清音》《尚有紫薇》《为听泉声山中行》等,显然可以看得出他的山水画上追魏晋、五代,下涉宋元、明清,尤其是在宋元一块,下过很多功夫。其实,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宋元时期,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特别是黄公望的艺术追求,成为元以后文人画的典范。明代是明清山水画走向鼎盛的时期,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进一步强调了文人画在中国画坛不可替代的地位。到了董其昌,由于“南北宗”的提倡,文人画更是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泰宏对这些名家经典,可谓心追手慕,临池不辍。泰宏临摹古人经典名作,显然并不是仅仅单纯从技法上亦步亦趋,而是遗貌取神,透过山水画面,直接与古人对话,去追寻古人内心世界的思想和情感,去领略古人笔墨精神和赋予自然山水的神韵。

陈泰宏的《翠色和烟醉九曲》和《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等大尺幅作品,气势磅礴,画面响亮,夺人眼球。作品笔墨干净利落,画面清新氤氲,有一种萧然出尘的韵致,是“尚意”之作。特别是《翠色和烟醉九曲》,把武夷山水的媚态描摹得淋漓尽致,如诗如梦。中国的山水画始于晋,成熟于宋。而宋是一个尚意的时代。其实“意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是对一个艺术家综合素质在作品中如何体现的概括。如果用宋词来比喻陈泰宏的山水画,无疑他的山水画应属于画中的“婉约派”。泰宏的画中,很少见“狂放”之笔。当今画坛,常见的是那些满纸纵横、水晕墨涨、潇洒涂抹的“不可一世”之作,这些作品往往略具形式而缺少内蕴与意趣,艺术水平上则大打折扣。而泰宏的山水画却气象生动,神理俱足,内蕴丰厚,耐人咀嚼。正应了古人所谓的“山河壮丽不及诗,江山最美不如画”的道理所在。

陈泰宏的山水画作品构图方式舍弃了传统的两段式、三段式、S 形,多采用难度较大的“满构图”,章法讲究,起承转合有度,满而不堵,气韵生动,气象恢弘,间或三两高山流水中的雅士骚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意为之。

其笔下高山峻岭,气势雄奇,寺庙殿阁、流云飞瀑、巨岭碎石、茂木丛林,可谓景物繁密,层次丰富,构图布局大开大合,笔墨语言细致入微。

陈泰宏的花鸟画同样可圈可点。他的花鸟画注重从古代经典绘画中汲取营养,但他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前人的画幅上,他在传统的绘画意趣中,注入了个人的章法和思考,在画面的布局、语言的运用、物象的描绘、风格的追求等方面都匠心独具,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力。

作品格调高雅,画面生气勃勃,草木滋生,老树新枝,花朵竞放。他画的是他理想中的“心境”之意象,这些作品中,大多有一种清幽、含蓄、旷远、朦胧、抒情诗般的意境,这其实正是泰宏文人情怀的外露。正是这种文人情怀与作品的诗意化,使我们几乎从他的画中看不到半点的尘嚣浮躁之气。

陈泰宏对自己的创作认识很清醒,他一方面在笔墨功夫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艺术修养。在他看来,这二者缺一不可。他经常游走于祖国的名山大川,我相信他内心有一个坐标,这使得他对艺术有一个高的要求,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一个高的要求。

陈泰宏号“第一山人”,他出生于乌山天皇岭的“第一山房”,那里是福州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从小的耳濡目染,从小对艺术的痴迷,使得他取象高旷,落笔生凤,自成逸格,他将自然自自然然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在绘画中安身立命,这是陈泰宏现在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高贵的境界。是为序。

岁次戊戌开春写于意园

( 林公翔为著名美术评论家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中国文艺评

论家协会会员 , 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编审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