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信」|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郭明信,笔名滴石、号墨泉、别署宛西农后,男,河南南阳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统学习过中国画理论技法。.2009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山水、人物高研班,师从著名画家康永明、赵华胜、杜兹龄、张金荣、王慧智、周尊圣等;同年进修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中国山水画硕士课程班,师从著名山水画家王振中、苗重安、许俊、王乘、岳黔山、邱挺等,为王振中教授入室弟子。2010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硕士课程班林凡工笔画工作室研修现代工笔画;受教于林凡、李魁正、罗寒蕾,李爱国、王裕国、唐秀玲、贾宝峰等当代工笔名家。201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师从蒋彩萍、苏伯钧、张世彦、郭继英、金瑞、林容生、潘缨等现代重彩画名家。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坚持书画创作数十年。以山水为主兼及花鸟人物,写意、工笔、水墨淡彩、重彩皆能。工笔重彩山水画以红色调为风格特点。书画作品及理论文章曾发表于《美术》、《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月刊》、《中国企业报》、《中国工笔》、《丹青报》,、《当代工笔人》等;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有关书画展赛。2010年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举办的全国“爱我中华资助空巢老人”书画捐赠作品展览中,《苍翠黔山图》被评为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0年以来先后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民族百花奖”展览,“辉煌浦东”全国中国画展,“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展、“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山水画展”、“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展”等。工笔画作品应邀参加由中国工笔画学会、中国书画报社、美术报,中国三峡画院等举办的两次《当代百名中国工笔画家提名展》获优秀作品奖,并入展河南省建党九十周年画展,河南省第二届工笔画艺术大展、河南省第十二届美展等。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画家、访问学者,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

创作理念:尊重传统但不固守不变;开拓创新但不猎奇弄玄;紧随时代但不跟风逐流;借鉴他艺、融汇中西但不失中国画之夲质;重视笔墨色彩但更崇尚有意味的形式。转益多师,在传统与现代、笔墨与色彩的最佳结合上努力追求有独特风格特点的现代工笔重彩山水画之新的图式、笔墨、色彩语言。

【作品鉴赏】

映日山川分外红

郭明信的现代工笔重彩山水画赏析

中国山水画(特别是重彩画)发端于六朝隋唐,成熟于五代兩宋,至宋元以降,重彩水墨分野。元明以后,由于文人的参与及宣纸的应用,水墨统治了画坛。以致于今日不少国人不知“丹青”为何物,以为中国画就是水墨画,而丹青重彩画几乎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特别是天然矿物重彩颜料的应用技法几近失传。好则近些年随着工笔画的复兴昌盛,蒋彩萍等老一辈重彩画家鼎力倡导传承中国工笔重彩画法,培养、引领一大批重彩画家,使濒于失传的中国丹青重彩画再振雄风、重现辉煌。就中国画而言,如果说水墨画讲究的是线条笔墨,豪无疑问,重彩画就是色彩的绘画。在山水画界,工笔重彩画法在讲究笔墨线条的同时更必须要讲究色彩的运用。中国画史把中国画(重彩)称之为“丹青”,“丹”就是红朱一类,“青”就是青绿一类,这与西画的冷、暖两色系暗合。但中国画的色彩观念与西画不同。“六法”中一句“随类赋彩”古今有多种解释,这个“类”字可以是自然的物类也可以是主观的、人为的色类。而工笔山水画在实际发展中多为青绿一路(当代的工笔淡彩山水画则另当別论),且已有了一套固定技法程式。但丹红一路色彩却鲜有人为。而郭明信却在对历代色彩传统梳理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造,导入清新明快而又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中国红,进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诚如李可染先生言:“可贵者胆”,无疑,他是发现了新审美对象的人,是独具慧眼的人。

《秋清泉气馨》96x96cm

山川云物有红色的吗?君不见,当红日每天从东方喷薄欲出,朝霞满天、山川万物一片晖红;当日薄西山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山川万物又是一片晖红。这一朝一夕一日中的两次暉红不是人们常见的现象吗?但古今画家却很少有人敢去运用表现。郭明信没有依照传统青绿山水的程式和技法去表现,也没有趋从时流,而是把审美视野聚焦到了难度极大的中国红。他一边默默地吸取传统的精华,一边默默地滋养性灵。他师自然造化,从这种常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对这种特殊的自然景观蒙生出了无比崇敬之心。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他,对红色有着特别崇尚衷爱之情。同时,红色历来就是中国人的崇拜色,吉祥色,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象征。社会主义的赤色江山万里辉红.红色作为喜庆的标志,预示生活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因此,大红色也有中国色之誉。

《云深山更幽》68x68cm

从郭明信的近作中,我们能看到他以表现人间大美作为自己的艺术取向。作品中阳刚之气充盈,生活气息热烈。充满着活跃、萌动的生命,洋溢着热情、奔放的豪情。他笔下的山川融合了地理、人文、历史、生活的多层含义。他把红色文化崇尚心理和中国传统的红色文化审美心理结合起来,开创了个性化的绘画色彩语言,打造了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的中国红艺术。

《云漫苍山画意远 松唫溪水诗请长》240x120cm

解读郭明信的红色山川系列作品后,可以说他的作品有三大艺术特点。一是以中国红为核心的艺术精神。郭明信以山川为自己代言,把现代用色技法注入工笔重彩山水,使之成为一座表达自己心声的艺术之山、精神之山。以其入展“民族百花奖“的代表作品《神圣之堂(高原之尊)》为例,此作综合运用了大红、朱砂、曙红、赭石和金黄色、银色、白粉、墨色等,丰富的色彩谱系突破了传统用色的程式,并通过冷暖色的对比形成了独步中西的现代工笔重彩画的新高峰。二是极强的装饰性意味和形式感。郭明信吸收了西方绘画现代构成和装饰元素,并导入西画语言和光影效果,形成了扑朔迷离、美轮美奂的现代工笔重彩效果。其三,郭明信的作品不拘于地理概念的物象,是其依靠心象而创造的景物,不是自然的山川云物。在一般人看来,西藏的天空自然是蓝天白云,但他却把背景完全染成一片大红,甚至连树也是红色的。他的画,是以心灵映射自然之后,在对那种宏浩博大精神的深刻领悟,是对那种纯真朴实品质的着意理解。其山水绘画艺术的铸造,一扫文人画诗中那种荒凉、悲壮、寂寥、沉闷、萧疏的意境,重新赋予一种格调高昂、情感热烈、气韵生动、生活丰沛的生命境界和现代都市人的审美趋向。这种境界充分地体现在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中。

《黄岳奇观松石云》68x136cm

郭明信的绘画构图丰满充实,十分讲究“边,位,場,势,美”这些中国画的重要原则规侓。既不失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法则又极具现代审美趣味的构成形式感。古人有言:“经营位置乃画之总要”。郭明信的每幅画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经营而成的,绝无信手涂抹之嫌。他认为一幅画的优劣雅俗不在于是黑白水墨还是丹青重彩,也不在于使用甚么材料技法,而在于画面是否美而和谐,使人观后有舒服感,能得到美的享受和启发。他的画中秀石突兀,山峰俊拔,气势充盈,意境开阔。沉静的画面中,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极度张扬,一种思想的火光在锐意迸发。他将民族的魂魄,红色革命的精神注入画中,使之成为摄人的视觉。画中红色的山石伟岸高大、雍容典雅,表现出画家对崇高美的追求和对山水精神气质的领悟。这种表现手法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因此,画家在表现山川壮美之时,可以因心造境,达到自由书写的境界。这种具有人格化的情景物我妙合,便是一种伟大的山水写意精神,它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云涌岱岳》68x136cm

郭明信的作品,无论是尺幅小品还是鸿篇巨制,都处处体现这种以一贯之的精神。因此,他的画是以平面的格局表现出多维空间的大画。读其画总使人不仅不因艳丽的大红而流俗,反倒能很容易想到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的诗境是一种真正的和谐之境,与郭明信的追求异曲同工,令人能直接进入一种精神的家园,在一片华美、宁静、祥和、神秘的天地去邀游;他的画让人穿越时间的隧道,阅读尘封的历史,从而思接千载。

《云横大岳》136x68cm

现代工笔重彩是一个发韧于中西文化碰撞的过程中的新兴绘画形态,面对当代中国画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局面,郭明信的变革图新的新探寻还在起步阶段。他不囿于陈规,不逐时风。而是以其执著的探索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其自己的方式将其追求表现出来,感染世人,使中国文化的内涵因之得以丰厚,使人们的生活因之得以丰富,使历史因之得以宏阔,无疑是千古学人之追求,亦是受人尊重和值得当代青年画家效仿的。

《溪山晚翠》136x68cm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中国画的融合创新也没有终点与极致。如今,郭明信在创作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他能够不断开拓视野,丰富学养、情操,提纯笔墨色彩,在坚实的传统文化中与大自然之心紧紧契合,循序渐进,渐臻佳境,定会成为倍受关注的中国画家。(完) 文【新鸣】

《江山万代红》68x136cm

《圣宫晨曦》180x96cm

《溪山论道图》68x136cm

《江山朝晖图》180x96cm

《观云诗思长》68x68cm

《徽乡幽溪图》68x68cm

《清溪幽居秋正浓》68x136cm

《思飘云物外诗入画中》68x68cm

《望月怀人》68x68cm

《溪云初起》68x68cm

《云台溪声》68x68cm

《英魂已去青山在 留得松声咏铁军》180x145cm

《家山翠微》68x68cm

《故园松云梦几重》180x142cm

《刺破青天》94x176cm

《都市云影》180x193cm

《山色水光映新村》96x180cm

《神圣之堂》120x240cm

《溪山幽居知天下》96x90cm

《雪云山魂》180x192cm

《幽居雅集图》94x176cm

《走进圣堂》180x96cm

《园林心语》140x140c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