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这样提问的管理者,下属都辞职了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提问式管理研究所所长松田充弘所写。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多,而且答案会随环境变化不断变化。在演进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其实是问题。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够提出好问题,绝大多数工作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半。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书中关于提出好问题的三个内容,分别是:坏问题、好问题和怎么做。
① 
 
『坏问题』
由于认知不同,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差别也很大。但由于具体操作的人不一样,不同的答案之间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可是,问题却很不一样,封闭式问题可以把天聊死;开放式问题可以让关系更亲密。消极的问题可以让人陷入沉思;积极的问题可以让人充满干劲。涉及隐私的问题能让人闭口不言;对公开话题的探讨,能让人多说几句。
总之,答案无好坏,问题有高低。
尤其在职场,如果管理者对下属的提问都是“你怎么就做不对呢?”“那件事,你怎么办成了那样?”“上次的表现很让人失望,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这都属于马后炮式的坏问题。
你可以观察下属,一旦你抛出的是这类问题,对方不安、不满、抱怨、焦躁的情绪就会爆发,他甚至会陷入强烈的自卑中。坏问题是信心的大敌。
之后,随着自信的流失,职员的思维陷于停滞,越想越郁闷,自我防范的本能便会增强,容易把一切归昝于他人或外部环境。这样的职场情绪博弈,可以说非常常见。
作为管理者,如果你不能控制提问,“坏问题”必然带来坏结果。
 
『好问题』
优质管理者最需要的能力就是:角色下沉。他能够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员工干劲。比如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
你:“离新产品上市还有3个月。我们要做好产品说明会的准备,为新产品造势。”
下属:“是。”
你:“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次说明会呢?”
下属:“为了向代理店、零售店的店长宣传产品优点,增加代理数和柜台呈现。”
你:“正确,我们需要提前做什么呢?”
下属:“选择会场、确定流程、邀请嘉宾……”
你看,在好问题的引导下,根本不需要你怎么安排和规划,下属自然会思考做事的路径。最主要的是,你眼里的高效方法可能对员工并不适用,因为他不掌握你的资源,没有你的视野,你能轻易做到的,对他而言却有很高的门槛。
一个善于提出好问题的管理者,能够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当员工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把事做成后,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就是好问题的作用。
 
『怎么做』
管理的意思就是要你“管事、理人”。既然问题思维这么重要,我们怎样才能提出好问题呢?
一方面提问时,管理者一定不能以自己的认知为主,比如“这件事也太简单了吧。”“这还用想吗?”“这种事,给我做3分钟就够了。”要学会从事出发,尊重员工的想法。
在前面的案例中,“为什么举办说明会?”的提问,可以帮员工明确目标。没有目标的执行,员工的参与感是最低的。“我们需要做什么?”的提问,相当于把做事的流程决策权还给员工。否则,你的思路再好,对方领会不了,也等于零。这就是管事。
而理人指的是,管理者要梳理手下的员工,突出每个人的长处,而不是改变他们,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如果你总是盯着他们身上的弱点,你的提问都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相反,关注他们的长处,你的提问才会鼓励他们。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发挥优势,方能成事。只看别人的缺点,忽视对方的长处,这样的人不能胜任管理职位。”
“你是不是又犯错了?”
“哪些事进展得比较顺利?”
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两种提问方式,看看哪个能激发员工的热情呢?答案一定是后者。
总结一下,平庸的管理者给答案,检查答案;优秀的管理者善于提问,优化问题。不要总怪员工辞职,排在职场人诉求前面的除了薪水之外,就是归属感和成长感,你给过他们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