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 | 田向文:固执的韩愈
【巴蜀之地】
文:行者杂谭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堆糖
写下这个标题,行者心里颇为忐忑,毕竟韩愈是大家。拿大家开刷是要引起“众怒”的。但行者还是写下了,固执地写下了。“固执”的行者写“固执”的韩愈。
行者说韩愈固执,是在读了韩愈写给宰相的书信。说是书信,其实是自荐信。何为自荐信?查阅毛遂自荐的故事,就会懂的。
秦国围邯郸,赵使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门下挑选二十个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挑选出十九个,剩下的都不符合条件,于是就坐在在椅子上惆怅。毛遂看到后,就主动上前向平原君推荐自己。对话如下:
毛遂:“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毛遂的自荐很成功,于是成了一个典故,人人争而效之。
自荐信与推荐信是相对的。推荐信是由他人向他人或部门推荐某个人,某个人有何优点,推荐人会做详细的介绍,当然,“话”是尽捡好听的说了,这是为了提高推荐率。自荐信是由某个人自己向他人或部门推荐自己,自己有何优点,也是会做详细的介绍,当然,“话”还是尽捡好听的说了,仍然是为了提高自荐率。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韩愈二十八岁,正处于郁郁不得志的状况,要求仕进的心情很迫切。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韩愈只好去走权贵的门路,想给自己讨的一官半职。
讨官要官多是要花银子的,花的银子越多,讨来的官职也越大,官职越大谋的利益也越多,这个道理讨官要官者多是懂得。韩愈是否懂得这个道理?行者无法考证,但行者个人以为韩愈是不懂这个道理的。
韩愈讨官的方法很独特,就是学毛遂而胜于毛遂。毛遂没有写自荐信,只是口头上自荐而已,而韩愈是写了自荐信的,且还是一连写了三封自荐信。
第一封自荐信写于正月二十七日。这封自荐信是引经据典、千回百转、淋漓尽致,信中韩愈自夸以古代先贤为榜样,无一日不学之。信送到宰相府后,韩愈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宰相的回复与召见。谁知这只是韩愈的一厢情愿而已。在等待了十九天后,韩愈是望穿了双眼,希望成了失望,无奈之余,只好写了第二封自荐信。
第二封自荐信写于二月二十六日。这封信韩愈写的仍然是情辞恳切、不亢不卑,还是希望能感动宰相,得到宰相的另眼相看。谁知还是如同第一封信,没有得到回复与召见。可韩愈的心不死啊,他振作着写了第三封自荐信。
第三封信写于三月十六日。这封信一改前两封信的语气与措词,言辞尖刻激烈,用周公“吐哺”“握发”的典故,对比当时宰相行为与做法,讽刺谩骂了权贵们封闭贤路的做法。
读罢韩愈的三封自荐信后,行者看到了韩愈的固执。写自荐信要因时因地因事的作具体分析,切不可头脑发热盲目地行事,这样只会让人觉得写信者的幼稚与冲动。
不过,行者又觉得韩愈虽然没有得到宰相的召见与重用,但他这种固执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与效仿的,而且也正在华夏之洼土处处发扬与开花。今年的新冠疫情,最近的南方洪灾,就有很多基层的党员自荐请缨带头冲锋在第一线。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田向文,笔名,行者杂谭,成都市作协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在《成都日报》《杂文月刊》《邵阳日报》《前线理论圈》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多篇。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总监:徐和生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柳依依 暖在北方 胡迎春 尾子
主编:烟花 清欢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朱晓燕
美编:无兮 ETA 张婷儿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自在花开 眉如远山 西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