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化青花瓷推荐
可见接胎痕,由于成化时期工艺非常好,瓶、罐、壶等琢器,接胎痕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底足较直而且较高(图十三)。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呈褐黄 色,俗称“米糊底”(图十四),上手抚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器物底足墙较窄,足脊较圆;足迹露胎处可见黄溢;器物里釉、底釉平滑细腻;足外墙大多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靠近足根那条圈线较深,上面一条则谈。
明朝进入成化年代,制瓷业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成化瓷一改永宣期间凝重宽厚、胎厚器重、纹饰豪宕、生动的特色。呈现出精巧秀美、轻盈高雅的年代个性,再配以颜色柔软浓艳、发色安稳的对等青料,更显相辅相成。老练的青花技术、斗彩、素三彩、孔雀绿青花、黄地青花、白地红彩等种类共同构成了成化瓷的基本面貌。成化瓷不只将将我国瓷业带进了第 二个高潮期,也为后世留下了备受追捧的珍品贵作。
成化朝御窑制瓷工匠将造型、胎釉、纹饰、色彩和彩绘技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质美色新的一代瓷器,成为后世追仿的楷模。
和宣德的雄壮威武完全不同,此时的成化青花青料淡雅、图案渲染柔和,线条娟秀,细若游丝。产品多是绘花卉、草虫、婴戏等精美小件器物。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俗称的“成化宫碗”。
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 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
民窑青花发展机制受商品经济规律支配,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小投入多产出为营运原则,比官窑器粗率是必然的。说到轻盈和清丽的风格,自然无法与官窑青花相比,仅能局限于民窑范围之内。
青花瓷除早期用苏麻离青,呈色浓翠外,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