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记恩师张学忠

前言:年龄大的人都知道1982年谢晋导演的电影《牧马人》,故事的原型是歌王王洛宾的颠簸人生。今天我给大家谈谈《牧羊人——我的恩师张学忠》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著名烈士李翔梧的故乡——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高村的郁郁葱葱山坡上有一群山羊正在低头四处吃草,空旷的山谷经常会回荡着一位男人高亢的戏曲声或嘹亮的歌声,他的身影也时常伫立在这一群白华华的羊群中,这位哼唱者就是我后来的小学老师张学忠先生。
张老师虽然和我同村且住得不到一百米,但由于小时候我特腼腆,很少四处跑着玩,所以在1979年前我对张老师是没有什么印象的。
1979年我上五年级的春季,一天中午上语文课时,突然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头走上讲台,经介绍我们才知其人曾因右派问题回村改造,曾在队里放羊,以后就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记得那节讲的是《七根火柴》,一开课我们就被老师那恢宏的声音,精彩的分析,隽秀的板书所吸引,瞬逾四十余载,老红军舍身救战友的形象和最后的嘱托仍不时在我眼前浮现。那一年乡举行毕业班统考,我们班取得了全乡总分第一和个人第一二名的好成绩。
小学毕业后就很少再见张老师了,直至1983年张老师右派平反到王东任教时才又看到过。
最近我才了解到,张学忠老师生于1925年,祖上原居住在中高村南边的山上麦张沟。清光绪年间为避兵荒马乱,其祖父投靠到中高村永安寨,其父张起林曾与李翔梧在一起读小学。受李翔梧的影响,张起林克服家里种种困难,把孩子们送到学校读书。因张学忠老师生性聪明,其父对他更是满怀希望,常常鼓励他勤奋学习,不时给他寻找需要的书籍。
张老师中学毕业后曾参加过旧部队,虽然时间短,却给他戴上了大半生的锁链。解放后他曾在洛宁中学任政教处主任,因工作出色,人缘又好,被洛宁高中校长的女儿看中,后与其喜结连理。
1952年洛宁中学成立长水分校(后来的洛宁二中),次年他即到那里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的语文课教得很好,对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非常突出。他很有爱心,一发现家庭困难的学生就立即给予特别照顾,所以学生们特别敬佩他。1987年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化学系党总支书记刘振中回洛宁时还专程看望了他。
1957年他因被当时的校领导嫉妒而遭陷害,后被捕入狱,被判刑15年。为不连累妻子,入狱后他的第一要求就是要与妻子离婚。起初妻子并不同意,但他多次写信给妻子摆事实,讲道理,后妻子才勉强同意离婚。(出监狱后他原来的妻子多次解决他的生活困难)。
在监狱期间,监狱长发现他人缘极好、文化水平高,不仅会唱戏、画画、还有一手好字,就让他帮助做宣传工作。1970年他因表现一直良好而被提前2年释放,回村后乡亲们都很尊重他,不久就二次成婚生子,这时他把一切都想开了。后来生产队让他放羊,他就常常研究羊的习性,为生产队创收。在山野里放声高歌。
张老师性格开朗,喜欢唱歌唱戏。七八十年代乡村开始兴起演戏丰富群众生活,因此每年的春节,老百姓们都能欣赏到他惟妙惟肖的演出。所以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洛宁的王洛宾。
1978年党和国家开始纠正错案,给右派平反,他找到县右派平反办公室,有关人员翻来找去找不到当年他被逮捕的档案,故没有办法平反。(当年陷害他的人有些还是主要单位的负责人)。因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他的历史问题,多少年来一直没人敢利用他,直到右派逐渐得到平反,各地开始四处挖掘人才,底张高中等多处学校要求张学忠去教书时,经中高村干部会议经过讨论,才决心把他留在村里小学任教。后来他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直到1983年(其已59岁)时政府才给他平反。
平反后他先在洛宁县一高中工作,后应他当年的学生要求又到王东中学任教。工作期间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对工作兢兢业业,虚心学习,和领导同志们相处得都很融洽。
张老师病逝于1990年10月,享年66岁。其时因我在外地未能参加葬礼,故成终生遗憾。近日我与大哥几次谈起张老师(两人曾一起教过书),今写此文缅怀他老人家。
李卫民作品集锦
表姨
家乡颂
论诚信
感恩遇见
回忆父亲
不敢回家
又到一年栽烟时
一心向善的母亲
又见洛宁柿子红
千年古刹灵隐寺
李卫民散文——老屋
《行为规范培训要则之我见》

《山沟沟里的那株小小草》——记中高村小学老校长李尚水

作者简介:李卫民,曾用网名为人民服务,现为感恩遇见。洛宁底张乡中高村人。现在杭打工。喜欢读书。最喜欢的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