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间距公路通过民居的路堤处治方案探讨
某三级公路由于线型要求需拆迁三栋民居中的一栋,并与其它左右两栋民居的净间距约为1.5m。原民居为2~3层高约12m的藏式片块石砌筑阁楼,新建线路填方高约1.5~2m,拟采用路肩挡墙支挡通过。该段线路位于冲洪积的稍密碎石土斜坡,由于民居年代久远,房屋基础为距地面约1~2m的石砌条形基础,线路与民居之间的间距较小,造成线路施作与运营期间可能对民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遭到民居主人的抑制。
图1 线路与民居的相互位置关系
从现场看,线路的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为线路施工时开挖、填筑的不利影响,以及后期线路填筑成型后形成的附加应力对民居的影响和车辆震动对民居的不利影响(噪音问题本次不考虑在内)。基于此:1、宜在两侧民居的线路红线范围内预先设置三排埋入地面以深约5m、地面以上悬臂长约1~1.5m的小间距梅花型布置的预加固微型桩,然后清除拆迁后的建筑垃圾,并在原地面标高部位进行适当的压实处治。2、为防止挡墙基底开挖影响民居浅基础的稳定性,且由于微型桩可有效提供挡墙地基承载力需求,故在原地面标高部位利用微型桩直接浇注砼挡墙,利用微型桩的抗滑、抗倾覆确保挡墙的稳定,且可以利用小间距梅花型布置的钻孔微型桩,隔离后期线路加载和车辆振动形成的附加应力对民居的影响。3、由于与居间距较小,故翻挖后材料应尽量采用质量较好的A级料或B级料,并采用液压机进行夯实,防止采用其它普通填料后压实震动等因素造成对两侧民居影响较大而造成不良影响。
4、由于民居对工程施作和后期运营的敏感,如果路堤填筑材料能采用重量轻的泡沫轻质土进行适当换填,有效消除常规路基压实施作时对民居的震动影响,以及彻底消除路堤附加应力对民居的影响,其工程效果可能更好。该方案可在设置微型桩适当隔离预加大的基础上,适当下挖路基约1.5m后采用泡沫轻质土进行路基回填,从而尽量确保路基成型前后不对民居产生附加应力的影响。此时,微型桩只起到路基下挖时的临时防护作用,故其长度可减小为4m左右,且由于泡沫轻质土可以自稳,故微型桩可不伸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