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之问 | 汤液经法与和剂汤法
忆忘 腔调中医 2019-05-14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汤液经法》与《神农黄帝食禁》并列,是“食宜”与“食禁”的范围,被南北朝《黄帝养生经》继承,如“五苦欲补泻”等传抄于《千金》食治、《太素》“调食”,又被《素问》以为药法,是不明五苦欲补泻等强调“急食”某物乃是食物,有药食攻补之别。《汤液经法》是以食治补养为主之法,并不能统摄经方理法。
《肘后》《小品》《脉经》《病源》《千金》《太素》《外台》《唐本草》《食疗本草》《太平圣惠方》《医心方》等均未曾提及“论广汤液”为经方之事,“论广汤液”之说是无稽之谈。《千金》卷第七原小标题为“汤方”“散方”“酒方”“膏方”,宋改之后变为“汤液”“诸散”“酒醴”“膏”。汤液在宋代已拔高为经方的代表,而在这里又仅用于替代“汤方”,汤方能否代表经方是个问题,因为还存在膏丹丸散。可见汤液概念变化为“汤方”,是在宋改时期。
《千金》卷二十六食治方引河东卫汎(汛)记曰:“扁鹊云。人之所依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抚危者医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灵之所要也。”[1]存生者,以食宜补益;除病者,以毒药攻邪。故药食并非同源,而是虚实补泻之义。
卫汛少师仲景,其所引录扁鹊食宜、药忌,可知食宜、食忌自两汉经方体系已有,是传承自扁鹊而被仲景承袭,并见于《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
故“少阴”为“少津”,并不与“太阳”为表里寒热之对称,与少阴对称者是太阳、太阴、阳明、少阳四种邪实实证,是不明仲景层叠对称。而少阴篇多食物,如鸡子、粉、蜜、胶、米、猪肤、苦酒、葱等等。
仲景层叠体系中补虚法涉及食治。将汤液食治以及食禁法附会为经方的范式,杜撰“汤液经”来承前启后,是中医史上的误会和偏见。
天回医简整理者根据其内容重在“合和制剂”,并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对仓公所传医书的著录,将其命名为《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和齐汤法”义为“和调分剂得宜,以作汤液”之法;该书中保存了久已失传的古经方“汤液”“醪醴”“火齐”等剂型。从学术源流上考证,《和齐汤法》当为仓公所传,是专门记述合和制剂方法的文献,后世之《汤液经方》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皆上承《和齐汤法》,故其作为当时“经方”的代表性著作,在两汉医学之学术传承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2]
“和”即调和之义。“齐”的本义为齐平。剂、齐字同,故“齐”即“分剂”之义,指斟酌损益,调节剂量,使之齐平。和、齐(剂)常连用,“和齐”即调和食物或药物,使之剂量适宜之义。“汤”即汤液。“汤液”之义,见载于《素问》之《汤液醪醴论》《移精变气论》《玉版论要篇》诸篇。《素问·汤液醪醴论》:“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提到“汤液”与“醪醴”皆是以五谷为之。[2]
《汉志》曰:“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又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天回简《和剂汤法》有“调百药剂和之所宜”,是《汉志》医经一段内容源自扁鹊仓公。
医经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是以味合和制剂,其与经方“水火之剂”的差异到底是什么?百药剂和是否属于“水火之齐”范围呢?如果无差异,何以分列为医经、经方?如果有差异,和剂与水火之剂的差异是什么?
《史记·仓公传》:“菑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正方,臣意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5]
日本医家滕惟寅注“和齐汤法”云:“和调分剂得宜,以作汤液。”[3]
论药法,定五味及和剂汤法。药法与和剂汤法的关系是什么?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注》: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加以滑甘,是谓六和。又《礼器》:甘受和。《释文》:和,户卧反。《周礼·天官》: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剂。” 郑玄注: “和,调也。” 《国语·郑语》: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
和剂偏于汤液食治内容,即包含调食在内的养生与治法。《太素·调食》是论“谷气有五味”,又云:“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杨上善曰:“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是以脾病宜食粳米,即其药也;用充饥虚,即为食也。故但是入口资身之物,例皆若是。此谷、畜、果、菜等二十物,乃是五行五性之味,藏府血气之本也,充虚接气,莫大于兹,奉性养生,不可斯须离也。”又云“前言五味有摄养之功,今说毒药攻邪之要。”[4]是不出虚实补泻之义。
《史记·殷本纪》载伊尹“以滋味说汤”[5]。和剂强调合和五味,而不强调寒热;本草强调寒温,而参合五味。故医经百药剂和,为汤液醪醴等和剂补养资生而治病。水火之剂主毒药攻邪,是“病已成而后药之”,分为医经与经方。《汉志》记载之《汤液经法》,是涉及食治调食和和五味为主,来源于“和剂汤法”被经方十一家收录,与水火之剂毒药攻邪以寒温为首,有补泻的不同侧重。
仲景基于水火之剂体系,弥补其不足,以生机法则并以虚实层叠体系,是综合了和剂汤法、汤液经法的内容,而非仅仅是“论广汤液”。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2]罗琼,顾漫,柳长华:治六十病和齐汤法释名考证[J].中国中药,2018(10):3937.
[3]滕惟寅:扁鹊仓公列传割解·卷下[M].嘉永元年刊刻.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藏,40.
[4]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5]司马迁: 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