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张氏家谱中发现的朱三太子秘闻

□刘传录

(发表于2016年12月18日齐鲁晚报青未了人文版)
  清初的“朱三太子谜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悬疑案之一。《康熙大帝》中杨起隆自称“朱慈炯”,为明朝“朱三太子”。近日东平县沙河站镇张老庄村在整理张家家谱中发现了新线索,证明朱三太子确有其人,但不是朱慈炯。

  家谱是一个家族真实而客观的历史传承。近日基层文化工作者关中运在东平县沙河站镇张老庄村发现一部《张氏家谱》,在其卷二《候选州同诰峄峄县教谕讳字岱霖公传》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记载:“吾族岱霖公于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初三日同明庄烈皇三子朱慈焕被逮而死,今二百有六年矣……据传闻朱慈焕前避匿于淅姓王,来埕家始姓张,工书善画精舆地学……以为夏少康汉世祖未可知也,居西席外绝无谋恢复之确证幸免赤族……”
  不足百字的文字透露出的信息量却很大,“朱三太子”朱慈焕曾辗转至东平授馆为业,后被官府查获入狱,张老庄村人因藏匿而受到株连,此外同受牵连的还有写《张先生传》的李方远。

  朱慈焕为明思宗第四子,幼时被封为永王,在长大成人的皇子中排行第三。明朝灭亡那年,他刚刚十二岁,和两个哥哥一起被李自成军俘获,又一起被李自成挟裹出北京城南下。明亡后改名王士元,后潜居汶上东平交界处,更名张同观,以授馆为业。家谱中提到的张岱霖是东平县沙河站镇张老庄人,出生于康熙年间,康熙二十一年前后跟随已化名为张同观的朱慈焕读书,后考取举人,授候选州同诰峄峄县教谕。康熙四十五年,老师张同观携儿子同来,张岱霖热情接待,留住在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浙江大岚山反清组织以“朱三太子”为号召而受株连,朱慈焕被山东巡抚赵世显缉捕,同年冬,76岁的朱慈焕被凌迟;连累入狱的张岱霖十月在京被害,同时被捕的李方远因窝藏罪带着一个儿子和两个仆人被发配到伯都讷(吉林扶余北)。
  家谱中的李某就是李方远,汶上县郭楼镇水口村人,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人,曾任直隶饶阳知县,并曾兼署平山。据宣统《再续汶上县志》记载,李方远著有《张先生传》: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李方远在东平州一个路姓的宴席上首次见到“张先生”,其人“丰标秀整,议论风生”,是个侃侃能言的美男子,自称姓张,号潜斋,在大户张家(张岱霖家)为西宾。于是,二人交往密切,诗词往来。后来,张同观(朱慈焕)南行,二人拜别,二十多年没有通问消息。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冬,李方远卸任回汶上水口村(郭楼镇水口村),张先生自称贫困潦倒,要求谋一教职养家糊口。此后,张同观(朱慈焕)同时在不远的张岱霖家和李方远家教子弟读书。
  话说这朱慈焕隐姓埋名当了几十年私塾先生,平时待人接物,无不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被人说破告发。唯一特别之处,就是他给儿孙们取的名字,都严格按照“和”字辈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用了一些极为生僻的字眼,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他也不够谨慎地把自己的神秘身世告诉了别人,被反清复明人士利用。
  几十年来,朱慈焕隐姓埋名、东躲西藏,并没有真正“反清复明”。但“朱三太子”的名号对清政府确实构成了威胁,所以朱慈焕含冤背上了“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明史》中说朱慈焕五岁病逝,不过是给朱慈焕硬加上了一个以“朱三太子”为名蛊惑人心的罪名。 
  “朱三太子”朱慈焕前后在东平县沙河站镇张老庄村藏匿五年左右,在汶上县李方远家隐藏两年多,与两地文人交往颇多,并在张家、李家、何家三大户任教,学生很多,李方远的《张先生传》有详记,其中写道:“论东平、汶上,凡读书者,求他写斗方扇头,不止一人。”可见朱慈焕一向好留墨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