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酒菜残羹玩成一门美学,“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都在追!
题曰:“世间弃物,余所不弃,笔之于图,消引日月”。
细品之下,今天话题的主角确实值得看官们玩味一番。
(据传)钱选 《锦灰堆图》
来源:北京德隆宝拍卖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有本书叫《锦灰堆》,书中的《自序》里写道:“元钱舜举作小横卷,画名《锦灰堆》,所图乃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物,皆食余剥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与之差似,因以《锦灰堆》名吾集。”大意是相传元代一个与赵孟頫齐名的画家——钱选(字舜举),在一次聚会时趁着酒兴,将吃剩下的散落在饭桌上的酒菜残羹信手绘制成一幅小横卷,取名为《锦灰堆》。而王世襄把自己谈古旧家具、书画、饮食、养鸽、放鹰等的“琐屑芜杂”文字编为文集,自认为与锦灰堆类似,便以此作为书名。
王世襄有本书叫《锦灰堆》
锦灰堆又被叫作“八破”“集破画”“吉破画”“什锦屏”“打翻字纸篓”“集珍”“断简残篇”“集锦”等,是以毛笔、彩墨描绘破碎残断、杂沓纷纭的古旧字画、拓片与古籍等的绘画。“锦”寓意绮丽繁华,“灰”代表灰烬和残破,当那些残缺的美好堆砌成画,竟别有一番韵味。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古人却把这些废弃之物加以错综组织,其画面突出折叠、粘连、虫蛀、火焚、水浸的视觉效果,既充分体现了艺术趣味,又具有一种潜在的解构主义,可谓当代艺术潮流的远古鼻祖。
清 马少宣玻璃内画锦灰堆诗文鼻烟壶
来源:上海大众拍卖
六舟俗姓姚,字达受,法名六舟,曾任多处寺院住持方丈。身为僧侣,却谨遵经世致用之道;又为学者,不讳四处谋生;学富五车,但喜标榜孩童游戏。当然,终其一生,虽从未见他谈及玄奥的禅理,却也一直踏踏实实地为寺院做着足传后世的事业。
释六舟小像 (1791-1858)
按六舟的记载,他的灵感亦来源于元人钱选的锦灰堆绘画,即将一批东西看似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一起。现在能找到的六舟“八破”作品,只2件,一件是浙江省博物馆藏的《百岁图》,一件是上海图书馆藏的《百岁祝寿图》。
六舟《百岁祝寿图》 上海图书馆藏
上海图书馆藏道光十二年(1832)六舟所拓《百岁祝寿图》,图中是一个巨大的“寿”字,以三十多件或完整或破碎的古物拓片拼合而成。这些古物包括碑志、瓦当、钱币、砖文等,除了少数体量较小的钱币可见其全形,大部分为残砖断瓦,只露出半边一角,零落不成章。这些碎片颠倒陆离,看似漫无用心,实际上经过了作者的苦心经营。每块碎片的墨色深浅不一,构成了“寿”字张弛有度的笔画。右上方六舟的题端曰:“百岁祝寿图。道光壬辰秋八月之望,海昌僧六舟拓于小绿天庵。”四年以后,六舟以此作贺镇江焦山寺住持借庵和尚寿诞,左下方其题跋中颂曰:“吉金乐石,金刚不朽。周鼎汉炉,与此同寿。”
六舟的美意不仅体现于“寿”字的字面上,也呈现于组成“寿”字的物品中:金与石质地坚硬,碎而不朽;作为古物,它们又历经沧海桑田,阅尽潮起潮落。
六舟拓《百岁图》浙江省博物馆藏,《百岁图》层层叠叠地拓了86种金石小品,包括钱币、印章、瓦当、古砖、砚台、石刻、铜器铭文等。据六舟自己说,拓了整整5年才得以完成这件作品。
六舟的《百岁图》也是一件十分独特的作品。在作品完成之后大约20年间,六舟及其朋辈题写了12条题跋。按照书写的先后次序细读这些题跋,可以了解时人对于锦灰堆这种艺术形式的看法,并窥见19世纪中国艺术之丰富。
最有意思的是,八破画和全形拓,都是六舟以“游戏”的心态创作而成。八破画作品并不突出器物的完整和独立,相反,所表现的是残破和堆积、叠压的形态,是对于其物质性、视觉性的另类发掘。这是六舟八破画的独特之处。
林乾良 《永嘉》锦灰堆扇面 23×25cm
“锦灰堆”的绘画者可不容小觑。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擅长草、隶、篆、印刷体等各种字体及模仿各家书体;精通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工笔、写意等各种技法;能篆刻各种印章;对诗文、碑拓、古籍版本、古器物要有研究……如此高要求,能胜任者极少;绘制过程十分耗工费时,一般一幅作品短则需要2到3个月,长则耗时半年。
佚名 锦灰堆 来源:北京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