奁、匜、斝……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你都读懂了吗?
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各地博物馆的精美藏品。大家在游览时,发现有很多藏品的名字是生僻字,自己既叫不出那些文物的名字,也不知道它的具体用途。下面就跟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藏品,来看看这些生僻字怎么念,来了解一下这些字有着哪些有趣的知识。
【jiǎ】
中国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于盛酒或温酒。
饕餮纹斝
年代:商代前期
铜陵博物馆馆藏
饕餮纹斝【jiǎ】
饕餮纹斝通高33厘米,口径18.1厘米,腹径13.8厘米,是铜陵,也是整个皖南地区迄今发现的两件年代最早的珍贵文物之一。斝为筒腹、口外侈,双菌状柱,柱顶饰涡纹,平底,三角锥足,腹部上下各饰一周饕餮纹,上下对称,共三组。
趣味科普
爵为饮酒器,一般前面有饮酒的流,后有尾,中有杯,一侧有板,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间有柱,除起装饰作用之外,还在饮酒时抵住鼻梁,防止暴饮过量。从饕餮纹爵、饕餮纹斝,到双柱爵杯、龙柄盉等,这些酒器无一不与我国悠久的酒文化、饮食文化密切相联。而铜陵作为商周时期铜原料产地,通过“金道锡行”,使铜、锡这些铸造青铜器所必需的原料以北上入贡或交易的方式输送到了中原地区,并由此创造了“吃喝”的文化,开启了“吃喝”的文明。
【Yuán】
同“圆”;指天体。
复道三角纹圜底彩陶罐
年代:新石器时代晚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复道三角纹圜【Yuán】底彩陶罐
复道三角纹圜底彩陶罐口径9.5厘米,高22厘米。夹砂橙黄陶,通体施紫红彩。口沿内外各绘一圈倒三角网纹,耳部绘折带纹,腹部两面分层绘复道三角纹,各层之间用平行线分隔,腹两侧绘菱形网纹。图案皆由平行线组成,繁缛而不乱。
圜(Yuán)底:指陶器底部为圆形而向外凸出者。这种形式的陶器底部,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已普遍出现,如红陶盆、钵、罐等器皿中较多。圜底沿袭的时间较长,到战国时期仍有,是我国早期陶器底部的主要造型。
趣味科普
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美誉,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这里也是中国彩陶最为发达的地区。人类文明诞生初期,先民们在泥土上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了人类文明的历程,这些遗留下来的珍贵彩陶就成为最原始的艺术品。一件件彩陶,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是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
【Zhǐ】
缝纫,刺绣。“针黹”即指缝纫、刺绣等针线工。
织锦绣绢针黹盒
甘肃省博物馆藏
年代:汉代
织锦绣绢针黹【Zhǐ】盒
织锦绣绢针黹盒高16.9厘米,长31厘米。针黹盒以苇作胎,外用绢、锦等织物,织成富丽精细、结构明快的花纹,锦上还有精美的锁绣花纹。针黹盒内装纺线锭、缠线板、线轴等,均是汉代珍贵的纺织工具。
趣味科普
女性的缝绣用具种类繁多,不用时便将这些工具收纳于容器之中。因收纳容器的形制和材质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名称。织锦绣绢针黹盒作为汉代针线包的代表,外饰锦绣,华丽丽地出现在今人面前,真实再现了两千年前河西富庶人家的精致女性生活和民间智慧,默默讲述了河西女红故事。在中国“男耕女织”的时代,民间女红均出自劳动妇女之手,这是当时社会衡量一个女子巧与拙的标准。她们远离了一切烦嚣与浮躁,在尘世的某一个角落,编织着自己的期望。
【lián】
中国古代女子存放梳妆用品的镜箱。圆形,直壁,有盖,一般腹较深,,下有三兽足,旁有兽御环耳。流行于战国至唐、宋间。
东汉绿釉陶奁
惠州博物馆藏品
年代:东汉
东汉绿釉陶奁【lián】
东汉绿釉陶奁通高24.5厘米,口径18.9厘米,底径17.5厘米。奁,为古代妇女盛放梳妆用品的容器。变形博山式圆盖,直口,圆唇,平底,三足,器呈圆筒形,腹部堆塑浮雕,口沿饰弦纹,胎体厚实,泛黄,施绿釉。
趣味科普
奁是我国古代较为常见和流行的一种专门放置女性梳妆用品的器具,《说文解字》记载:“奁,镜匣也。”奁最早出现于西周,经历代发展,奁的款式变得多种多样,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观赏性。古代的陶奁多呈圆筒形,直壁,并带有博山式盖子,一般器腹较深,底有三足,旁有兽衔耳环,盛行于秦汉。不仅可以用来盛放梳妆用具,还可兼作贮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
【yí】
古代盥器。形如瓢,与盘合用,用匜倒水,以盘承接。
青铜盘匜
十堰博物馆藏
年代:春秋
青铜盘匜【yí】
青铜盘匜通高13、器口纵径20厘米、横径14厘米、腹深6.7厘米,重1.40公斤。器作椭圆形,敞口,斜唇,小折沿,弧腹下收,平底,兽首形流,夔龙形。器口沿下饰蟠虺纹,绹索纹、垂叶纹各一周,兽首流饰浮雕蟠螭纹,由蟠螭纹盘绕成夔首,制作精湛,工艺精良,是极其难得的艺术珍品。
趣味科普
提到匜,我们会经常想到一个词“奉匜沃盥”,是古时常用的一句成语,表述为一种礼貌行为。匜和盘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盛水,相互配套。到了西周,尤其是西周晚期,盛行匜盘相配。这在先秦墓葬中常有发现,或见匜,或见盘,或匜盘同出,造型风格较一致,十分精美。先秦时期,匜、盘多为青铜制作,及至秦汉,则多见漆器。“奉匜沃盥”是二千六百多年前的事,所奉之匜也是当时才通用的器物,和我们确实相距太远了。但沃盥的盥,不论字形字义,却一直沿用至今。在当今社会里,洗脸间还常叫盥洗室,不过“盥”的含义略有扩大,泛指漱口刷牙洗脸洗手诸事而已。这一点,与古代的生活习俗,既有区别,又有相承之处。
【chù】
閦的基本字义是众多。閦属于佛教用语,一般只有“阿閦佛”这个组词。
阿閦佛金坐像
云南省博物馆藏品
年代:大理国时期
阿閦【chù】佛金坐像
阿閦佛由纯金铸造,像高8.5厘米,重120克。佛肉髻平缓,水波式束发,身着通肩式大衣。左手结禅定印,右手下垂膝前,掌心向内结降魔印。该像整体造型属中原样式,而细如丝缕的水波样式衣纹则颇具巴基斯坦斯瓦特风格。
趣味科普
阿閦佛,又称“不动佛”,在五方佛中居于东方,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他象征大日如来的大圆镜智,此智可以觉悟人的本性,使之具有断绝世界烦恼而成就解脱智慧的心境。
【pìn】
叔牝方彝“牝”字的本义是指鸟兽的雌性,与“牡”相对。
叔牝方彝
洛阳博物馆藏品
年代:西周
叔牝【pìn】方彝
叔牝方彝高32.6厘米、口阔23.5厘米、宽19厘米,方彝器盖呈四面起坡屋顶状,顶上有握手,器身为长方形、侈口、束颈、鼓腹下收、圈足,全身饰满三层浅浮雕纹样。另外,盖腹均饰以扉棱为鼻梁的双突目兽面,盖顶、口沿及圈足饰凤鸟纹一周,纹样繁缛,显得神秘、肃穆。
趣味科普
青铜器是象征身份地位的礼器,叔牝方彝显得如此神秘、威猛,反映出贵族们藉此显示威严、地位的目的。说它是西周王室重器,还源于它身上的铭文。在其盖及腹内均铸有“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的铭文。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根据器型和铭文,认为“当是武王或成王时器”,铭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叔武。也就是说,叔牝用他母后赐的贝制作了这尊宝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