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笔记||也说“素质教育”
导语
昨天写了一篇《新的教育理念都是合理的吗?》,有很多网友点赞、留言,在这里谢谢大家了!提到当下的教育,我们有很多的话要说。
记得从我小时候起,国家就在提倡“素质教育”,要“减负”。初衷是好的,可是我们不得不说它在现实中是失败的。
其实,回想起儒家的教育理念,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素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教育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素质教育就是多搞文体活动吗?
我昨天就提到,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搞少年宫活动,每个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教学生技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结果,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相反,老师要花时间来准备,年终还要整理档案、迎检。还有城里的孩子,双休日和节假日本来是休息时间,却被家长送去参加各种特长班。可见,文体活动并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给师生的“减负”也变相地成了“增负”。
当然,一个人不能一点兴趣爱好都没有。儒家就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儒家弟子也学音乐、射箭等技能。曾皙就喜欢鼓瑟,孔子也喜欢音乐,甚至“三月不知肉味”。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些爱好只能起陶冶情操的作用,人生还有比培养这些兴趣爱好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本末倒置了,觉得孩子爱好越多、技能越高,素质就越高。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认识。就像我说一些学校的少年宫一样,一分一二十个组,有的学生今年在这个组,明年在那个组,结果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会。人的精力有限,怎么能书法、音乐、剪纸、打球什么都搞呢?
退一万步说,一个人就算掌握了几门特长,他就是优秀的吗?李天一、房祖名这些年轻人,他们的父母是艺术家,他们受父母影响,在艺术上也有一些造诣。可是,他们违法犯罪,我们还能说他们素质高吗?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通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判断他素质的高低。教育也不能把绝大多数精力用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上,它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昨天就提到,孔子不相信什么“赏识教育”,他对学生很直。学生做得对,他就表扬;学生做得不对,他就毫不客气地批评。孔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是要教给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你犯了错误,就应该被批评,被惩罚。
反观我们今天,对学生过度呵护。学生犯了错误,不能打,不能骂,不能留学,更不能开除。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还有羞耻感和罪恶感吗?遇到顽固不化的学生,他们犯了错误,家长再不断纵容,老师根本无计可施。为了求安全、保稳定,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只好视而不见。像这样下去,学生怎么可能不走向歧途呢?他在学生时代犯了错误没人敢批评,他也不用承担后果。他走向社会之后,同样没有对错观念,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最近高考,有个学生撕同学的答题卡,性质非常恶劣。学生敢这样胡作非为,这不就是当下的教育体制惯出来的吗?
一个人分不清是非善恶,他怎么可能还有素质呢?我们把这样的教育称作素质教育,这不是极大的讽刺吗?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昨天也说过,儒家的教育家,他们也不相信什么“快乐教育”。学习凭什么总是快乐的?学生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好玩吗?
孔子曾经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叹?他心怀天下苍生,要做的事情很多,可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责任感,他才会有这样的感慨。他的这句话被学生记录在《论语》中,可见学生也是认可这句话的。
受他的影响,他的传人也经常有类似的感慨。曾参就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要把老师教给他的那一套传播下去,有自己的理想,并且要终生为之奋斗。这样一来,他还会觉得轻松快乐吗?他只会感觉肩头的担子很重,责无旁贷。
孟子就教育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要成就一番大事的人,上天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为什么要受这么多的苦?你要成就大事业,必须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不然你什么挫折都受不了,怎么可能对国家、人民有所贡献呢?
儒家的先贤教育学生,要以天下为己任,时刻不能懈怠。几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那样的理想而勇往直前,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可是,我们今天还有这样的教育氛围吗?今天有很多学生知道,他们不做作业、不参加劳动,老师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于是,他们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他们没有想过要好好学习,更没想过长大后要报效国家。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他还有什么素质可言?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谈素质教育,这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总结
儒家的教育家,他们始终在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有担当,这才是学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我们当下的教育恰恰忽视的就是这些方面,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花里胡哨,其实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
李灿,生于1987年8月。湖北竹山人,祖籍湖北英山。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发表在《演讲与口才》《堵河》《交通文化》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