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系列:坐上火车去西北 (4)

坐上火车去西北(4)
作者:吴秀明

    

圆梦青海湖<2>

           

       五
中国人多,但凡著名景区,一向人山人海,青海湖更不例外。由于当天正好在进行全国环青海湖自行车比赛,看众更多,我们想在那块标志性的石头边拍个照都要排长龙,轮到拍了也只有十几秒钟,连摆个POSS都不行,后面的人催着呢。匆匆拍好后一看照片,竟有不少不请嘉宾主动入镜,呵呵。
我们是中午到达青海湖的,没想到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忽然转阴、多云,所以并没有见到传说中蓝得一尘不染的天空,反而是灰蒙蒙的。偶尔漏出一角蓝天,也被几朵调皮的浮云半遮半挡着。
但这些终究掩盖不住这个湖面海拔为3260米的高原湖泊的原始魅力,浩渺的烟波、荡漾的湖水,都给我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青海湖不仅仅是湖美,就连它旁边的农田、公路、天空,甚至是云朵都美丽异常。
   六
湖水呈灰白色,却很清澈,虽无法见底却也见得明晃晃的湖面。即使在这种天气下,青海湖依然保持着水天一色的和谐与完美:青山、高原、内陆最大咸水湖、羊群,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画面。我不禁醉了,忘却了高原的紫外线和十几个小时的坐车劳累,只想走到湖边,亲手掬起一捧湖水,感受片刻的清凉和心灵的净化……
几棵扇形状的不知名的树儿矗立水中,稀稀疏疏,却不孤独凄凉,反而显得高远特立,如一位位清瘦颀长的公子从浩渺无际的烟波穿越时空踏浪而来,令人肃然起敬。
不少水上自行车行驶于湖面,骑行者兴致勃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观者也动容喝彩。
湖边有几座玛尼堆,上面拉挂着色彩鲜艳的小番旗,红红绿绿很是醒目。番随风动,灵魂也似乎在动,心情非常激动。

 

因为是跟团旅游,我们没有足够时间沿着湖边绕一圈,而景点中心游人又太多,我和先生便选择其中一条小路往上走。小路其实是一条木栈道,修建在开阔的湖边,路与湖相接处悬浮着一个巨大的气球,五颜六色的非常耀眼。
我们迎着前方大气球,走在绵亘平坦的小路上,有种穿越到远古时代的恍惚。
与时光同行,清净而静好。
天湖之间湖岸边的深红色山丘、星星点点的藏房、像石头一样流动的牦牛群、马群、羊群,悠悠滑过我的视线,走进我的心田……
清澈纯净、烟波浩淼的青海湖啊,宛如人间仙境,一眼万年。
我们,在这里,与历史撞个满怀,蓦然发现过去未曾远离,未来已然来临。
而你,就是历史的一道风景,一曲构成。你们,在和我们一起创造历史。
    八
走着走着,回头一看,已远离人群。我忽然想起书上看过的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青海湖“海怪”的传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霎时滋生一丝惧意,赶紧拉着先生往回走。
小路左侧有一排转经筒,是金属制的,做工讲究。不少游客经过这里都会轻轻转动一番,大多都出于好奇吧。我也入乡随俗,转动的经筒很轻巧,心里的感受很空灵。
开心时刻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就到导游规定的集合时间。而我,千里迢迢赶来的我,竟只是绕着湖边转了一小时?“青海湖是名副其实的蓝色之海”?好吧,就留些念想吧。
人生就是趟学会与遗憾和平相处的旅程。
青海湖,一生必去一次的人间天堂。
青海湖,我还会再来的,再来喝一喝丹噶儿青稞老酒,再来真正见识你的庐山真面目——蓝色之美。
后   记
回到车上,得空留诗一首,以示纪念。
闪游青海湖
千里奔波赴西北,
最想圆梦青海湖。
高原景观大不一,
风吹牛羊现草地。
祁连山脉阴阳谷,
青稞老酒焜锅馍。
倒淌河水往西流,
日月山上异域丘。
丛丛白花绿草间,
油菜花海望无边。
皑皑雪山远峰隐,
蓝蓝天空头上顶。
游人如织湖水澈,
时间似箭侧身过。
绿皮火车情怀深,
绝美风光留心间。
(本散文系列所有插图均为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
吴秀明(笔名:子非鱼也、非鱼),中文本科毕业,福建省中学高级教师,县作协会员。“冬歌文苑工作室”执行主编,“中乡美”平台和《中国乡村》杂志散文审编室编辑。爱好读书、写作、旅游和摄影,时有作品发表于各级报刊及网络平台并多次获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