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又厚重的一生——尕布龙赤子精神述评(上)

尕布龙在西宁北山脚下。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尕布龙,一位来自高原的蒙古族汉子,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对青海大地终生不渝的依恋,对各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他这一生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叫我省长,我就是个牧民。”虽然尕布龙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已广为流传,如绵绵不绝的春风拂过了青海的山山水水,至今仍然有那么多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念念不忘。

尕布龙在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尕布龙调研农田情况。

忠诚为党,不忘初心

1949年青海解放,尕布龙第一次见到了解放军,见到了一支“只为群众谋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队,这让他格外欣喜,他怀里揣着哈达骑着马跑出数十里路早早去迎接。通过和解放军的接触,尕布龙越发对解放军生出了仰慕和感恩之情,他觉得解放军的事业正是自己所向往的,他决心将他们为国奉献的夙愿接续下去。

1952年6月,尕布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的事业,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生不渝的坚定信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54年,受组织委派,尕布龙要去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任县委第一副书记、副县长,刚满28岁的尕布龙骑着马走了整整5天,到达了我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河南县。在这里,尕布龙深入基层,为民排忧解难、勤奋努力工作,一干就是13年。他情系当地群众,访遍了每一个牧户,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宁木特乡牧民忠科的蒙古包顶部破旧不堪,当时,贫病交加的忠科没有能力维修。尕布龙下乡了解此事后,立即发动大队干部和群众,带头捐款买建材,花了10天时间将她的蒙古包整修一新。修好那天,忠科握住尕布龙的手,热泪盈眶。

一个叫多洛的牧民在去省城看病的路上和妻子遭遇车祸,双双离世。多洛的3个孩子成了孤儿,最大的10岁,最小的5岁,孤苦无依。尕布龙知道后,将3个孩子安顿给一户牧民照顾,自己承担了生活费用,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

1985年,玉树地区发生严重雪灾,时任副省长的尕布龙肩负省委、省政府交付的重任,赶赴灾区,组织人员救灾。

当时指挥部完全可以设在格尔木,但尕布龙不同意,他要到一线去!大家只好把指挥部搬到海拔4500米的五道梁上。挖雪开路,空投物资,转移群众,救治冻伤、雪盲的牧民……已年近60岁的尕布龙流着鼻血、喘着粗气往返于楚玛尔河畔。

尕布龙因高海拔严重缺氧,再加上重感冒,心肺功能严重受损,但他却依旧一边输液吸氧一边指挥战斗。周围的人劝他先行撤离,他说:“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走?等群众都安全了,我再走!”

在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五道梁上,尕布龙和大家奋战了15天。救灾结束后,尕布龙因为缺氧身体受到了损害,落下了严重的肺气肿。

尕布龙就是这样,对党无限忠诚,对党安排的工作坚决执行,绝不推诿。

尕布龙在山上植树。

尕布龙带领工作组奔赴玉树州曲麻莱县开展抗雪救灾工作。

心系群众,一心为公

尕布龙每年下乡入村行程多达上万公里,而且经常是半路下车,走帐篷、串牧户,到田头问农耕、在一线讲发展。他下乡调研时总是和司机、秘书挤在一间房里,拌一碗糌粑、喝一杯茯茶就够了,有时就是开水就干粮。

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是他的责任,草原牧民的点点滴滴都是他的心之所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很多牧民到西宁看病,举目无亲,食宿就医会遇到很大困难,尕布龙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主动接纳八方来客,在自己的家办起了接待百姓的“牧民店”。

“牧民店”是这样的:尕布龙用土坯将只有80平方米的房子隔成了5间半,半间是自己的卧室,其余5间搭了11张床,接待从牧区来西宁看病、办事的农牧民。

当时“牧民店”里接待的农牧民群众有很多,少则七八个,最多时达到了几十个,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半年、一年。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乡的藏族牧民旦增夫妇患有肺病,因家中困难,害怕付不起住宿费,不敢来西宁治疗。他们打听到尕布龙家有个“牧民旅店”,就去了那里。8个月的治疗期间,尕布龙亲自给他们联系医院、找医生,主动垫付医药费缺口。夫妻俩肺病痊愈重返草原时,流着眼泪对尕布龙说,“我们一辈子忘不了您的恩情。”尕布龙说:“我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为你们干点事是应该的!”

30年来住在尕布龙家里的人太多了,没钱付食宿费和医药费的也太多了,那时他一个月还不到300元的工资,几乎全贴在来看病的牧民身上。

尕布龙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去干,推动民生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建成的东大滩水库和黑泉水库,树立成典型的小高陵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的三角城种羊场……这些都是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尕布龙深入牧户中了解情况。时代楷模纪念馆供图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1989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绿化西宁南北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的重要决策,正式启动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

1992年,66岁的尕布龙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就主动请缨挑起了南北山绿化指挥部专职常务副总指挥的重任。指挥部建立初期,许多人对南北山绿化持怀疑态度,因为两座海拔接近2800米的荒山,岩石裸露,根本就不适合种植树木。尕布龙却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一件蓝布衫、一双黄胶鞋、满身泥土、肩扛铁锨的尕布龙带领着大家,在北山上选择了土质条件最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大寺沟。

在绿化初期,尕布龙既是总指挥、又是“民工”。每天天没亮,尕布龙就会早早地来到山上,挖树坑、抬树苗……等民工们到齐时,他已经抡着铁锹干了快两个小时。北山上的土硬得像铁,铁锨不管事,挖坑要用钢钎打,一上午下来,已是疲惫不堪。中午就和民工一起吃几口自带的干粮、喝几口黑刺叶泡的茶接着再干,一直干到天黑。

4年苦战艰辛异常。谁也想不到,尕布龙带领着农民工,竟然在林业专家认定最不宜植树的大寺沟种下了1000亩(67公顷)树木,成活率达到了80%。

大家都觉得作为一个省级干部,现在应该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何必再受这份罪呢!可尕布龙却说:“躺在家里睡大觉可不行,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党组织信任我,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就要一心为党的绿化事业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参与到南北山绿化的事业中。现在的南北两山已初步形成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生态环境。

在担任南北山绿化副总指挥的16年里,他带领大伙儿植树造林3.75万亩(2466.7公顷),栽树近3000万株。由于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尕布龙2001年获得首届中国“母亲河”奖,2005年被评为首届“感动青海”十大人物。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尕布龙是丈夫、是父亲、是爷爷,但他更是党员、是公仆,他永远把深藏的温情装在心中,把关心百姓疾苦视为己任。

妻子华毛常年在牧区放牧,受伤生病后瘫痪在床二十几年,尕布龙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常回家陪伴照顾妻子,让妻子在炕上躺了半辈子。2002年妻子华毛去世后,这个一向坚强的蒙古族汉子一夜白了头,后来每当坐在妻子生前的炕头上,他都是默默无语,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

尕布龙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已经是副省级领导的他,没有将亲人迁到省城,兄弟姐妹、孙子孙女一辈子都生活在牧区。

这是尕布龙买给妻子华毛的一个礼物:一根拐杖,也是尕布龙一生中送给妻子唯一的礼物。

儿子尼玛才仁结婚时,尕布龙送给他的“新婚礼物”竟是约法三章:不请客,不收礼,不放鞭炮。

没有夸夸其谈,从不居高临下,却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百姓心中树起了巍峨丰碑。

2011年,尕布龙永远地走了,可在青海高原的各族干部群众的心里,一刻也未曾放下这位百姓的好公仆、好长者。

【采访感言】用一生坚守和践行信仰

尕布龙是一本大书,内涵丰富、感人肺腑。翻开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那就是,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同时,这也是尕布龙一生坚守和践行的信仰。

尕布龙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从成为共产党员的那天起,党的事业就与他的生命紧紧相连,从政几十年,他始终不忘初心,以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难为宗旨,坚守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手握重权不谋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百姓。从政50年,在省级领导岗位任职22年,尕布龙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始终把青海的经济发展、生态建设记挂心间,想方设法解决农牧民群众疾苦,却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

在长达31年的时间里,尕布龙把自己的家变成农牧民来省城求医看病的驿站,免费提供食宿,倾听群众的声音,触摸基层的脉搏。

退休之后,尕布龙肩扛铁锨,布衣胶鞋、满身泥土的伟岸身躯永远地留在了西宁南北山的沟沟壑壑,刻印在了一道道山梁上。他用16年的时间义务种树,将西宁南北山从荒山秃岭变为生态园林。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

在时代楷模纪念馆里,一组组真实的场景,再现了尕布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鞠躬尽瘁的光辉人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铸就了尕布龙赤子精神,用行动彰显公仆本色,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用一生书写了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树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铭记时代楷模,是为了更好地勇毅前行。学习时代楷模,是为了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尕布龙赤子精神永放光芒。

楷模不朽,浩气长存。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它将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精神力量。

合上尕布龙这本书,掩卷长思,不禁感慨。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为了不迷失自我、不随波逐流,我们更加需要坚定的信仰去补足精神之钙。

让我们学习尕布龙赤子精神,让尕布龙强大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的精神绵长流传,激励更多共产党人躬行践诺、律严戚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