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的6大谣言,很多人都中招了 !
想必糖尿病患者都听说过不少关于糖尿病的谣言,今天来科普十个常见的谣言,看看你都知道吗?
1、家里有糖尿病的,才会得病
不一定。
家族中有亲人是糖尿病患者,自己得糖尿病的几率确实会高一些,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还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就没得病
不一定。
糖尿病的起病形式有很多,许多糖尿病友都在体检时检测到血糖偏高,才确诊了糖尿病,这之中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出现过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当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都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因为酮症酸中毒症状送医院确诊糖尿病的。
3、糖尿病是绝症,没得治
过于绝对!
虽然说糖尿病确实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积极用药,完全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它并不像某些绝症,一旦确诊,就没有合适的治疗手段。
只要糖尿病人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那么患者的寿命就能够跟正常人没啥差别,所以心态上面不要过于悲观了。
4、没症状,就不治疗
这是错误的。
虽然糖尿病初期,很多糖友可能没有症状,但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高糖就会损害全身的各个器官,很容易引发一些急性并发症,随着病程延长,胰岛功能走向衰老,再加上高血糖的损害,各种慢性并发症都会随之而来,比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控制血糖,就要少吃或不吃主食
过于绝对了。
虽然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糖尿病友确实要控制好每天的主食量,选择那些升糖指数较低的主食,但是,这并不代表不吃或者少吃主食,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否则就会消耗脂肪及蛋白质来供能,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低血糖、营养不良及抵抗力下降等,甚至还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
6、严格控制饮食,就可以不吃药
这是错误的想法。
虽然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确实可以控制好血糖,但通过单纯生活方式的干预并不能遏制糖尿病进展,药物有其不能代替的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应用针对性的降糖药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7、人体可以生成胰岛素,不用注射
这是错误的想法。
健康的人群,他的胰岛功能也正常,所以是可以产生一定量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需要,维持血糖平稳的,但糖尿病人是胰岛素绝对不足或胰岛素相对不足,本身体内就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所以必须通过补充一定量的外源性胰岛素,从而降低因为吃下食物之后升高的血糖。
当然,如果是一些二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尚好,还是可以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来降低血糖,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注射胰岛素。
8、降血糖,越快越好
这是错误的。
糖尿病友,不但要努力将血糖降至合理的范围内,还要保持血糖的平稳,防止其出现过大的波动,要知道,糖尿病友特别是老年糖友,如果降糖的速度过快,很容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心脑血管病,这很容易威胁到生命安全。
所以,糖尿病人在降糖过程中,要追求“平稳”,而不是“快速”,欲速则不达,降血糖,也要给身体一个慢慢适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