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工作的京山籍年轻经济学专家——余斌

在国务院工作的经济学家余斌
陈本才②
丘吉尔庄园薄雾轻笼,绿草如茵。长椅上的这位来自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年轻人,此时正在英国考察国有企业情况。他便是从我县宋河乡下走出去的、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的余斌先生。
1999年3月5日,他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演播室。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女士就当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中外记者关心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问题,对这位年仅35岁的经济专家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专访,并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那一天,中央电视台利用国际频道于当晚黄金时段向全球做现场直播,次日02:30、11:00、16:30以及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3:13共4次重播。
像这样的机会——接受记者采访,对余斌来说,不知有多少次了。京山人走进了《中国报道》,这在京山美丽的富水河畔的宋河镇,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
1999年农历正月初六,中共京山县委书记王启泉、县长梁昌林在京山宾馆会见了余斌。上年腊月二十九,宋河镇党委书记王良华、镇长李明佳和余斌同志一道研究宋河经济的发展。余斌在国务院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以其年纪轻、专业对口、基本功过硬、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口才好、文笔清新、见解独到闻名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983年,余斌在我县四中(原罗店高中),以全县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1987年在全国重点大学浙江大学经济系任教两年,从事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两种不同体制的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1989年回北大经济学院攻读当代西方经济理论。1992年3月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在攻读硕士期间,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于1990至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国际上有影响的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福特班”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强化培训。系统学习了由美国教授主讲的西方经济理论,这为他以后在企业研究领域的建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2年4月起,余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宏观经济研究。职称由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其中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任这个中心的主任秘书。
1998年国务院实行机构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成立了企业研究所,调余斌同志任这个研究所的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同志分管,程秀生教授任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有:企业制度、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兼并、重组、破产中的问题与政策;研究调整和改善所有制结构。
1992年至今,余斌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金融时报》以及《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涉足的领域主要有:宏观经济分析、经济体制改革、证券投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等。仅1999年头两个月,他就在海内外久负盛名的《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有关宏观经济形势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文章多篇。1999年元月,这家报纸分3次编发了余斌写的16000字《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策与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经济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和国内有关官员的高度重视。2月份,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发了这样的新闻:《中国经济时报》用头版头条发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余斌研究员撰写的题为《改善社会预期,促进消费需求》的文章......
1997年,在李鹏同志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中国经济白皮书》中,就有余斌颇有见解的观点。
1998年亚非研究所举办了一次国有企业改革研讨班。所长因事不能出席,委托余斌副所长参加。上午临时通知他,下午他就上台做学术报告。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作完后,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向这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定位8%,就是由发展研究中心余斌等同志提出而最终确定下来的。那还是1997年底,199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增长率为8.8%,部分同志认为1998年增长速度应有所提高。余斌同志以《对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认识》为题写了一份综合分析,认为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8%较为合适。这份分析材料送到了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的案头,朱镕基总理当即作了批示并转给新华社。接着中央各大新闻单位纷纷播发了这条消息。
1998年10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门成立了有余斌参加的宏观经济分析“三人小组”,对1998年的经济进行分析,对1999年经济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经济发展速度,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三人小组”提出了一个预测性、指导性指标,建议中央政府把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确定在7%左右,很快被国务院采纳。
1992年至今,余斌曾多次赴国外调研、考察。1995年,余斌到了英国,了解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情况。英国把国有企业化为私有,失业人数增多,曾一度引起英国国内的较大震动,但一段时间之后,英国企业效率提高了,就业的岗位也增加了。余斌的英国之行考察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亲笔作了批示。他在这个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被我国3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1994年和1998年他两次赴日本考察中小企业后,提出应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1998年,中央政府批转了余斌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报告。
199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派余斌率队前往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新疆开展一个月的调研。回来之后,他向国务院拿出了一套关于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性实施方案。
经过预约之后,1999年3月12日上午9点笔者挂通了余斌副所长办公室电话。当问到对中央提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3年脱困有何看法时,他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他认为,实现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3年脱贫解困,1999年是关键的一年。中央政府征求多方意见,先后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大行业调整力度,1998年把国有煤矿下放到地方,重新组建南北两大石化集团公司。二是对国有企业提出了五句话:“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在实施再就业工程方面,我国1998年已经迈出了大步伐,下岗再就业人数达1200万,大大减轻了国企负担。三是围绕3年脱困,国务院有关部门卡住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不再审批新增项目;加强管理,狠抓班子建设,向国有亏损企业派遣稽查特派员,真正做到了“卡住一头,看住一头,管住一头。”国家对国有亏损企业还制定了“三改一加强”的政策,即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8%,多种宏观调控措施并举,极大地刺激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遗憾的是,当时针指向9:50的时候,余斌的手机响了,我们的电话采访只得结束。
余斌的业余爱好是运动:打篮球、游泳等。近年可支配的时间少了,现在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打桥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一年一次的桥牌赛中,连续几年他都是第一名。他是该中心桥牌队队长兼总教练,同时也是桥牌赛的总裁判长。他领导的桥牌队多次在国家机关桥牌赛中夺得较好名次,也曾代表国务院机关参加过国家桥牌协会举行的全国桥牌比赛。
他精通英文,出国基本上不需要带翻译。1996年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由余斌翻译的美国《经济学》一书。该书在国际经济学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他现在正在翻译的一本《投资学》,相信将会给国内读者在证券市场的研究及证券投资方面以极大的帮助。
余斌的老家在我县宋河镇汤殷管理区郑家垱7组(原新民大队),父母余志安、吕行珍均健在。父亲余志安从生产队队长到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0几年。余斌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三,是老人的第二个儿子。余斌很孝顺,1995年底刚分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还没等装修完,就把父母双亲从京山接到北京过春节,老两口由于不适应北京的生活习惯,住了一个半月就回宋河了。
余斌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人张文韬是一位贤慧善良、知书达理的知识女性。余夫人在国家经贸委企业管理协会工作,从事企业管理与研究,与余斌基本上算是同行。现在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她曾同余斌合著了《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分析》一书,并于1995年由法制出版社出版。他们的女儿余逸霖1999年5月份满5岁,上幼儿园,健康漂亮,聪明可爱。余斌的岳父母都在军队系统。岳父是河北人,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原国防科工委工作;岳母是湖南人,参军后到了北京。岳父母现均已退休在家,帮余斌带小孩、料理家务。
结束语
遥寄浮云传尊重。作为家乡的人民,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际,我们祝愿余斌这位国务院里的京山籍年轻学者,由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本文作者陈本才与余斌

注:
①本文发表在1999年4月3日的《京山日报》。1999年后,余斌先后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中国经济时报常务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中国经济时报社长、党委书记,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等职。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任办公厅主任、中心新闻发言人,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②作者陈本才,时任京山县宋河一中副校长。
附:
余斌履历
  
余斌,男,1964年8月生,湖北省京山县人,经济学硕士。
  
1992年至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任经济综合研究部副室主任、室主任、办公厅机要秘书、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国经济时报社常务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社长、党委书记等职。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
(0)

相关推荐